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仅是一只鸡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鸡,环境,城市
  • 发布时间:2022-09-18 16:13

  我住在一线城市的二环边上。

  这几日我总站在窗边等待楼下的大妈出现, 她抱着一只红色的纸袋悠然地走到院子里阳光照耀的地方, 树木和花草影影绰绰。在一块极其明亮之处, 她一弯腰, 倾斜纸袋,“ 咕咕咕——” 一只小母鸡叫着走出来。那是只很健硕的小母鸡,黄色的身子浑圆, 仰首挺胸, 白色的竖立的大尾巴一度让我以为它是只公鸡。它带着与主人大妈类似的神情, 十分淡定、悠然地在空地与花圃里散起步, 这里啄啄, 那里啄啄。

  它对我而言是新鲜的, 不仅是我, 所有见到这只鸡的人, 无论大人小孩, 都会兴冲冲地围上去, 叽叽喳喳, 指指点点。小母鸡也不害怕, 自顾自地啄食, 甚至愿意让小孩伸手去摸,去抱。

  在一线城市只有人和车的日常环境里, 突然出现一只鸡, 确实引人瞩目。

  我一开始想: 这小母鸡会孤独不? 在真正养鸡的人家那儿, 鸡可是一群群地养的。但后来我发现,这只小母鸡始终神情泰然, 丝毫没有孤独、抑郁感。

  我又想: 这只小母鸡有着什么样的身世和使命呢?它是怎么出现在大城市里的?

  它在院子里悠哉悠哉地逛着, 绝对不会离主人太远。它也不叫唤, 不上树, 颇有大家闺秀之姿。当大妈觉得它该回家时, 拿着红色口袋慢慢走近它, 一弯腰, 一兜, 它就一声不吭地被装进去了,完全被驯服的样子,似乎又有点可怜。大妈则满脸骄傲, 抱着它从容离开。原来这是一只被“放风”的鸡。

  连续几天看到大妈和鸡之后, 我终于有一天下楼来和大妈攀谈, 才知道这是一只从小被大妈养大的鸡。原本是买给孙子当宠物养的, 一共有三只, 养着养着, 就变大了,其中一只因身体原因死了, 另外一只大公鸡则逃走了,就剩这只小母鸡了。

  “ 它下蛋了吗?” 我问。“ 下啊! 每天下一只。” 大妈很自然地说。我心里响雷一片, 我小时候当成宠物养的小鸡, 养一只死一只啊, 我身边人养的“ 宠物鸡”, 也逃不过夭折的命运。如此说来,还是大妈有经验,能把小鸡养大,还实现“鸡蛋自给”。

  我本来担心小母鸡不下蛋,会被做成菜,得知它的身世和“ 丰功伟绩” 之后, 松了一口气, 每日在窗口上看鸡, 就成了一种心情调节了。

  看着看着,就想到一些事。

  我以前有个上司, 他已经五十多岁了,每次单位聚餐, 他都会给我们讲他小时候养鸡的事。他养的大公鸡, 每天一打开门就自己大摇大摆地走下三楼,出单元门到外边玩,该回家了, 到窗口一喊它, 它就呼啦啦地飞快冲回来。

  “ 我那大公鸡, 可棒了, 是我们楼里最棒的宠物! 晚上睡觉时, 还卧在我床头边睡……”说到这里,上司满脸得意。“可惜啊,后来快过年时, 不知被哪个坏人给偷走了,我们在外边找了一天也没找着……” 上司的神色,又变得哀伤。

  我离开那家单位已经好几年了, 上司与鸡的故事还记忆犹新, 不住揣想: 是什么样的一种人鸡感情, 才让一个在事业上叱咤风云的男人念念不忘,怀想不已?

  小时候在乡下与爷爷生活时, 家里有一间空房, 专门用来养鸡的。每天早上爷爷一打开屋门, 鸡们就张开翅膀, 一只只像战斗机一样冲出来。到了傍晚, 它们就一个个陆陆续续地神情疲倦地回来。

  它们知道遵守规矩, 几点外出、几点回家吃饭、几点打鸣、几点下蛋,非常有规律。如果某天某只鸡贪玩,该回家时不见其鸡影,就要出门去寻,叫唤着“咕咕咕……回笼啦!”那只鸡就像淘气的小孩, 会从某个角落里钻出来。这种淘气鸡是很聪明的, 只听自家主人的召唤, 别人呼叫它, 要引诱拐骗它, 它是不会跟别人走的。

  母鸡下蛋时最可爱, 一脸严肃地坐在窝上,酝酿着,酝酿着,接着一使劲,一哆嗦,蛋就出来了。然后神色轻松, 咯哒咯哒大声地叫喊:“蛋下好啦!”

