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探究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发展
  • 发布时间:2022-08-21 16:23

  摘要:本文从发展设计思路及发展措施两个主要方面深入探讨高等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如何实现产教融合发展。

  引言: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系统性和革命性的变革,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必然选择。为了向社会及时输送高素质的汽车技术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势必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以培养该专业的优秀学子。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提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的教师群体素质和学生群体素质。故而,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要通过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体系,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该专业整体建设。

  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发展设计思路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政策导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明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任务及发展目标,详细制定本专业发展规划,以适应中央及地方的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建设产教融合体系,深化专业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出发,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建设,不断探索如何做到产教融合及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各专业教师及具有实际建设经验的工作团队,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共同发展,保障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高标准建设,培养一流教学团队,确保实训基地有效开展,为建设科研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发展措施

  2.1 校企协同育人、推进产教融合

  培养适应新时代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人才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

  转换人才培养战略,与企业深度合作,深度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设备技术领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做到优势互补,完善高职院校配套课程的教育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综合实践环境。与行业内的一流、龙头、骨干企业深度对接,开展校企“学徒制”项目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一套高标准度,高匹配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步开展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及教师授课标准,为输送高匹配度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里明确要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当前时代快速变化和发展期,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要在“1+X证书”、“三教”改革、及“岗课赛证”等方面全面推进,以培养适应新时代改革变化的高素质人才。即:深化1+X证书的制度体系建设,完善该专业所需的知识体系,强调职业技能等级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制定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及教师评价标准,强调“课证融通”,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添加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内容等。

  2.2 开发教学资源 促进产教融合

  从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专项实践、素质能力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实践内容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素养基础,主抓专业技能、专项实践与素质能力。专业技能注重以理论为基础,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推进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专业实践课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实际问题情景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感受实际工作情景,更快融入社会工作。素质能力拓展需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设置个性化的课程小组,充分给予学生独立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教师和企业技术合力完善教学标准及内容,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传达企业新的发展进程,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培养。

  编写适宜性强、内容恰当、案例合理的校本教材,也可以利用宣传活页或工作手册等新颖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把握实用性、实践性、前沿性、社会性、生产性原则,强调“校企协作育人”,将当下最新的技术用灵活的形式传递给各位学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主动性,为社会输入高素质人才。同时,以学生适应企业岗位为最终目标,建立企业标准的评价体系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以企业标准倒逼教师打磨适应性强的专业课程。重点抓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操作方法,并结合新能源技术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打造 “1+X”技能等级标准课程,探索一套在任务驱动和项目先导的前提下,学工结合,顶岗实习的程序化课程体系。

  2.3 建设实训基地 打造产教融合平台

  为更好的保障教学资源开发、开展学校师生技能活动大赛及社会培训等教学活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刻不容缓。利用企业引入学校、学校与企业相互交流、共同创建教学课程体系、共同管理等方式,吸引地方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产教融合型企业、地方龙头企业共同参与建设实训基地。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前沿科技视野。以国家职业标准指导的原则为导向,依据职业工作条件、工作的任务要求及职业技能要求,校企协同需要在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方面共同发力,合力开发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为地方输送适合、高标准的技术人才[1]。

  2.4 打造技术创新交流平台 提升社会服务

  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把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建设原则,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进入实训车间生产,定向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为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竞争力,需联手该行业及相关企业合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创新交流平台。打造一流的创新科研团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展开研发,形成智库。同时,以学院及实训基地为依托,面向社会拓宽人才培训活动,面向不同人群如:企业的员工、下岗的职工、农民工、退役的军人等提供技术培训活动。在行业内部为技术骨干和技术工人分别提供最新技术培训及专业技能培训[2]。

  3 结语

  跟随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协同该行业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在行业现有技术困境中不断突破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势在必行。解决本专业教育团队、教学资源、实践实训的痛点。只有掌握一流团队、充足资金、实训基地这些教育资源,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与企业深度融合发展,才可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匹配度的技术人才,新能源行业才可以更快、更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东. 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发展研究[J].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2):3.

  [2]占百春, 徐兴振. 五年制高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15):2.

  作者简介:熊飞,1978.09,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本科,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