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银行发展动向分析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银行,发展,动向分析
  • 发布时间:2023-06-29 15:12

  刘 诚 宋玉茹

  近年来,科技改变了银行与客户的交互方式、银行产品开发的组织形式以及金融系统后台的操作运行,形成了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数字银行。而数字经济的全球化扩张,也为数字银行的全球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作为数字金融的一部分,全球数字银行方兴未艾,在深化消费、试点金融创新产品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并在数字要素利用、信贷抵押模式变革等方面对金融系统产生了深层次重构的影响。现如今,数字银行已经在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发展出了相对成熟的业态模式,不断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及便捷化的发展道路。但同时,数字银行也存在获客成本上升、客源偏低、金融风险较大等问题与挑战。当前,如何利用好数字银行以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了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全球数字银行的发展现状

  数字银行是一个能够在线上提供银行活动的组织,人们最早的体验形式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推出的ATM机和银行卡,后来网上银行突然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如今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手机钱包、网上开户等各类与银行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概括起来,数字银行主要指科技公司从事银行业务(也被称为挑战者银行),广义上也指传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本文侧重对前者的分析。

  数字银行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各国的政策鼓励。从各国的监管实践来看,出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打破传统银行的垄断等政策层面上的考量,各国的监管机构普遍对于科技公司进入银行业抱支持态度。并且为了吸引和规范这些银行业的新进入者,一些监管机构创建了定制化的数字银行牌照,这些牌照涵盖了须遵循银行业的基本审慎监管要求、限制实体分支机构、专注金融普惠性、放宽所有权控制等要求。比如,英国、瑞士、澳大利亚采用了一个分阶段的许可程序,新进入者在成为完全许可的银行之前可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开展业务。目前,美国的数字银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牌照的全栈数字银行,另一类是专注前端业务的数字银行,因为后者不具有完整的银行牌照,大多选择与中小银行合作开展持牌业务。

  另一方面,数字银行的快速发展受到全球数字经济整体进程加快的明显推动。金融科技是数字银行发展的根基,换句话说就是金融科技为数字金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而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在加速其更新迭代,为数字银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从需求端来看,数字银行可以促进区域间金融服务差异的收敛,大大激发社会潜在的消费活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接触和使用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支付工具,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后,数字银行的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埃森哲旗下埃克斯顿咨询的数据,2020年全球数字银行达到256家,是2018年(60家)的4倍多,市场规模为347.7亿美元,预计将以47.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7226亿美元。并且根据估测,2018—2024年数字银行用户数量将从2600万户增长至9800万户,账户数量则从500万增至1.87亿。数字银行的服务也不再局限于支付服务,而是朝着更高阶段的金融服务生态演进,提升了传统金融服务效率,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产业与服务数字化等构建起了数字银行服务的全生态,嵌入更多的数字金融场景。

  数字银行为客户提供在线金融服务,服务趋向定制化和互动化。相较于传统银行,数字银行侧重在金融服务两端发力,“见缝插针”和“技术提升”并存。各国数字银行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银行遗留的市场机会领域,属于“见缝插针”类型,越是传统银行服务较差的国家或地区,数字银行的发展速度越快。例如,欧美便捷的银行卡服务限制了网络支付的使用率,留给数字银行补充和改善的空间较小,民众对于数字银行的接受程度较低,它们的数字银行普遍选择走差异化的路线,开展特色灵活的金融服务。英国数字银行Revolut的业务开展方式在于多种货币的同时管理和全球使用,其账户可在全球范围实现网购、存款、转账等交易,惠及用户的海外金融服务需求。非洲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多致力于吸收从未触及主流金融服务的消费者,具有极强的普惠特色。以肯尼亚为例,移动钱包出现前,该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金融服务稀缺,银行网点只有2000多个,移动钱包M-Pesa一经推出就迅速受到肯尼亚及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的欢迎,截至2021年其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从具体业务来看,数字银行主要是深化消费,使客户可以更便捷地支付。2022年,英国数字银行Revolut在欧洲推出“先买后付”产品Pay Later。2023年,摩根大通计划在德国开设一家数字银行,成为其第二个国际消费者银行业务分支。中国的数字银行则具有更加鲜明的促消费特征,其最初的发展路径就是由支付领域扩展到消费信贷和其他金融产品领域的。

  同时,一些数字银行在率先尝试金融创新产品方面的表现较为活跃,属于“技术提升”类型,这也体现出各国的金融创新水平。至今,Revolut已在欧洲、新加坡、巴西等地推出加密货币交易和投资服务,允许客户在其应用上购买、持有和出售80多种加密货币,并用于消费或投资。在中国,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数字银行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如微信已支持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然而,数字银行面临获客成本递增、客源人均收入低、加息和通胀率高等不利因素,发展前景受到一定冲击。近年来,数字银行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客户获取成本急剧上升。许多数字银行都在抢夺同类客户,在营销与广告上消耗了大量资金。在欧美金融市场高度成熟的环境下,数字银行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在于通过细节上的改变和精细化的服务来吸引下沉客户。“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既是其立足点,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字银行主要面向中低收入人群,还没有获得高净值客户的信任,传统高净值人群更倾向于得到传统银行的服务。例如,美国首家取得国家银行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Varo在2022年的账户平均余额仅为84美元,总存款仅为3.36亿美元,大大限制了其盈利能力。美国的消费者平均年收入为6.5万美元,而美国最大的数字银行Chime的客户平均收入仅为4.5万美元。特别是,在近期欧美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及各国央行持续加息、中小银行储蓄降低和挤兑风险提高的形势下,数字银行的发展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数字银行业务模式的理论变革

