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至重,医者担当

  “心外科经常要面对一些非常危重的病例。即便外科医生技术高超、外科团队全力以赴,但也会有患者在手术中失去生命。最严重的后果,医生会面对患者家属质疑,会面对医院质控部门的评估和审核。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医生会操持这样高风险的手术?答案是请大家放心,一定会有的,而且很多,这就是我们的医者担当,是医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

  这段话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心脏外科主任凌云鹏说的。8 月19 日中国医师节当天,以他为主人公之一的北京大学首部观察型行医纪录片《心外纪事》上线。

  作为一部“高危病例治疗全纪录”的纪录长片,该片真实完整记录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面对一例高危手术病例,医生群体如何从患者立场出发,充分讨论并勇于挑战高难度手术、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这是一段医生和患者互相给对方勇气与信任的故事,细致温润、娓娓道来,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代入感又极强。

  “正是通过这样‘真实’的行医纪录,这部纪录片可以让更多的人真切地感受到‘医者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感受到‘医患间和谐共进的情感’,从而,在医学本身与社会大众认知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在医者初心与患者信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纪录片制片人杨丽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做不做?

  2020 年冬,家住北京房山的杜夺月拿着厚厚一沓检查结果进了凌云鹏医生的诊室,第一句话是:“您是凌主任吗?快救救我母亲吧!”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杜夺月的眼睛还是会湿润。据杜夺月回忆,母亲从2019 年以后基本就24 小时离不开人,多次心衰,住院出院不久后又住院出院,来回折腾成了常态,“病危通知书都签了好几回”,北医三院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髌骨骨折做过手术、腹主动脉瘤,起搏器、放支架、心绞痛、多次入院……”凌云鹏翻看着杜夺月母亲的病例,思索着如何能更好地实施救治。

  杜夺月的母亲王淑亭79 岁,入院的时候身体状态很差:不能下床走路,进食困难,贫血…… 疾病诊断为冠心病,护理级别为一级。

  “手术本身难度并不是很大,医生所担心的是,患者本身一系列的合并症增加了手术风险。” 凌云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但是不是因为有这些难度就不应该做手术?不是。”

  住院调理了两个星期,王淑亭的身体状况渐渐好转,可以下地走路,练习吹球能吹起2~3 个球,能举起矿泉水瓶,每天,杜夺月都悉心照料母亲,患者本人也十分有信心,积极配合锻炼。

  在这半个月内,凌云鹏所在科室进行了认真的病例讨论。讨论会是一次激烈的观点交锋,并且质疑的声音占大多数。

  “手术怎么做?”凌云鹏一句话开端,引来众人反对。

  “不光是讨论技术问题,关键是要讨论医疗指导思想问题。手术就算成功,但是病人能够获益多少?这已经是超过医学本身的问题,要获益到什么程度,活几年,还是提高她的活动度?” 心脏外科教授解基严建议不做。

  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赵鸿开始算概率:“血管三支病变、肺功能很差、肾脏功能处于边缘状态,住院期间持续用药的情况下都会有心绞痛。如果获益太少就不要动她。择期手术20% 失败率,这就是高风险,有可能离不开重症监护室,有可能要花很多钱……”

  凌云鹏仔细听着,手指却不自觉地动。这个细节在后来几次沟通中被杜夺月捕捉到:“凌主任一提到做手术手就会不自觉地动,很兴奋,证明他对手术有把握。”

  尽管反对的声音不少,但凌云鹏心底早已有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权利。不能说因为我觉得她的手术风险大,就剥夺了她追求生存的权利”。

  同在一条船

  全程跟拍下来,《心外纪事》纪录片导演王超认为杜夺月和王淑亭几乎是一对完美病人和完美家属。近些年,多起极端伤医事件的发生给社会公众形成一种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的印象,然而在病房里拍摄多日的王超,看到最多的还是同在一条船上、守望相助、互相信任的医患关系。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患关系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而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基础在于双方的良好沟通。从第一次见面的“救救我母亲”到将母亲推进手术室,杜夺月对凌云鹏都是百分百信任。王淑亭,从入院第一天开始,每天都在积极锻炼、努力为手术创造好的身体条件,王超从没见过她抱怨沮丧,对手术的任何结果也都能坦然接受。

