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 来源:大众文摘
  • 关键字:火灾痕迹,火灾事故调查,应用
  • 发布时间:2022-08-21 17:15

  摘要:了解火灾产生原因对有效预防火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火灾痕迹属于火灾调查中十分重要的法律物证,所以在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找出现场存在的火灾痕迹,开展好火灾痕迹提取与检验工作,必须要引起充分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更新与发展,火灾痕迹的发现、提取与检验工作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实际应用。

  引言

  火灾事故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火灾事故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火灾原因判定的难度。火灾痕迹属于火灾原因认定的重要因素,其客观存在于火灾事故现场。对火灾痕迹进行提取、验证,能够帮助我们充分了解火灾发生原因、火灾事故前后变化等重要资料,所以在组织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运用各种勘验技术方法,有效提取验证火灾痕迹,充分发挥出其价值与作用。

  一、火灾痕迹的概念与成因特点

  (一)火灾痕迹的概念

  火灾痕迹属于火灾事故现场非常重要的物证,简言之即在火灾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痕迹,它客观记录了火灾事故发生、发展和最终熄灭的过程,对确定起火区域、起火点以及火灾发生原因具有很大帮助。火灾痕迹按照其类型可分为木材燃烧痕迹、玻璃破坏痕迹、烟熏痕迹、倒塌痕迹等。

  (二)火灾痕迹成因特点

  第一,火灾痕迹的产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火势变化发展中,物体在火势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下,其自身特性与外观形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这样的影响之下,各类物体在实际燃烧后所呈现出的形态即火灾事故现场灰烬可作为火灾痕迹进行提取验证,为火灾事故调查带来可靠的证据支持。第二,火势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关联性。火灾事故刚刚发生时,火灾痕迹更加清楚简单,此时我们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起火位置与起火点,而在火势逐渐变大之后,不同火灾痕迹可能出现相互干扰和重叠的现象,为准确梳理分析火灾前后变化发展过程,应当结合笔录询问和其他调查来得出起火位置与起火点。第三,火灾事故现场表现出空间性特征。一些火灾事故出现在建筑物内,同时最终形成的火灾痕迹也表现出较强的空间性,例如说某建筑物内堆放较多可燃物,很容易造成上部天花板出现露筋的现象。第四,火灾事故中火势的蔓延发展往往和很多外部因素具有较大的联系,如风力影响、救援效率等,进行火灾救援工作时,门窗破拆和水枪射流容易对现场火灾痕迹进行破坏,所以在进行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各种外部因素进行判断[1]。

  二、火灾痕迹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

  (一)木材燃烧痕迹

  根据热能传播规律,接近火源的物体最先被加热,燃烧程度更高,而距离火源越远的物体其燃烧程度逐渐递减。火灾事故现场产生的火灾痕迹能够让我们了解火势蔓延的基本方向以及起火点的具体位置。结合木材燃烧痕迹以及炭化程度能够准确判定燃点,比如说火灾现场的V型燃烧方式,其燃点一般位于V型底部。各类木材在火灾后的炭化情况与裂纹特点和燃烧时间、温度存在密切关联,借助于现场提取与测验能够计算得到接近的燃烧时间、温度,进而帮助调查人员找到起火位置。

  (二)玻璃破坏痕迹

  基于火灾事故现场玻璃碎片的形状、落点位置以及玻璃牢固程度来分析其是高温炸裂或者机械外力损坏。如受热炸裂的玻璃其裂纹往往从边角开始,表现为树枝或龟背纹形态,碎片边缘不齐,少有锐角;受到机械冲击损坏的情况下,其裂纹往往为放射形态,从击点中部朝着四周扩散,落地后碎片尖角锋利,边缘相对整齐。火烤高温损坏的玻璃碎片通常散落于四周,受机械冲击损坏时常常散落在同一面,碎片可能掉落较远。由于玻璃会根据火势变化而出现改变,从变形、软化到熔化,根据火灾事故现场温度的提升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瘤状、球状等,现场温度越高,熔化后玻璃表面越光滑。

  (三)烟熏痕迹

  首先,烟熏痕迹可以让调查人员有效判定起火位置及起火点。起火区域中形成的烟熏痕迹较大且更加浓密。如果火灾现场室内墙壁出现V型或斜面痕迹,可判定其起火点为痕迹底部。其次,烟熏痕迹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火势蔓延的方向,火灾事故发生之后,烟气流动往往与火势蔓延方向保持一致,可以根据烟气流动来掌握火势蔓延与发展的趋势。如果物体正处于烟气流动的正面,常常最先出现烟熏痕迹且较为均匀,而背部烟熏痕迹产生的时间更晚,浓度更低。据此可以了解到火是从首先产生烟熏痕迹的方向开始蔓延而来。第三,根据不同火灾事故起火特征和火灾痕迹情况来确定起火形式,起火特征主要有明燃起火、爆炸起火和阴燃起火几种类型,一般情况下阴燃起火形成的烟熏痕迹最为明显且相对浓密,明燃起火次之,而爆炸起火往往不会出现烟熏痕迹。第四,实施火灾事故现场勘验工作时,对物体状态和位置予以调查能够根据烟熏痕迹的变化状态获取更加准确的结果,如电气开关状态、门窗损坏原因等[2]。

  (四)倒塌痕迹

  建筑物构件由于火灾现场的高温作用,其内部结构可能出现变化,综合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导致自身失去平衡,从而朝着一方倾斜倒塌产生残迹,这一残迹在新位置稳定后的状态即火灾现场的倒塌痕迹。一般情况下事故现场最开始因为火势受到损坏的区域和火势最大的区域可以发现非常明显的倒塌痕迹。建筑物构件倒塌方式和堆积状态即便各不相同,但表现出一定规律,其倒塌方向和层次基本朝着起火区域。进行火灾事故调查作业时,要结合倒塌痕迹情况来合理判定起火点与火势蔓延方向。比如说火灾事故现场出现交叉倒塌痕迹,交叉位置往往为起火点;若在火灾事故现场看到其中一面存在显著的倒塌痕迹,则开始燃烧的物质常常位于其中,起火点也可能在其中。与此同时还可能出现斜面倒塌的情况,一些建筑是依靠单独一侧支柱墙体进行支撑,若墙体首先受到火势高温影响,其上部会因为失去支撑而出现倾斜,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斜面下部常常为起火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组织开展火灾事故调查过程中,火灾痕迹是判定事故原因、确定起火位置的重要参考性证据,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火灾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科学应用火灾痕迹,对不同火灾痕迹予以深入全面分析,进一步提高火灾事故调查的实效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祥生.痕迹在火灾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J ] .低碳世界, 2020,10(12):241-242.

  [2]孟科.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J ].今日消防,2020,5(09):119-1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