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达州市饲草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达州市,饲草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
  • 发布时间:2022-08-21 15:33

  摘要:畜牧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饲草种质资源作为达州市草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在推动肉牛肉羊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将不断在推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引言

  众所周知,畜牧产业是促进山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达州市坚持“稳猪、保禽、增牛羊” 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肉牛等草食牲畜发展,持续擦亮肉牛 “全省农区第一”金子招牌。饲草种质资源作为我市草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在推动肉牛肉羊产业绿色健康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将不断在推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达州市通过开展专题调研、科学试验、建强繁育基地、示范引领带动等举措,大力发展饲草种质产业,推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1 饲草种质资源基本情况

  达州市位于大巴山南麓,南北气候对撞中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的饲草种质资源。全市现有可利用草地面积 584.8万亩,可食性牧草品种432种,其中常见的饲草品种有菊苣、高丹草、皇竹草、苏丹草、墨西哥玉米、多花黑麦草、紫花苜蓿、饲用玉米、饲用甜高粱等。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肉牛+ 优质牧草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园区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同时建成有优质饲草示范基地3.5万亩、优质牧草 39.06万亩,饲草产业发展稳中求进、稳定向好。

  2 饲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

  2.1 开展专题调研

  我市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草原处、省草业中心及省农科院、西南民大、川农大等专家团队开展草牧业、草业生产及监测、生态恢复治理等专题调研12次。组织草业技术力量参与全市草牧业现状、牛存出栏、品种及繁育、牧草种植、草料组成、存在问题等工作的调研。摸清了家底,掌握了现状,对我市草牧业发展提供了数据保障,奠定了服务基础。

  2.2 科学试验示范

  在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正确指导下,根据区域试验技术标准,我市试验点已完成国家区域试验多花黑麦草、苏丹草、高丹草、玉草、象草等15个优质牧草品种60个小区的田间观测和7个多花黑麦草品种28个小区的秋播工作;西南民族大学22个燕麦品种66个小区的田间观测工作;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6个饲用玉米品种18个小区的田间观测工作;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2亩菊苣收种工作。共采集处理数据3万余个,为我市草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2.3 建强繁育基地

  我市出台支持草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饲草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宣汉县厚植牛产业优势,坚持以牛促草、以草养畜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广“蜀宣花牛+优质饲草”种养循环模式,同时结合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工作,引进甜象草、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等优质品种5个,以大成镇为中心,新增种植优质饲草4500亩,并建立甜象草、桂牧1号等优质饲草种质基地2个,建成示范展示基地100亩,种植4000亩,并在全县推广种植10000余亩。万源市持续推广种植大卡饲用甜高粱、惊喜高粱、墨西哥玉米、苏丹草、川农饲草麦1号、冬牧70、F6zb1-80小麦、F5zb29-30小麦等20个饲草品种,开展牧草品种筛选评价,已收获饲草样本72份,有效增加了饲草产量。渠县引进饲用青贮玉米、菌巨草等优质品种,仅菜家山牲畜养殖有限公司就稳定种植青贮玉米600余亩,青贮饲用玉米产量达1800吨。

  2.4 示范引领带动

  我市依托“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达州站)”开江试验基地建设饲草种植利用示范基地,种植试验引进饲草新品种,发挥基础效应作用。大竹县欧家镇四川环宇金年科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杂交狼尾草 1100亩,饲用玉米120亩,紫花苜蓿1000亩,建立起饲草基地 2000余亩,逐步建成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草业企业。宣汉县以“万头牛万亩草”为目标,以大成中心,辐射带动君塘镇、南坝镇、塔河镇、黄金镇发展优质饲草4000亩,打造了大成镇缘满集团种牛(肉牛)场、塔河镇福牛谷、峰城镇丰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种养结合示范场45个。渠县进一步培育打造渠县菜家山牲畜养殖有限公司和渠县大明辉肉牛养殖有限公司等秸秆养畜示范企业,重点从事饲用青贮玉米种植、青贮利用以及种植运行模式、粪污循环利用、产品销售等环节指导和交流。

  2.5 提高综合利用

  达州市是农业大市,饲草种质资源丰富,产量大但利用率低,饲料化利用饲草产品是有效提高饲草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打赢“一举三得”蓝天保卫战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加快草食家畜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市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实现应收尽收。在培育秸秆收贮企业上卓有成效,开始涌现出一批专业从事秸秆的收贮企业,如宣汉县峰城作物秸秆加工公司、万源市金国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大竹县四川环宇金牛科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同时将牛羊养殖企业作为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持续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如宣汉县建成百草香种植专合社、绿茵牧州种植专合社、大巴山牧业七里牧场和天上红樱种养殖专合社等秸秆处理利用示范点,全年饲料化处理秸秆40.4万吨,秸秆饲料化处理利用率达到29.1%,大大推动了秸秆养畜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稳中向好。

  3 饲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3.1 加强对草种产业的支持力度

  在饲草种质资源研发、引进、生产和推广等方面,特别是对适宜达州生长环境且长势好、产量高的优质牧草种质品种研发,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优质饲草繁育、生产的后动力,扶持龙头企业适度规模建立达州本地饲草种业基地,不断满足我市草牧业发展对饲草品种的需求。

  3.2 加强饲草种质资源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我市虽是全省农区肉牛第一,但与其他省份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草种田间灌溉、机械化耕作与收获、种子清选加工等草种生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建议能够不断加大优质草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同时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

  3.3 规范草种生产经营环节

  要建立健全优质牧草种子繁育、生产、加工、储藏、营销全过程科学质量体系,实行草种认证制度,严格把控草种产业各个环节,加强优质草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等监管和检测,确保牧草种子质量符合标准,保障饲草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天德,易显凤,梁永良.广西饲草饲料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调研报告[J].饲料研究,2019(10):46-50.

  [2]陈玲玲,玉柱,毛培胜,等.中国饲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研究[C] . //第三届(2014)中国草业大会论文集, 2014:56-60.

  [3]谢金玉.广西牧草种子产业现状及建议[J].广西畜牧兽医, 2017(3):125-12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