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嬗变”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装置,艺术,嬗变
  • 发布时间:2023-07-24 17:17

  文:金陵科技学院 何珊珊 徐晶 ● 责任编辑:林曼曼 hztg2010@126.com

  装置艺术

  人类自有艺术创作冲动以来,最熟悉和普遍的造型艺术方式就是绘画、雕塑以及建筑,这种状况延续了几千年;在20世纪,世界艺术出现了一个艺术形式的嬗变——装置艺术,并且快速在当代艺术的国际舞台上成为主要展示方式。在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装置艺术经历30年从地下走到地上,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装置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是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获得的。在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观众通过作品的表面来感受艺术家的想法和情感,而装置艺术则能够通过空间的布置、材料的运用和观众的参与等多种方式来创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艺术体验。装置艺术的出现与当代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表达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国,由于艺术市场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装置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关注,成为当代艺术中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装置艺术,艺术家能够通过创造独特的空间和场景,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传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

  那么,装置在当代艺术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如何获得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它如何产生谈起。我们首先必须理清“装置为什么会出现”“装置是什么” ,才能解决“装置能用来干什么”,然后才能去探讨如何将装置艺术应用在当代的展示设计当中。

  架上艺术

  架上艺术是指在室内或特定展示场所中展示的艺术作品,通常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这些作品通常被悬挂、陈列或放置在墙壁、展示架、柱子或展示台等架子上展示,以供观众观赏。架上艺术的展示形式依赖于特定的展览空间和展示设备。

  从艺术形态变迁的历史可以看到,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架上方式存在或展示的。史前人类的原始艺术主要是以岩画、壁画的形式而存在的,例如山岩壁面或洞穴内部。从形态上看,这些作品并非仅仅为了审美娱乐而存在,更多地是出于实用和象征性的目的。它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用于各种宗教仪式、祭祀和传统活动中。原始人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来表达他们的信仰、祈祷以及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领域,与实用性的联系逐渐减弱。人们开始将艺术作为一种纯粹的创造性表达形式,并赋予其更多的审美、思想和情感的内涵。架上艺术的出现,如绘画和雕塑等,标志着艺术从实用和功能性转向了更加个体化和观念化的表达方式。

  非架上艺术

  非架上艺术是指不局限于特定展示场所,以及采用非传统材料和展示方式的艺术作品。它常常涉及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等形式。非架上艺术作品可以在室内或室外的任意环境中展示,不受空间和展示设备的限制。它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和媒介,如自然元素、回收材料、身体行为等,创造出与观众和环境互动的艺术体验。

  装置方式作为非架上艺术的主要形态之一,它的出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传统观赏方式的反抗和挑战。它通过改变作品的呈现方式和观众的参与方式,为艺术创作和欣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推动了艺术界对于艺术定义和观念的反思和探索。

  装置艺术的语言

  现成品

  现成品艺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泉》,是对传统艺术的定义和观念的挑战,是艺术家从日常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普通物品中直接搬取过来或对之稍加改装拼接而摆放在特定场所的。通过现成品艺术,艺术家试图提问艺术的本质、审美的定义以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种形式的艺术激发了艺术界的创新思维,成为装置艺术的重要形式。

  介入

  装置艺术作品通常不仅供人静观,而且鼓励观众在身体和感官上进行介入和互动。观众可以通过触摸、走动、进入作品等方式与装置艺术互动,从而获得更加直接和全面的艺术体验。由于装置艺术的特性,它们的完成形态确实不易于被传统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许多装置作品是与特定的展览空间相互关联的,它们利用空间和环境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因此,当装置作品被移动或拆除时,其原本的意义和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与架上艺术相比,装置艺术更加注重一次性和现场性的特点。

  综合与交叉性

  装置具有架上艺术所不具有的综合与交叉性,其他方式如地景艺术、表演艺术、影像艺术包括行为艺术等都可以与装置方式有关联,综合性和交叉性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并且拓展了观众的艺术体验。这种跨界性的艺术创作和展示也促进了艺术领域对于艺术定义和观念的不断探索和拓展。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艺术、设计、心理学、空间规划和传播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它在传达信息、展示产品、推广品牌、营造氛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何为展示

  展示设计是一种通过布置和组织展示空间,以有效展示产品、信息或艺术作品的设计领域。它旨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信息,并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冲击力的展示效果。

  展示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展览、博物馆、商业展示、零售陈列、活动展示等。在这些场景中,展示设计起到引导观众流线、突出展示内容、提供信息和创造体验的作用。

  展示设计的要素包括空间布局、陈列物品的选择和摆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装饰元素的设计等。设计师需要考虑展示空间的尺寸、形状和环境特点,结合展示内容和目标观众的需求,运用设计原则和创意思维,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当代展示设计

  当代展示设计是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以创新、前卫和多样性为特点的展示设计领域。它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审美观念、技术发展和文化趋势,借助新兴技术和概念,以及多样的创意表达方式,创造出与时代相呼应的展示效果。当代展示设计与传统展示设计相比,更加注重创新、互动和情感共鸣的体验,致力于为观众带来独特、深入的参与感和启发。因此,当代展示设计如今的发展具备一些特征与趋势:

  (1)创新技术的应用:当代展示设计借助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交互式投影等,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展示手段,创造出更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展示体验。

  (2)多媒体融合:当代展示设计常常将多种媒体元素融合在一起,如影像、声音、动画、音乐等,通过多媒体的交织和结合,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和视听效果。