  数据已成为数字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且开放数据成为重要的发展动力。数据是金融业的生命线,掌握了数据就掌握了整个信贷过程。以往金融数据是银行业的专有资产,现在科技公司通过线上支付等方式也积累了大量金融数据,与其同台竞争,并且更加精细化地利用这些数据,从而在个人消费等领域产生了更强的竞争优势。除了科技公司自身的数据积累,美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也纷纷推出目标宏大的金融数据共享计划,促使传统银行业向数字银行开放共享金融数据。其中,英国和欧盟明确提出“开放银行业”计划。据麦肯锡预测,对于金融包容性水平相对不高、金融深度较低的新兴经济体,开放金融数据的获益将大于发达经济体。预计到2030年,欧美开放数据对经济的提振为GDP的1.5%,印度则高达4%—5%。

  数字银行可以实现信任创造模式从“抵押品”到“信任机制”的重构,提高金融普惠性。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可以破解中小企业因缺乏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当前,数字银行的信用机制发生了变化,信用不再过度依赖抵押品,而是通过大数据和评级反馈系统以及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形成去中心化的信用机制。新的信用机制主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摆脱了物质依附,有利于填补市场主体需求和传统信用服务供给之间的巨大缺口。有研究发现,互联网中小银行在应用数字贷款技术上占据优势,与数字足迹丰富的中小企业形成了良好匹配关系。即便在传统征信产业发达的美国,随着数字银行的兴起,大数据征信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主要依靠复杂算法确定个体和企业信用水平。在非洲和拉美地区,数字银行已成为扩大最贫穷家庭获得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潜在机会。目前,已有数字银行利用数字化的抵押方式,在一些中低收入群体中开展信贷业务。美国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PayJoy,利用“闭锁技术+首付”模式将数字化设备销售给客户,客户得到设备提供的数字化服务并分期偿付剩余借贷,如果客户违约,债权方则可以启动设备内嵌的闭锁技术关闭数字服务,实现设备抵押品的“数字回收”。

  与此同时,数字银行的金融风险挑战加大。一是数据容易泄露。欧美各国普遍把金融数据作为数字经济领域最为关切的数据加以规范,其重视程度高于电子商务、聊天等其他数据。其中存在个人隐私保护与身份认知的矛盾性。准确的身份认证是个人金融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但过于精细的认证又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二者存在微妙的权衡。近日,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分享了一项调查结果: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为支持工人而设计的四份新型失业保险计划经历了总额超过600亿美元的欺诈,亟待更加严密精准的金融身份认证。二是科技伦理问题凸显。数字银行发展过程中,欧美各国对其引发的“数字鸿沟”、数据资产分配不公、隐藏犯罪、威胁货币主权等问题存疑。例如,比特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可能加剧了财富分配不平等。而且,全球各国政府普遍反对由科技公司发行数字货币,各央行越来越积极地在本国或本地区主导试行数字货币。三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从技术上看,数字银行的算法不仅可以合谋,还可能共振,使多个金融平台对某事件迅速产生同方向的反应,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次全球银行挤兑风波之所以能跨区域、跨机构很快地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交媒体加速了恐慌情绪的传染。例如,在关闭前,硅谷银行一天之内存款流失规模曾高达400多亿美元;针对瑞信AT1债券减记,各国金融管理部门虽然都重申了本国政策,以求消除投资者担忧,但实际的情况则是市场出清更加迅速。

  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当前,随着数字经济全球化发展及数字货币的使用,数字银行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期。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中国要在2035年建成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位于世界前列。这是在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加速演进过程中,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应抓住这一波发展红利,积极发挥科技带动金融发展的技术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银行体系,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点。

  改进数字银行牌照管理。制定数字银行行业监管规则、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优化调整“断直连”监管政策,加快对科技公司金融业务的评估,以包容审慎为原则增发数字银行以及征信业务牌照。鼓励科技公司与传统银行和征信机构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既有牌照基础上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扩大数字银行业务。利用数字人民币试点、各类财政补贴发放等政策契机,积极引导数字银行深耕消费场景,拓展金融投资等更多服务,提高高净值账户的使用率。

  开放部分银行业数据。监管机构宜担负起整合金融数据的重任,推进金融数据标准化,并将标准化较强的金融数据对外开放,或在特定行业范围内开放共享。构建“数据银行”“数据使用审批平台”“数据共享负面清单”“数据登记系统”等制度组件,便利数据开放式交易和商业化利用。同时,注重隐私保护。

  深化数字信用政策应用。积极运用各项数字技术,通过打造开放、共享、智慧、普惠的数字银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强化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精准性,有效促进数字银行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拓展数据资产作价入股、抵押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广阔的资产应用,把线上大数据列入征信内容、担保物和资质证明,为中小微企业、农民、城市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信用服务。

  加强金融风险管控。监管部门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新出现的风险来增加对数字银行金融风险的理解,特别是要关切中小规模数字银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强化数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存款保险制度,提高数字资产质量管理,保障客户尤其是储户的资产安全。鼓励数字银行构建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等风险控制框架,以确保自身的稳健运营和持续发展,并及时洞察国际数字银行的风险传导。允许数字银行积极扩大对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使其业务数据变得可搜索、可审计和可核实,提升金融数据的安全性和金融资产的信誉度。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孙 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