  去捡蛋也是一件欢喜的事, 就像开盲盒一样, 你不知道那只蛋有多大, 蛋壳上有没有血迹或屎点儿。这些其实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一种神奇的喜悦与劳动后收获的满足感,恨不得也像母鸡一样咯哒咯哒高叫两声。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捡鸡蛋, 不仅是捡爷爷奶奶的鸡下的鸡蛋, 还喜欢在草堆里、别人闲置的柴房里找鸡蛋。

  我爷爷会把受精的鸡蛋用来孵小鸡, 这是一件照顾女人生小孩般操心的事, 每天都要去看看母鸡孵得怎样了, 如果天气太冷,要给窝里拉上一盏灯, 在母鸡离开时打开,以保持蛋们的温度。当小鸡破壳时, 还要做点助产的工作, 把鸡蛋壳及时清理, 或者给个别力气小的小鸡拉上一把, 好尽快从破蛋壳里出来。小鸡一个个都孵出来后, 湿漉漉的绒毛变干,变成黄绒绒的小球球,叽叽喳喳,甚是可爱。

  当小鸡仔可以从“ 产房” 出来了, 就由母鸡带着, 一群群地四处逛, 四处找食。母鸡特别护小鸡。一只母鸡就能带好一大群小鸡, 一只都不会走散、掉队。每天早上带出去几只小鸡,夜里必定如数带回家来,责任感、母爱爆棚了。

  要是遇到下雨天,母鸡则把大翅膀一拢,小鸡悉数收至靡下, 安安全全、暖暖和和。老母鸡则任凭外边风吹雨打在自己身上, 巍然不动……感人至深。

  说到这里, 不得不提大公鸡, 它除了爱炫耀、会打鸣、长得漂亮,其他没啥可说的。它是大王,一夫多妻制暴君,整天四处招摇,看中哪只小母鸡就冲上去, 以个头与体力的强势胁迫发生关系…… 而它作为“ 爸爸”,向来不管小鸡。

  当一只母鸡出色地完成下蛋、孵小鸡、带小鸡的使命, 它对主人的意义是非凡的,在主人心里,它如同一名重要的家庭成员。

  每一只鸡都带着明确的目标而被人饲养,不是起到增加食材的作用, 就是带来经济效益, 有时两者兼之。但愿过去和未来有过互相之间有深情厚谊的鸡与人,当鸡自然故去,或者被杀,鸡和人的心情都是和平的。

  我见过主人为一只鸡悲伤的情况。

  不久前, 我回乡下老家。我的一位七八十岁的婶婆很高兴地与我打招呼, 问我几时回来等等, 之后, 她突然神情悲哀地大声地说:我的老母鸡死了!

  她有点儿耳背, 所以说话声音比常人大一些:

  我的老母鸡, 它在你家院子外的台阶下边,下了很多鸡蛋。

  我一直不知道它在那儿下蛋。

  我好久没见它下蛋了, 我以为它老了不下蛋了呢!

  有一天我跟踪它, 看到它呼呼地从家里跑出来, 呼呼地跑到你家台阶下边去…… 没多久,它从那儿出来。

  我就进去找,看到它在那里下了一堆蛋,还开始孵蛋了。

  我把蛋捡回来了,想让它在家孵蛋。

  可是第二天, 它一出门, 就又呼呼地跑到你家台阶那儿去了!

  第三天, 它又跑到你家院子外的台阶下去了!

  今天一早, 它又出门了, 我就又到你家那儿去找它。

  可是发现它死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 它死了, 身体都僵硬了……

  昨天还好好的呢……

  婶婆说着说着, 声音颤抖、哽咽。我试着安慰她:“ 它是不是吃着什么有毒的东西了?”婶婆喃喃地说:“不知道呀!”

  婶婆很失望,“ 我的老母鸡, 养了好几年的呢, 蛋还没孵好呢…… 怎么就死了呢……” 她快要哭出来了, 似乎终于接受母鸡的“冤死”。

  最后, 她没有像老练的农妇一样, 将鸡解剖、验尸,以解开死亡之谜或下锅饱腹一餐,她默默地将老母鸡丢进了化粪池。

  那只老母鸡对于她而言, 想必不仅仅是天然食材——鸡蛋的供给者,经济增长的推动者( 卖鸡蛋, 卖小鸡仔, 或把鸡仔养大了再卖), 对于单调无聊的乡村老年生活来说,还是一个“陪伴者”。她为之操心,为之欢喜、忧愁,母鸡就不仅仅是一只鸡了。

  人类驯养鸡, 有几千年历史了, 一开始作祭祀或斗鸡游戏用, 后成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根据鸡的生物特性, 它是一种有记忆力,有智商、自我意识的家禽。

  让人想到《小王子》中的小王子与玫瑰、与小狐狸之间的事。

  只有“ 驯服”, 才会建立关系, 而有些关系、有些情感, 是肉眼看不到, 需要用心去感受的。虽然只是一只鸡, 不妨碍与人建立“ 利益关系” 之外的感情。这就是万物的可爱之处吧。(珊珊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