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前戒后 破冰前行—美国中小银行破产危机始末及启示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银行,破产,危机
  • 发布时间:2023-06-29 15:21

  高卓琼

  2023年3月,美国银行业遭遇倒闭风潮,银门银行(Silvergate Bank)、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签名银行(Signature Bank)相继倒闭。这次破产危机使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其实,冷静思考,这些银行的倒闭并非偶然,其背后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值得反思。

  美国中小银行破产危机的背景

  此次美国中小银行破产危机主要涉及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和银门银行三家银行。

  硅谷银行成立于1983年,属于区域性的商业银行。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的总资产达到2090亿美元,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16位,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创新特点的初创型、成长型和已成熟的科技公司,为这些高风险、高增长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硅谷银行与科创类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依赖共生的关系。签名银行成立于2001年,属于全业务商业银行。截至2022年底,签名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104亿美元,在美国商业银行中排名第29位。签名银行主要为高净值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签名银行还是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银行,拥有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生态系统,可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实时美元支付服务。银门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美国另一家为加密货币服务的银行。相比前两家银行,该银行资产规模较小,但其运营的Silvergate Exchange Network(SEN)实时支付系统是加密货币市场正常运营的重要支柱。

  2023年3月8日,硅谷银行对外宣布出售210亿美元债券,此举将为其带来18亿美元的亏损。同时,硅谷银行宣称将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筹集23亿美元以弥补亏损。这一事件向市场传递了恐慌信息,并引发了储户对硅谷银行的挤兑行为。该银行主要客户纷纷要求提前支取资金,使其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中。3月9日至10日,硅谷银行的股价持续暴跌,公司进入停牌状态。3月10日,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以“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为由宣布关闭硅谷银行,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至此,这一在48小时内发生的倒闭事件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银行倒闭事件。

  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给更多银行带来了挤兑风潮。3月10日,签名银行出现大量的存款外流。之后,签名银行的股价持续暴跌。3月12日,纽约州金融服务部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宣布关闭签名银行,并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至此,签名银行成为继华盛顿互惠银行、硅谷银行之后美国倒闭的第三大银行。

  而银门银行则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就遭遇了存款挤兑危机,并在2023年3月初宣布推迟提交2022年度10-K报告,随后该银行的股价暴跌。3月3日,银门银行宣布暂停其核心产品之一的SEN支付平台。3月8日,其母公司Silvergate Capital Corp宣布逐步关闭银门银行业务,并对其进行清算。

  美国中小银行破产危机的影响

  首先,美国此次中小银行倒闭事件会对其主要服务的客户群体产生影响。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初创类的科技企业,其倒闭之时,大部分企业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尚未取出。而且,硅谷银行此前的利息较高且服务费较低,这一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小型科创企业。硅谷银行的突然倒闭导致这类企业的现金流暂时断裂,无疑使这些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差的企业陷入危机。除了给企业经营带来实质性威胁以外,此次危机还极大地影响了科创类企业对银行的信任度,将加大中小型初创企业的融资难度。而另外两家银行则主要服务于加密货币市场。两家银行的倒闭使加密货币市场遭受重创,比特币、以太币等主要加密货币价格下跌,与之相关的交易所和企业股价也迅速下跌。更进一步地分析,此次银行倒闭危机将引发监管当局对加密货币市场风险的关注,更多加密货币投资渠道或将关闭。

  其次,此次中小银行倒闭危机具有一定的外溢影响。硅谷银行的倒闭使风险迅速传导到其他银行,随后倒闭的签名银行首当其冲,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也面临储户无法取款、信用评级骤降的问题。不仅是中小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美国的大型银行也面临挑战。目前,作为美国四大银行之一的富国银行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同时,硅谷银行倒闭风波也传导到美国以外的国家,瑞士信贷遭遇了股价持续暴跌和股东抛售股票和债券的危机,最终被瑞士银行以30亿瑞郎的价格收购。硅谷银行倒闭使风险在银行体系加速蔓延,可以说引发了“教科书式”的银行挤兑风潮,尽管美国监管当局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迅速出台救助方案,但还是没能避免市场参与者恐慌情绪的蔓延。而且,硅谷银行此前信用评级均为投资级,虽规模不大,但具有优质的业务模式。然而现实却是,这一经营状况表面良好的银行迅速崩溃,由此引发了市场参与者对银行体系稳健性的怀疑,挤兑风潮随之而来。

  另外,此次银行倒闭危机加剧了股市波动风险。硅谷银行破产首先冲击到美国银行业股票,各大银行股价下跌。3月11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200点,跌幅达到1.76%。同时,此次银行破产危机与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为密切相关,市场由此调低了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部分投资者担忧此次银行破产危机是否会波及更大范围的金融机构,从而重演金融危机。这些因素都使全球投资者对股市变动持不确定的态度,从而将资金转向黄金等避险资产。

