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认识你,守护非遗文化的“可爱使者”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非遗文化,“可爱使者”,守护
  • 发布时间:2022-02-20 16:49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新年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如约而至。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八方来客会聚一堂,老友欢聚、新友相识,让年味更足、更浓。本期的“非遗会说话”栏目就介绍几位推广非遗文化的“老友”给大家认识一下吧!

  扎根古村镇的民俗学家

  古镇古村在有些人的眼中或许只是落后和贫瘠,但在乌丙安心中,却是弥足珍贵的宝贝。他的一生都乐此不疲地奔波在保护“非遗”村镇的路上。

  乌爷爷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蒙古族家庭,从小深受蒙古族文化的熏陶和浸染,逐渐对民间文学和艺术产生了兴趣。后来,他跟随民俗学奠基人钟敬文教授学习,立下了为民俗事业贡献一生的志愿。

  保护古村镇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走到田间地头去实地考察。2002年,乌爷爷和其他几位民俗学家一起来到了山西省晋中市的后沟村。他们发现这里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窑洞、四合院、砖雕、木雕和石雕随处可见。经过商议,专家们一致认定后沟村是难得一见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村。当地保留了许多黄土高原农耕文明的民俗传统,是汉民族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的一个缩影。在乌爷爷及其同人的努力下,后沟村被列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那几年间,后沟村的旅游服务业已经起步,游客流量的增加使古村镇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在多方努力下,后沟村建起了农耕文化博物馆。以后有机会你也可以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体会民俗学家们为抢救古村镇付出的辛勤劳动。

  其实,乌爷爷还见过很多像这样的村子,他早已将自己和古村镇的命运联结在了一起。像乌爷爷一样的民俗学家还有很多,他们不辞劳苦,为的是让被遗忘的古村镇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让人们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和曾经的家园。

  东方建筑的守护者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这两句诗是林徽因对古代建筑的深情表白。但她绝不是只会吟诗作对的文人,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我国首位女建筑师。

  十六岁时,林徽因跟随父亲出国考察,二十岁时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她同时还选修了建筑学的全部课程,毕业后就被聘为“建筑设计课兼任讲师”。身在异国他乡的林徽因从没忘记自己的使命——面对外国建筑师对东方建筑艺术的偏见,她率先发声表态,并阐明东方建筑独特的美感。

  林徽因回国后便与丈夫梁思成共同踏上了考察中国古建筑的“文化苦旅”。她一路风餐露宿,亲自对建筑进行测绘,共考察了一百九十个县的两千余处古建筑,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等学术论著。即使如此忙碌,林徽因也依然冲在保护古建筑的最前线,呼吁“新建筑不可失掉民族性”,同时参与了北京城的建设规划。

  踏遍千山万水,经历千回百转,林徽因用满腔热情守护着古建筑的一砖一瓦,为我国非遗建筑技艺的保护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

  有腔调的音乐“收藏家”

  也许你见过收集书画、邮票或玉器的收藏家,但你见过专门收集“音乐”的人吗?一位“神秘人士”为保护地方音乐的多样性做了许多实事:他策划过江南丝竹和民乐展演,在三林老镇发起了“上海民俗文化节”,成立了江南丝竹社和民乐团等组织,还改编过沪剧绣腔、田头山歌、民谣说唱等海派民乐……

  此人就是闵雪生先生。闵雪生从小喜爱文艺,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和指挥,后来将毕生心血花在了保护传统唱腔和民间乐曲上。他四处拜访非遗传承人,整理非遗项目的文图资料,成功地将“码头号子”和“浦东说书”等项目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非遗守护人的他,能俯下身踏实做研究;作为音乐爱好者的他,能走上台挥洒自如地表演。而今斯人已去,丝竹声声余韵绵长。

  保护传统节日的文化学者

  每逢春节,大街小巷便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很多像春节一样的传统节日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些节日对于祁庆富来说不仅仅是用来庆祝的,还是需要被呵护的。

  无论是鲜有人知的“祭冬节”“立春节”,还是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祁庆富一辈子的工作就是深入研究和挖掘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面对传统节日被“物化”和“洋化”的危机,他感到痛心疾首,决心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情感内核中找到根基,将那些与民俗节日相关的古老传说、民间故事讲得有声有色、打动人心。

  看看这些可爱的人,他们是弘扬非遗文化的优秀使者,却甘愿在背后默默付出,不图回报!能够认识他们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我们应当记住他们的模样,记住他们做过的事情,并把他们当成心中的榜样,送上由衷的赞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