糖尿病有哪些症状,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糖尿病
-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糖尿病,疾病,症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0-06 15:35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备受人们的重视,按照糖尿病相关的诊断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我国患糖尿病人数已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常常忽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仅为30%至40%。因此,笔者旨在希望通过此篇文章能够让大家了解糖尿病以及关于此疾病相关的临床症状,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对自身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相应的影响。
一、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中主要是指人体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障碍等情况的发生,导致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相应物质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的一种疾病,通过相应的检测主要以血糖高为特征。此疾病的病程相对较长,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会诱发相应的并发症发生,引发机体多器官的损伤,最终导致眼睛、肾脏以及心脏等多组织器官的慢性病变以及功能衰竭,最终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糖尿病的临床症状
(一)早期症状
糖尿该病的早期症状主要变现为“三多一少”,其次伴有其他的临床症状。所谓的“三多一少”主要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尿量增多、饮水量增多、饭量增多然而体重却不明原因的减轻的情况。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24 小时内的尿量可达到5000 至 10000ml,主要是因为患病后,尿液中葡萄糖不能够完全被肾脏吸收,因此导致尿液中糖含量不断增长,最终在身体内会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大。但是此症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并不是很明显。第二 “多”就是日常的饮水量增多,糖尿病患者会经常感觉到口干、口渴等症状的出现,因此,会导致其饮水量增加,这样尿量也会随之增加。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血糖含量增加导致血浆的渗透压提升,使细胞出现脱水的现象发生,从而使人体产生口渴的感觉。第三 “多”就是进食量增多,糖尿病患者会经常表现出饥饿的感觉,食欲相对较为亢奋。据相关的研究发现,多是由于机体内胰岛素不足,导致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以及转化,因此,导致人体出现饥饿的感觉。最后就是“三多一少”中的“少”,主要是指患者随着病情的逐渐的发展,体重会不明原因的减轻,患者机体逐渐消瘦。此外早期糖尿病患者还会出现视力模糊或者下降的症状,多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眼睛的晶体渗透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视力,在临床中多属于功能性的改变,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则会逐渐进行恢复。
(二)晚期症状
晚期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除自身高血糖症状外,还会诱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人体血糖值长期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会导致机体相应的病变发生,如视网膜病变,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失明的现象。抑或者诱发机体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的发生,从而诱发相应的心脑血管疾病。据临床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晚期最容易诱发的疾病是多发性的神经炎,不但影响患者的肢体,还会造成相应神经系统疾病,最终导致胃肠功能以及心脏等多脏器以及组织的损伤。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多发性的疾病,容易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症状发生,因此,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合理做好对于自身饮食与体重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身的饮食习惯给予相应的注重,根据自身饮食的变化,观察体重的变化,也就是医学常说的“三多一少”。若发现饮食过多,体重却减轻,需要及时就医。
(二)结合自身视力情况进行分析
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们发现自身的视力在不断的下降或者经常性出现视力模糊、疲劳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再有就是机体会出现相应感染情况的发生,主要以尿路感染为主。
(三)加强对于皮肤健康情况的关注
最后就是皮肤类疾病,由于人体在患上糖尿病以后会经常出现口干、口渴等情况发生,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等,同时患者会在夜晚时,身体的皮肤会表现出瘙痒难耐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等多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人们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终身性的疾病,一旦患病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在人们忙碌的生活之余,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定期进行有效的体检以及监测工作,预防疾病的同时有效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减轻疾病对于人体的伤害。医疗人员指出,糖尿病患者往往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基于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自己是否存在糖尿病风险进行分析。在这一问题上,确诊糖尿病还需入院进行血糖指标的检查,因此,患者在发现身体出现异常后应及时入院就医。随着我国医疗事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医学知识也得到广泛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渠道获得相应的医学知识,守护自身健康的同时为家人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