  (3)故事叙述和情感共鸣:当代展示设计注重通过故事性的表达和情感共鸣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参与度。通过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和情感引导,展示设计可以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当代展示设计越来越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设计师倡导使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传达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5)参与式体验:当代展示设计鼓励观众参与其中,成为展览的一部分。通过互动装置、社交媒体互动、用户生成内容等方式,观众可以与展览互动、分享体验,增加参与感和共同创造的感觉。

  (6)多样性和个性化:当代展示设计鼓励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表达。设计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观念,创造出独特的展示效果和观众体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

  装置艺术与展示设计的交叉

  装置艺术是一种将艺术品与展示空间融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创造性的装置设计来营造独特的视觉和感官体验。在展示设计空间中,装置艺术的出现及使用让其在空间形态、观念表达、互动参与等方面发生了艺术性的嬗变,起到突出主题、传达情感、引导观众流线以及提供互动体验等多重作用。

  空间形态的表达

  装置艺术在展示空间的形态表达是通过布局和安排、空间分割和组合、高度和尺度、灯光和投影、空间元素的互动以及空间氛围和背景等多种手段来实现的。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可以引人入胜、与作品内涵相契。

  通过布局和安排展示空间内的装置艺术品来传达特定的形态。这包括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大小和高度等。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大小和方向等元素,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空间形态,如对称、不规则、错落有致;或者选择线性布局、环形布局、随机布局或其他创意布局来展示作品,以达到特定的形态效果。装置艺术的形态表达也受到创作空间环境的影响,选择在室内还是室外展示作品,以及选择特定的场所和背景。这些因素都会对作品的形态产生影响,因为它们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在空间分隔上,使用屏风、隔板、挂幕等手段,创造出不同的区域和空间层次。通过合理组合和安排不同的装置艺术品,营造独特形态感,并调整装置艺术品的高度和尺度,打造空间形态的变化和层次感。在空间的视觉引导上使用不同尺度的作品则可以产生对比效果,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引导视线的流动感。

  光线和色彩作为展示空间形态中的重要表达形式,通过合理运用光线和色彩,可以改变空间的氛围和感觉。比如,使用柔和的暖色调可以营造出温暖和舒适的氛围,而使用冷色调则可以创造出冷静的感觉。

  一些装置艺术作品鼓励观众与作品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可以改变展示空间的形态。例如,观众可以通过触摸、移动或操控作品的一部分来改变整个空间的形态,创造出与观众的互动体验。

  场域观念的呈现

  展示空间场域观念的呈现往往取决于展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呈现,可以有意选择特定的场域来展示装置艺术作品,以与作品的概念和主题相呼应。场域可以是室内空间,如画廊、博物馆、工厂或仓库等,也可以是室外空间,如公共广场、城市街道、自然环境等。选择合适的场域有助于与作品的观念相契合,并加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1)空间转化:装置艺术可以通过改变、转化或扭曲展示空间的形态和功能,从而呈现出独特的场域观念。艺术家可以对空间进行结构性的改变,如增加或移除墙壁、搭建平台或楼梯,以创造出与作品概念相符的场域形态。这种转化过程可以唤起观众对空间的重新认知和体验。

  (2)空间与物体的关系:装置艺术可以通过将艺术品与展示空间的具体元素相互关联,呈现出特定的场域观念。利用展示空间的特点,如墙壁、地板、柱子等,与装置艺术品进行互动和对话,这种关联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场域体验,并加深观众对作品所表达观念的理解。

  (3)空间环境与氛围:装置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环境和氛围也可以成为呈现场域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选择特定的灯光、音乐、气味等,艺术家可以营造出与作品概念相符的空间氛围,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其中。这种环境与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加强观众对场域观念的理解和共鸣。

  (4)观众参与与互动:一些装置艺术作品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和互动,从而形成共同的场域观念。观众的参与可以改变作品的状态和形态,创造出临时的、个人化的场域体验。这种互动的参与方式有助于观众与作品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共同构建场域观念的意义。

  互动形式的碰撞

  装置艺术和展示设计的互动形式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和令人难忘的体验。它们的碰撞可以产生独特的效果,使观众参与其中,创造出更加丰富和动态的艺术体验。

  一种常见的互动形式是通过使用感应器和科技元素来实现。例如,在装置艺术作品中,可以嵌入触摸屏或运动感应器,让观众能够与作品进行互动。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手势或声音与作品进行互动,触发不同的效果或改变作品的形态。这种互动形式可以增强观众与作品的联系,使其成为作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旁观者。

  另一种互动形式是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使用头戴式显示器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观众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艺术空间或与现实世界中的展示设计进行互动。他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探索装置艺术作品,与虚拟元素进行互动,或者通过AR应用程序将虚拟元素叠加在现实世界中的展示设计上,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此外,音乐、声音和灯光等元素也可以用于装置艺术与展示设计的互动形式。观众可以通过触发声音传感器或与作品中的控制面板互动,改变音乐的节奏、音量或声音的空间位置。灯光也可以根据观众的互动而改变,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参与也为装置艺术和展示设计的互动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分享照片或发表评论来参与互动,与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将他们的互动体验传播出去。

  装置艺术与展示设计的互动形式的碰撞可以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这种互动性带来了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艺术体验,同时也推动了展示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

  装置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体现了艺术的嬗变,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界限,通过对展示空间形态的改造、场域观念的表达以及创造出与观众互动的形式体验,扩大了展示设计艺术的表现方式和观赏方式。装置艺术的应用为展示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观众的体验,推动了艺术领域的创新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