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我合一

  • 来源:安邸AD
  • 关键字:寻找,美学,本质
  • 发布时间:2022-09-26 09:38

  唐春光一直都在从事与美学相关的“手艺人行当”。早期他从事打金、相片扩印,近年来回到温州,投身空间及家具生产、品牌创立。对他而言,对美的追寻是一段“去繁就简,追溯本源”,因此在这间工作室中,他也试图用设计和发生于其中的生活去寻找美学的本质。

  如漫游探索般穿过互相嵌套的家具展厅后,他便来到了工作室门前,这是一处隐蔽的角落。然而,向里望去,非常规的层高和沿中轴线排列的对称布局给空间带来了庄严感。工作室中正大气,由两扇木门分为三部分,由外向内,功能属性逐渐私密;而将木门敞开时,整个空间被贯通起来,中国传统空间的气势感扑面而来,满足了唐春光对工作室设计“正”的要求。

  所谓的“正”是唐春光打造空间的基础语言,而“生活”如何被安排在规整之下,唐春光认为需要“净”和“松”两个境界。在唐春光的创作世界里,“溯源”是一张穿越时间和地域的地图。他醉心于设计,早期刚进入家具领域时,从欧洲经典及当代设计中寻找工艺的脉络,也醉心于收藏来自非洲津巴布韦绍纳的石雕,对中国美学巅峰的宋明两代亦有涉猎,渐渐构成自身的美学世界观,源于东方,保留东方美学之韵,却也“去东方化”,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及工艺来建构空间及其中的生活美学。这一切是一场无止境的美学溯源,“净”代表的是空间整体乃至事物所承载的一致的美感,“松”则代表了人置身其中所能达到的舒展状态。

  要说构成这间工作室空间的“灵魂”是由雕塑生成的也不为过。这些来自地球另一端的古代雕塑在此凝聚了空间的氛围。唐春光和这些石雕的相遇实属机缘巧合。20世纪90年代末,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受邀前往朋友在上海的一间会所,在院子的草坪上第一次见到了绍纳石雕,简洁自然的线条、夸张变形的造型让他一见钟情,从此他便开始了“义无反顾”的收藏征程。

  最开始,他被绍纳石雕的外形所吸引,在后来的不断溯源中,他逐渐发现这类作品与自身美感及世界观的相互契合。在唐春光看来,绍纳石雕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 ,每一块石头里仿佛都住着一个精灵,雕刻的目的只是将精灵从石头中释放出来。他们从不认为自己是创作者,雕刻只是为了寻找石头中的某种存在。它们不具有功能性,也不具有宗教目的,诞生于绍纳人结束劳作后的休闲乐趣。在摆脱承载意义的负担后,绍纳石雕便具备了通俗易懂和雅俗共赏的特性,让观者一眼看出其情绪,这恰恰与唐春光对艺术、设计的所思所想完全契合,也正是他所重视的艺术的“在地性”。事实上,在近几年,他也曾举办多次绍纳石雕的展览。与普通展览不同的是,每个参观者都可以随意触摸展品,这正是他认为人与艺术应该有的互动。

  时光和流行转瞬即逝,而空间所营造的那个无形的瞬间,意味可以由一些东西来承载,这些“瞬间”显得自然而然,背后却是设计师的“刻意而为”。他亲自为工作室布局、选材和摆件,每个细节都被精心考虑,呈现的便是他骨子里始终想保持的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整体“不刻意”的放松舒展。身处工作室中,就像与唐春光本人交谈一般,充满舒适和惬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