  美国中小银行破产危机背后的原因

  硅谷银行倒闭的直接原因在于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而这也是美国诸多中小银行面临的共性问题。此次硅谷银行危机与美联储的加息行为密切相关。美联储于2020年3月开始实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基准利率降至零左右,又于2022年3月开启加息进程。在美联储加息之前,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科创类企业迅速扩张,获得大量融资。在负债端,硅谷银行吸收了大量的低利率存款,且期限较短。在资产端,硅谷银行购入大量的投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美国国债,而发放的贷款数量则较少。2022年底,硅谷银行的贷款业务仅占总资产的34%。硅谷银行大量持有的这类资产,一方面期限较长,多在10年以上,另一方面其在购入这类资产时收益率较低。同时,硅谷银行持有的这类资产占比过高,远超本该作为银行资产主要部分的贷款,资产结构严重扭曲,流动性储备不足。

  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且加息速度较快,硅谷银行的问题逐渐显露。在负债端,利率升高的同时,存款成本也随之增加。硅谷银行已经无法实现量化宽松时期的低成本揽储。同时,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科创类企业也面临经营困难、融资成本升高的问题,不得不支取先前的存款以支撑业务发展。这些因素都导致硅谷银行的存款迅速减少,2022年全年存款总额下降了160亿美元。

  同时,由于市场利率逐渐升高,硅谷银行先前大量持有的低收益率证券迅速贬值。此时,为了满足储户的现金支取需求,硅谷银行不得不低价亏本出售资产,本次倒闭事件的导火索由此出现。2023年3月9日,硅谷银行亏本出售资产的消息引起市场恐慌,挤兑风潮来袭。

  而另外两家银行倒闭则与其服务的加密货币市场遇冷有关。2022年11月,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因大规模欺诈指控而宣告倒闭。这一事件直接导致银门银行在2022年第四季度损失了9.49亿美元的用户资产。随着监管当局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趋严,多家加密货币公司经营遇冷。而签名银行和银门银行都是在业务上极大依赖加密货币市场的小银行,极易受该市场影响。再加上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银行的其他客户纷纷要求支取存款,流动性危机随之而来。尤其是在硅谷银行之后倒闭的签名银行,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者危机的波及。

  除了直接原因,此次美国中小银行破产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也值得探究。一方面,此次危机暴露了美国中小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的事实。硅谷银行自身有严重的资产负债结构问题,在面对美联储连续加息引发利率上升时,其显然未能就挤兑问题作出及时应对。而且,硅谷银行将其主要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会计处理上划分为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将美国国债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债券价格波动只有出售时才会有所表现,无法及时反映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上,因此也弱化了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的影响。硅谷银行在被迫低价出售其所持有的证券之后,又宣布将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弥补亏损。这一举动反而加重了投资人的担忧,从而触发了挤兑风潮。而当时硅谷银行本可以通过申请美联储的紧急贷款以度过危机,说明其风险管理出现了失误。同时,硅谷银行的季度和年度报告中均未就美联储加息发出警告,这一点也说明了其风险管理部门的失职。同时,此次倒闭的三家银行在业务方面均对高风险行业企业有一定的依赖性。硅谷银行极易受创新创业企业影响,而签名银行和银门银行则与本身波动较大的加密货币市场联系紧密,难免受到这类企业暴雷以及行业监管趋严的影响。

  另一方面,此次中小银行倒闭危机也说明了美国的银行监管制度存在漏洞。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要求银行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融资比率(NSFR)都必须高于100%。同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也要求资产大于100亿美元的银行都要进行年度压力测试。但是,由于美国中小银行高度依赖借短贷长的盈利模式,同时美国经济也逐渐复苏,银行监管趋于分类分档的“适配性”监管。根据美国在2018年5月出台的《促进经济增长、放松监管要求、保护消费者权益法案》,总资产2500亿美元以下的银行不再需要强制执行压力测试,且短期批发融资在500亿美元以下的银行无需遵守LCR和NSFR的约束。此次倒闭的三家银行资产规模均在2500亿美元以下,且由于它们的短期批发融资和跨境交易规模也未超过监管要求,也不受LCR和NSFR的制约。美国监管机构的漏洞在于其忽略了对中小银行长期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关注,导致其在遭遇美联储加息之后迅速崩溃。

  此次破产危机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对比

  美国此次中小银行倒闭危机与80年代的储贷协会危机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就二者的异同展开分析。

  美国储贷协会危机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此前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局,通货膨胀率高企。这一时期,美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最终废除“Q条例”,取消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同时,放松金融管制的呼声高涨,美国政府发起自大萧条以来的金融监管改革,开始放松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美国储贷协会开始无节制的扩张,其主要业务模式是“借短贷长”,即负债端吸收短期存款,资产端发放长期固定利率的住房抵押贷款。并且,美国储贷协会还依托金融创新进行高风险投资,风险逐渐累积。最终,危机爆发,前后共有890家储贷社破产倒闭,这一行业几乎遭到毁灭。

