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渗透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09 19:58
袁嘉禧
(吉林省东辽县实验中学 136600)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如今的初中教学工作中对于学生文化课之外的德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到与人生成长和进步相关的德育内容,因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论述,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阐释,首先论述了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现实意义,其次论述了当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2-011-01
引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的德育教学工作往往会出现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目标并不合理以及班主任团队的德育教学素养有待提升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校方应该积极地进行反思,教师应该逐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这些比较容易出现效果的方面进行发力,逐步在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劳动意识等方面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感受德育教学的乐趣。
一、初中德育教学的意义
随着当前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如今的初中教学中更加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也一直备受瞩目,对于德育教育地位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时代的人才要求,通过对学生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培养道德高尚、品质良好的新青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就要提升初中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在班主任的层面,要时时刻刻在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中保持对学生德育的高要求,在不断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班主任更加关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是否能够在各类考试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体现出来,但是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没有较为创新的方法,仅仅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学生只能在课堂中接受到来自教师的理论性讲解,将德育教育变为了知识点的方式进行传授,并且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此类知识点进行答题,这样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道德品质的学习和体会,缺少更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教学目标较为不合理
当前我国部分初中的德育教学中,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更多的是集中在对于学生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因此也就会将学生一视同仁,在学校的生活中统一的要求学生达到某种道德目标,例如禁止作弊、禁止撒谎等,但这并不是德育教学的最终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应该发掘出不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的性格都千差万别,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不应该完全一视同仁,而是要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处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借助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团队的德育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的部分地区学校中,班主任在上任就职前并没有非常完善的道德品质以及素养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注意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学到的有关德育的知识并没有在现实中有一名榜样潜移默化的进行熏陶和教育,部分班主任甚至会以鼓励学生相互检举等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这样的管理方法虽然有效,但是会让学生无法学到正向的德育教育,甚至在日后的成长中会失去对于德育教学的向往和期待,逐渐出现德育方面的问题。
三、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渗透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
在德育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在我国,不同地区都有各自的特殊文化,教师应充分挖掘各个地区不同文化的结晶,努力找寻在传统文化中能够体现出优秀道德品质的教学内容,例如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课中,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讲解这一句诗词的来历,出自于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中的《正始》篇,其背景是在明朝末年,清军入关的历史史实,国家正在危急存亡之际,其含义指的是天下苍生、民族文化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岳飞尽忠报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同样的含义和精神。
(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在我国劳动同样是一种正向的道德行为,班主任应该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地为学生灌输劳动的价值观,首先可以采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同学们播放有关歌颂劳动的影视片,其次更加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采用实践的方式,带领学生们来到校园内进行劳动作业,例如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健康校园”的主题劳动活动,组织学生们找到与自身身体条件相符合的劳动场景,可以带领男同学拖地、扫地,女生可以参加整理宿舍等劳动活动,通过自身的努力为校园内的每一名同学和教师创造更为健康、绿色、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这同样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将德育教育结合家国情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们安排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教师应该首先立足课本中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维护国家利益》一课中,教师应该教导学生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只有国家发展了,个人才能够在大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要建立总体的国家安全观,主动保护国家层面的社会安全,维护每一个公民的生活安全,同时要在生存和发展中积极地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要时时刻刻通过新闻等途径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发展情况,切勿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要知道国家的发展事关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保护国家、建设国家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
结束语
随着当前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如今的初中教学中更加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因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论述,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进行阐释,首先论述了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现实意义,其次论述了当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点解决对策,即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中以及德育教育结合家国情怀等。
参考文献
[1]徐垚.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创新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21).
[2]焦清.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苑教育,202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