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脑震荡,需避免剧烈运动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脑震荡,剧烈运动,避免
  • 发布时间:2022-08-22 10:5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也逐渐认识到运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益处,但在竞技类运动项目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这其中,脑震荡就是一种外力直接或间接撞击头部后立刻发生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也是大家听说比较多的一种脑外伤。在美国,初步估计每年有160万~380万运动所导致的脑震荡,占到运动相关损伤的5%~9%。

  那么,受到撞击后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发生了脑震荡?脑震荡是否需要住院治呢?恢复期间又该注意哪些呢?这里给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功能障碍

  人类大脑的结构非常精密,脑组织位于颅骨内,由脑膜保护,悬浮在脑脊液中。进行一般的活动时,脑组织的相对位移不会被我们感受到。一旦脑部受到猛烈撞击或快速位移后猛然停止,脑脊液会在脑室内猛烈移动,脑血管运动功能会发生紊乱,脑干也会发生机械性牵拉或扭曲,从而引起脑干网状结构功能障碍,这即为脑震荡的发生过程。

  发生脑震荡后,轻者意识模糊,重者完全昏迷,清醒后患者无法回忆受伤时的情景,但能清楚记得受伤前的事情,同时还有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症状,但血压、呼吸、脉搏、神经系统和脑部CT检查正常。

  及时就医,密切观察病情

  临床根据脑部受伤后的症状,将脑震荡分为三度:轻度脑震荡者只在受伤后的较短时间内(有时只有几秒钟)出现头晕眼花、眼前发黑,没有其他不适症状;而中、重度脑震荡者昏迷时间相对延长,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且痊愈后常常会有“脑震荡后遗症”的发生,即除了经常性头痛,记忆力也会大大降低。因此,头部发生碰撞后,要立刻就医,进行病情观察,主要看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有无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等情况。

  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确诊脑震荡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 1~2 天,避免剧烈活动,否则会加重病情。同时还有其他症状者,则需要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比如,头痛时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呕吐时服用止吐药;颅脑损伤较重者要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比如胞二磷胆碱,可促进卵磷脂合成,有防治脑水肿和脑肿胀的效果)。

  另外,休养期间要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过度用脑。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过于激动,尽量不要上网打游戏,也不要看太多的电视,避免过度用脑。

  2.合理饮食。患者清醒后,若无吞咽困难,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的供给,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可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饮食,比如,鱼类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尤其海鱼所含的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引起血管硬化;牛奶中的钙易被人体吸收,是脑代谢所需的重要物质,还含有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其他元素。此外,患者要禁止饮酒,并限制烟、茶、咖啡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

  3.防范并发症。多数脑震荡患者在2周内会恢复正常,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有少数患者也可能发生颅内继发病变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在对症治疗和休养期间,应密切注意自身状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并其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高龄患者,发生脑震荡通常对其思维活动有很大影响,建议在伤后1~3月复查颅脑CT,以免漏诊慢性硬膜下血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