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好“文化”故事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文化,力量,故事
  • 发布时间:2022-09-25 14:29

  近期,在中央工作会上,文化大发展再一次被广泛提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并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作为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之一,文化自信是指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当前我们不难发现,全国各行业在遵循总书记针对文化自信的讲话精神进行实践改革,并不断促使产业激发出新的市场活力与发展特点。这其中,会展业在强化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在立足文化特点打造特色品牌展会,同时在各种国家级大型展会活动上设立文化项目、文创板块。不止如此,在展会服务方面,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深度影响着主办方、参展商、专业买家与参会嘉宾的神经源。例如,在即进博会推出文创产品后,广交会、服贸会也相继推出系列文创项目、文创活动与文创产品。而这一举动也带火了会展活动在文创领域的市场份额。不少区域性、国际性展会纷纷效仿,把“文化”植入展会活动中,以此增加品牌鉴赏力。

  其实,在会展领域一直都不缺少“文化”属性带来的影响。原驻法大使,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曾多次讲道:“文化是会展的灵魂”。而作为中国会展界重要的品牌活动,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在17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以“文化”为导航,不断突出文化+会展的作用力,持续做强以文化塑造会展,以会展传递文明的精神思想。由此可鉴,会展业是文化传播领域重要的一环,是链接前沿科技与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它的跨界整合与创新能力直接影响未来经济产业的发展。它的多功能和行业跨界的整合能力,也决定了产业链的质量与发展。在经济市场不断升级的大环境影响下,会展主办方如何利用好“文化”属性来博得受众青睐,也成为当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为何,当你在地方办展、办会时,负责人都会问一句“能不能体现文化特色!”。

  依托展会平台,输出文化属性,即为自己的活动做了标签,让人广泛铭记,又为自身赢得良好的口碑。而这一切都是文化沉淀下来的属性在这一刻爆发出的能量。因此,会展业在发展中修炼文化内功会比依赖外部环境更具可成长性。同时,会展拥抱文化也将更具朝气与活力。这也是会展文化节历经17年发展,依然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越是在不确定的时代,越要敢于创造机会,突破市场壁垒。在业务及市场需求减弱的时候,要善于通过抓住“文化”带来的机会。提升会展企业文化属性,塑造自身品牌积极向上的形象。精细打磨“文化”专项,同时发挥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红利,让会展品牌更具传播力与影响力。通过“文化”传播实现市场口碑和行业影响力的双赢。下好“文化先手棋”,会展企业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文化淘金的大航海时代悄然而至。会展企业能否跟上潮流,取决于自身对所在的航道是否有敏锐的嗅觉和足够的勇气。能否远航,既要看谁先扬起风帆,把握先机,也要看谁可以掌握“文化”主动权,让以“文化”为内核的展会活动,释放新动能。德才兼备才能让我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驶向深海,迎接挑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