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有了新故事
-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全球化,故事,连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30 12:06
就在本期杂志截稿前夕,一桩史无前例的事件再次将世界“意外”地连接在一起。
8月24日,日本启动核污水排海,12年前福岛核电站事故储存的130万吨核污染水预计排放时间长达数十年。此举引发诸多争议,除了不确定的长期影响,短期内,中国等国家和地区也禁止了日本海产品的进口,这对本不乐观的全球贸易流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此前一个月,全球多个出口型经济体都发出预警信号。素有全球经济“金丝雀”之称的韩国连续10个月出口下滑,7月同比下跌16.5%,此前被普遍看好的越南连续5个月出口下滑,创下14年来最长下滑期。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数据同样不理想。8月8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按美元计,7月出口同比下降14.5%至2817.6亿美元,为2020年2月以来最糟的单月表现。
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这些数据的产生,甚至可追溯至疫情之前—2019年,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发出警告,称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全球贸易周期即将迎来拐点。紧接着,3年疫情削弱了消费意愿,全球贸易通路也因封控多被阻断,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推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造成21世纪以来全球最高通胀水平。作为连锁反应,当年3月,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迄今仍未停止。
尽管成因极为复杂,但如果把这一现象放在现代全球商业史,哪怕只是以半个世纪的时间维度来看,会发现这个世界至少经历了1980年代的拉美经济危机、1990年代的东南亚经济危机、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而这一轮经济衰退,又加入了两个较大的变量:首先是全球债务规模已达30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335%,创历史新高;其次,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之间,进入了自“二战”以来的关系重建期—如果说,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中国曾是全球化一个重要变量的话,那么现在,新的变量将以更大的冲击力撼动冷战以来的全球经济格局。
确定本期封面主题的时候,我们并不想一味在数据和理论里思辨与挣扎,我们想找到真实的商业世界中的操盘手,听听他们眼里的“逆全球化”是什么样,他们怎么应对?我们想用行动获得答案。
记者来到中国制造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地点:广州、泉州、义乌;我们也和远在欧洲拓展市场的公司负责人电话采访,收获了来自传统服装鞋帽、新型零售、新能源汽车等不同行业的经历—它们要讲述一个全球的新故事。
新一代本土企业的雄心,魄力,以及灵活的处事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和贡献者,中国经济的真正实力正是由一家家公司、一个个企业家构筑而成。在很多情况下,改变也许是被迫的,应对复杂的海外局面时,公司们仍显稚嫩,从投资来看,短期内也很难获得收益,但它们的故事恰恰体现了一种原始的企业家精神。
“全球化”并非现代词汇。勿论欧洲开启的大航海时代,还是民间商人开创的丝绸之路、虚实相间的取经之路,早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中,便有“大宛国”“果布”等记载—前者为古国名,位于今天的俄罗斯,果布则为马拉西亚语龙脑香的缩写。
如果说什么元素能穿透历史、战争和贸易,有两个必选项—只要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复杂和多元的,只要各地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差别,那沟通、交流,乃至争端便是人类自然而本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