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理论在中小学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质量管理,中小学校,作业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9 19:55
薛晓丹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中小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和创新研究甚少。质量管理是中小学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方向,它强调以学生为本,以教学质量为本的宗旨。通过对企业管理与中小学校教学管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详细阐述,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研究,提出了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质量管理;中小学校; 作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007-01
全面作业布置管理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有效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它的含义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满意和家长满意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中“质量是优化学生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所感知的优良程度”,它强调质量的评价主体是“学生”,是“学生”的感知。
一、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质量体系
1.确定教学质量的目标定位和标准体系
要以教育部对中小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和“优秀”等级标准作为中小学校质量监控的目标定位,按照这个方案制定、完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课堂教学质量标准、考试管理规范、考试试卷评估标准等等。
2.完善周期性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按照教育部对中小学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要求,中小学校应建立长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机制,使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
3.加强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是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必须确立系统观念。要把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二是要完善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实验室的建制、规划、实践教学、实验人员队伍、经费、仪器设备、实验物品、安全与环境等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实验室评估,对实验室建设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建设不力、管理不善的要追究责任并责令改善,效益低下的不予投入直至关停并转,以提高资源利用绩效。
二、学校作业管理方案
质量检验理论要求“双减”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力负担。“双减”背景下,我们南乐县第一初级中学在总结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作业质量管理。多年来,学校坚持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进行管理,陆续出台《南乐县第一初级中学各学科、各年段教学规范》《南乐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学调研规定》《南乐县第一初级中学减负提质二十条规定》《南乐县第一初级中学作业批改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三、聚焦作业设计夯实核心素养
1.在学校确定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通过生活化、自主化、兴趣化的作业改革尝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在其中,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促进创新教育的推进。
2,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传统的作业数量多、形式呆板且功能单一,作业改革要想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就必须把作业改革纳入到整个教育改苹中来,立足学会生存、立足终身发展、立足生活幸福,重新定位作业,认识作业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安排课外自主性作业
中学生自主性作业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他们从繁重的作业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践根据的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主学习。这样,能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从作业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够通过作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1.作业设计要体现自主性
根据质量保证理论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应该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将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提高作业、实践型作业、反思总结作业,这样的作业能够实现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心理愿望。
2.作业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有趣,学生就乐意去做:作业枯燥无味,学生就会排斥。我们在作业中设计了“快乐学吧”栏目,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所学知识点配套的练习题,甚至自己编题。这个设计正好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征,能让学生在趣味作业的过程中既巩固知识,又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学习中享受到快乐。设计了“最佳亮点”栏目,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完课文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表达自己随时产生的奇思妙想,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使得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得到充分张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水平,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真正体验到“乐在其中”。
3.作业设计要突出生活性
根据质量控制理论,在数学作业中我们设计了“数学生活园”栏目,设计这个作业目的就是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将数学融入生活。在语文作业中我们设计了“信息大看台”栏目,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的各种信息记录下来,并交流彼此对生活的感悟。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这就为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活方,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4.作业设计要方争创新性
高品质的作业过程本身不仅是简单的练习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造、探究能力的发展过程。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了基础。例如:语文作业中的“最佳亮点”和数学作业中的“数羊生活园”,这两项作业内容学生无处可抄,也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不得不自己动脑思考,一改过去“抄作业的”习惯,他们必须开动脑筋、积极创新才能完成作业,才能获得问题的答案。作业的过程,只有“思考”才是最有效的:学习的过程,只有“创新”才是最本真的。他们会在探案创新中不断受益。
总结质量管理理论课堂效果信息反馈与课外自主性作业相辅相成,“三维目标”得到有机的整合,课堂信息反馈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夯实、课外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想学、乐学的愿望,并能培养他们养成勤学的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会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月芬《作业设计能力——未被重视的教育质量提升途径》《人民教育》2018年第13-14期。
[2]胡怡歌《新课标作业设计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改革新动向》2018年第13-14期。
本文系濮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21年度课题,课题名称:初中高质量作业体系的建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PJCJY2021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