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研究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音乐,多媒体技术,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23 21:31
摘 要:新课标的教学环境影响下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有机融合,高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音乐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开展音乐教学,有利于教师能够掌握教学进度,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鉴赏能力,最终构建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课堂。
新课标强化了“育人”的明确目标,注重实际问题的处理情况,坚持创新导向,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小学音乐课程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加大重视力度,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降低小学音乐教学难度,深化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理解,有效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环境。随着先进教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领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使音乐教学趣味性更强,有效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例如:当学习“谁在歌唱”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提前通过互联网查询到各种生物发出的声音,搜集“小猫、小狗、蛇、鸭子、小鸡”等各种生物的声音,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生动直观的播放生物的声音,仿佛生物就在小朋友跟前发出声音,听觉上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课下时间教师通过广播、音响等播放小学教学歌曲,使小学段的学生能初步了解音乐的情绪与情感,能积极的参与演唱,感受音乐的律动,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在多媒体媒介与小学音乐的融合下,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对身边的音乐比较感兴趣,此情境熏陶下,学生的乐感较强,能建立强烈的规则意识与分享意识,与其他同学探索音乐方面的技巧,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不仅仅表现在音乐的教学方面,还有其他学科也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但是,大部分教师依靠多媒体教学手段,往往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使得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性,最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2]。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需充分了解多媒体教学的目标以及作用,还原最真实的教学课堂,改变传统的“灌溉式”教学模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员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例如:学习“采蘑菇的小姑娘”音乐时,教师提前寻找网络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大屏幕,展示出各种蘑菇的图片,即“榛蘑、松蘑、灰蘑”,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蘑菇,生动直观的呈现在眼前。教师亦可将“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歌曲以MV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一起演唱歌曲,通过这种情境的渲染,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合理高效进行[3]。总之,新课标下小学音乐与多媒体技术教学融合下学生深层次领悟音乐的思想与内涵,加深小学生对音乐感知、体验与理解,进一步增强小学生文化自信,多角度理解中华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三、降低音乐教学难度
小学阶段学生较活泼且接受能力较慢,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音乐歌曲的节奏与表现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降低音乐教学难度,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的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新课标课程下,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准许学生积极参与多种音乐形式的实践活动,降低音乐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化创意,在实践活动中彼此交流,学会理解与合作,进一步深化理解中国特色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多角度、全方位的优化教学模式,合理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学习中的难点[4]。例如:学习《我爱你,中国》的音乐歌曲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中国的著名“历史遗迹”和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让学生亲眼目睹中国的壮丽山河,一边展示“景点”一边播放歌曲,让学生欣赏中国的壮丽景色,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教师采用此教学方式,降低音乐的教学难度,将歌曲的歌词、旋律、曲调等以直观、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明确学习目标,提升个人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推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四、运用角色表演,深化音乐理解
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合理把控音乐教学尺度,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设备,将更丰富的音乐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拓宽学生的视野,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小学音乐的教学难度较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所学的内容设置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构建出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运用角色扮演,深化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5]。比如:学习歌曲“蜗牛”时,较多的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见到过蜗牛,对蜗牛的长相以及爬行动作并不是太了解,此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搜索关于蜗牛的图片,制作蜗牛“服装”,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扮演成一个个“小蜗牛”,不仅使小学生了解到音乐歌曲的内容,还加深学生对于蜗牛的认知,调动小学生的演唱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学生收获与众不同的快感。基于此,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合理改进教学中的漏洞,将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到音乐教学思维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表演力,全面推动学生的综合提升。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引导作用,创设音乐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乐感,降低音乐教学难度,深层次的提升学生音乐领悟能力。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善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模仿相应角色,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吉峰.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 学周刊,2022(02):152-153.
[2] 张玉婷. 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J]. 北方音乐,2020(14):171-172.
[3] 邹嘉玉. 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具的创新整合应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2020.
[4] 杨惠宁.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策略[J]. 考试周刊,2020(84):155-156.
[5] 王冰清. 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教学[J]. 戏剧之家,2022(11):169-171.
作者简介:彭玥(1991):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西学历:本科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南湾学校 职称:初级 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