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信息技术,生活化,策略
  • 发布时间:2022-08-21 15:37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由于不涉及到学业考试,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所以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普遍低下。如果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就要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引言

  因受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及学业考试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完成新课改的目标,因此老师探索生活化的课程教学指导形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浅析:一是发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二是开发信息技术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三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设生活化氛围,四是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五是开展有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一、发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善于发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只要是有利于教学和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生活教育素材都可以充实到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来。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这是因为现在的网络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又能够实现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联系,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素材和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初中信息技术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吃、穿、住、行、学、用、玩等生活环节出发,多搜集那些集知识性、生活性、应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这样可以尽快营造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多媒体与多媒体作品”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但是如果信息技术课程老师在教学中能够积极引入生活中的视频、声频、Fl a sh动画等趣味化的多媒体作品,开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生活化教学,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开发信息技术中的生活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出发点,要构建生活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老师要在教学设计阶段做好教学内容的开发。从小学信息技术课本中选择那些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内容,才能在课堂中用生活化的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将课本中的内容转变成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形象的内容支持下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讲解信息技术概念时,老师可以先与学生讨论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概念。例如,在学习打字指法时,老师可以先与学生聊一聊他们平时用电脑的打字方法。小学生普遍会用一个手指头打字,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示范打字法,让学生将信息技术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当小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与生活密切相关时,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生活化教学效率有所保障。

  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设生活化氛围

  创设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点燃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求知欲。老师需要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基础,有效地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熟知的事物,创设课堂教学中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过程。熟悉的教学资源的引入,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兴趣盎然,不但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操作技能,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例如,在学习PPT或网页制作时,把学生运动会和课间舞等学生活动时的照片拿来作为素材。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每位学生都忙忙忙碌碌地参与着,遇到了不会的问题,他们也非常积极地提问。可见,当课堂上的载体发生了变化,学生对于学习的投入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此外,制作节日贺卡、办班级报刊、制作个人名片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制作电脑作品的主题。

  四、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充足的实践机会,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老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且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对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有非常大的好处。老师要注重把初中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联合在一起,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例如,在学习互联网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哪位同学可以列举一些关于互联网实际应用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可以快速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关于互联网的知识挖掘出来,有效的提高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

  五、开展有生活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下,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书面考试形式等传统因素的影响,老师多是机械性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或者脱离实际陷入“题海”教学的弊端,这样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很多学生甚至因此丧失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此,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形式,使复杂的、深奥的、抽象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通俗化、具体化、生动化,对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例如,在“文件的建立、复制、查找、删除”等内容的教学中,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先引入生活中文件夹的概念,看现实生活中文件夹是怎样进行有效管理的,然后再延伸到“我的电脑”与文件夹、文件管理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总之,伴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加快学生信息化素质的养成与提升,达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福华;刘明春;谢英尧;改善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应用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 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2018年.

  [2]张晶晶;初级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