  对比这两次危机,二者有一些共同点。一是触发危机的金融主体规模都较小,此次倒闭的三家银行均属于美国的中小商业银行,80年代发生倒闭的储贷社规模也较小。二是危机发生的关键原因都在于金融主体自身的资产和负债期限错配,以硅谷银行为代表的银行倒闭危机的发生是由于负债端吸收了短期不稳定的存款,资产端则大量投资于长期限证券,而储贷协会则长期依赖于“借短贷长”的经营模式,二者在面临利率陡然升高的情况时都极易触发流动性危机,从而产生挤兑。三是两次危机中的金融主体都有业务单一且偏好高风险投资的问题,硅谷银行专注于为科创类企业服务,而签名银行、银门银行则与波动性大的加密货币、数字经济行业密不可分,美国储贷协会则通过大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与房地产市场深度绑定,这就导致这些主体极易受到高风险市场经营状态的波及,触发危机。

  两次危机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发生的外部环境有所不同,本次中小银行倒闭危机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在于美联储加息行为和加密货币市场遇冷,而80年代储贷协会危机除了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发生以外,还遭遇了8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房地产行业受挫等冲击,其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二是二者发生之后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有所不同,对本次危机的应对明显更为成熟有效。美国在大危机时期就建立起了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以应对单个金融机构向整个市场的风险蔓延。然而,这一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储贷协会危机发生之时,还存在保险费未能按风险进行分级和缺少相关准备金积累等问题。储贷协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恰恰利用了监管者和纳税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监管放松之时,大肆进行高风险投资,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使危机蔓延。也正是在此次危机之后,美国颁布《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完善法》,严控保险范围,限制“大而不倒”原则的使用,要求存款机构按风险水平缴纳保险费,同时承诺按规定限额赔付债权人损失,稳定市场投资者信心,最大程度减少单一金融机构破产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在新制度的保障下,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警示,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表储户可支取所有资金的联合声明以稳定市场。此次美国政府对中小银行破产危机的应对明显更为迅速和成熟。

  通过两次危机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美国金融机构自身来说,保持稳健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是避免危机的关键,高风险资产不宜作为一家金融机构主要的资产来源,金融机构应更多回归主业;对美国监管机构来说,危机的发生暴露了监管制度的漏洞,现实证明,金融机构之间风险的传递不可忽视,即使是规模较小机构的倒闭,也可能会引发市场恐慌,从而导致风险外溢,应充分反思现有监管制度,出台更为严密合理的监管政策,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中小银行此次倒闭危机虽尚未引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但已经波及美国国内及其他国家,甚至引起了市场恐慌。美联储后续的加息进程或将因此放缓。对于中国来说,此次危机会对与三家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但冲击力不大,更多是对中小银行以及监管体系发出了警示。

  对中国的中小银行自身来说,一是要关注自身资产负债项目的匹配,防止出现期限错配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此次危机暴露出美国诸多中小银行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这些银行过多地进行了短债长投行为,在市场利率上升时很容易陷入无法偿付的流动性危机。中国中小银行应吸取教训,合理配置资产负债项目,警惕股市波动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染,在做好存款管理的同时进行存款波动的监控,在发现储户存款异动时及时进行对冲,防止触发大规模危机。二是在业务发展方面,应尽量避免过度集中于特定行业。此次陷入危机的美国三家银行均存在业务过于集中的问题,这就极易受到行业波动的影响。虽然中小银行由于规模限制,往往会专注于服务某些特定的行业或企业,但考虑到经营的稳定性,中小银行应在保证自身业务特色的前提下,尽量分散化吸收存款,避免受到所服务行业风险的过度牵连。三是在银行会计处理方面,应对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的浮亏进行关注。硅谷银行未能提前对风险有所察觉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主要持有的资产项目,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分别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金融资产,这样其盈亏只有在出售时才会确认损益。而在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时,这些账目上的浮亏就有可能转化为实际的损益。因此,中国的中小银行在进行类似资产的会计处理时,应及时对持有至到期项目的浮亏进行关注,及早发现风险苗头,及时应对。

  对中国银行业监管体系来说,美国此次暴露的监管制度漏洞也给了多方面的警示,具体可归纳为三点。一是要关注区域性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此次危机涉及的三家银行均属于中小规模的银行,然而其倒闭引发的风险却不容小觑。这充分表明,监管方面如果只关注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不足以为市场规避风险隐患,金融体系的风险传递机制意味着单个主体爆发的风险有影响整个市场的可能。目前,中国部分区域性中小银行也存在不良贷款比例高、治理结构失衡、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监管部门应吸取美国此次银行倒闭危机的教训,对中小银行进行风险排查,及时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防止单个主体“暴雷”引起市场动荡。二是应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进行审慎分级监管。对于中小银行风险的管控,监管当局要做到激发中小银行经营活力和防止中小银行风险外溢的平衡。美国在2018年之后逐渐放松对银行的监管,实行分级化监管,意在降低中小银行的合规成本以激发其活力。然而,此次危机的发生说明其监管工具存在缺陷,监管体系仍有待优化。对于中国来说,分级监管的思路是相对正确的,只是在具体的监管规则设置方面需要吸取美国的教训,进一步开发针对中小银行监管的政策工具,优化压力测试系统,为中小银行保驾护航。三是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此次危机充分表明,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需要有效平衡防风险和稳增长目标。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将更为统一和完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将更为顺畅。未来,中国应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更好地保障各类金融机构主体的稳健运行。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责任编辑:孙 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