  凌云鹏认为:“对医生来说,下决心做手术有两点很重要:第一个是患者的状态,首先是身体机能的状态,包括锻炼康复的情况。第二个来自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信任。特别是这种高危手术,因为他信得过,对你的诊疗是放心的,互相信任我们才敢去做。”

  这台失败率有20% 的高危手术之所以能顺利完成,与医生的责任担当、患者自身的坚强及家属的无条件信任有直接关系。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风险沟通会结束后,凌云鹏和杜夺月一起走出谈话室,二人肩并肩的背影诠释了医患“同在一条船上”的“战友”关系。

  当然,优秀的医生才值得患者信任和寄托。

  医者担当,积极作为。心外科是医学史上最后一个被攻破的禁区,被称为“医学界的皇冠”,医师的培养周期也最长。作为医学之路上的探索者,35 岁就做主刀的凌云鹏在小切口搭桥手术、微创冠脉搭桥手术上颇有建树。

  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小本子,里面是一个个患者心脏结构图,思考手术方案时,他的手习惯动来动去,时不时画两笔,思路清晰。

  “正是这么稳的状态和较高的医学素养,才值得患者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托付出去。”王超说。

  增进信任

  影片结尾有一个并不是很起眼的镜头,凌云鹏拿着保洁阿姨的水壶,给办公室的一株绿植喷水。杨丽解读为,一方面让人感觉一位外科主任在各种忙碌的间歇,是以这种方式来缓解压力的;另一方面,也让人感觉到他对“生命” 的爱与呵护是时时刻刻的。

  “很早就知道做医生如履薄冰,但是真正有体会还是做了很多年心外科医生后,我们医生也不是神仙,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能救活。其实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人、一个病人。”凌云鹏说。

  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系主任韩启德院士在著作《医学的温度》中提到:“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更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忘记医学的初心。”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北医三院院长乔杰院士认为,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有温度的医疗服务,才能创造有价值的医疗。北大医学十分重视医学人文建设,医术与医德并重,是北医“厚道”精神的体现。

  秉承这样重温度的价值观,北医三院从医院管理模式创新到优质服务护理等多方面探索新路径,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增进医患了解与信任。

  “提前介入”谈话机制就是北医三院在和谐医患方面的一大创新体制。

  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介绍,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正是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在此背景下,北医三院实施了“提前介入”谈话机制,支持临床科室开展高风险诊疗。这一机制改变以往沟通模式,对于技术难度高、病情危重的患者情况,由科室向医务处提出申请,在医务处的主导与见证下进行的医方、患方、院方,必要时增加律师方的多方沟通模式。这一机制从 2003 年开始启动,一直持续改进,受到了全院临床科室的认可,受到医患双方的肯定。

  作为一线医生,凌云鹏也感受到近些年北医三院在医学人文与医院文化建设上所做的工作成效。“医院经常会举办关于增进医患信任的小型讲座,通过医学人文对医生进行再教育。”凌云鹏说,“对医生来讲,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学会与患者沟通。要有沟通的意愿和能力。特别是沟通意愿,这是医学素养、职业素养里很重要的一点。然后在沟通过程中,大家再去明确治疗方案,逐渐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

  除此之外,当下要改善医患关系,韩启德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使得医疗服务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让更多病人到基层就医,享受更好的全科医疗服务。要坚持正确的医学技术发展方向,把我们主要的投入、主要的精力用于适合的技术,发展对公众健康最大效率、最正面的技术,还要健全保护医护人员的法制法规。

  8 月19 日,《心外纪事》上线。据王超介绍,拍摄这部片子时关注患者和医生双方在精神状态上要承受的压力,用了较多镜头试图展示双方的内心世界。

  网友看完深有感触,有的人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有的人感叹医者仁心和医患之间的真情实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医务工作中最真实的一面,让社会大众看到医患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真情实感”“咦,你看前面那个穿白衣服的人,在发光~”“孝顺的儿子、勇敢的母亲、仁心的医者,人世间的美好”……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也认为,在当前大量的医疗健康类纪录片中,此片的表达更加克制和真诚,用冷静的镜头语言带来人们对生命和医患关系的思考。“没有过度渲染情绪,而是真实记录了病人和医生相携共同战胜疾病的经历,可以感受出对科学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