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设计

  2023年以来,ChatGPT引发的讨论丝毫没有终止的迹象,相隔数天,就会爆出一个新闻。就连我们每年一期的设计特刊,也无法脱离AI营造的语境。

  首当其冲的一个担忧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工具会不会抢了设计师的饭碗?这并非杞人忧天,AIGC的创作欲似乎格外旺盛,甚至参与了《第一财经》杂志3月及4月的封面设计,要知道,杂志的封面设计本是第一财经视觉中心的核心竞争力。4月13日,摄影师鲍里斯·埃尔达格森(Boris Eldagsen)在2023年索尼世界摄影奖展览开幕日宣布退赛,原因是,他的获奖作品其实是由OpenAI的Dall·E工具生成的。

  “AI生成的图像和摄影不应该在这样的奖项中一同竞争。”这位摄影师坦诚的解释引发了真切的忧虑。短短数月,AI的摄影作品便能在人类比赛中获奖,假以时日,有什么是它做不到的?事实上,这两个月以来,不乏年轻的设计师、插画师失去工作,他们不得不降薪求职。

  但这绝不是AI给设计行业带来的真正危机。事实的另一面是,那些较为成熟的,能够洞察需求和人性的设计师,借助AI的普及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抬升了自己作为设计师的价值。可以说,AIGC工具替代的是一些需要不断重复的、耗时的,但价值并不凸显的工作,看起来并不足以对一个行业构成威胁。

  不过,从人类经验的承接来说,一名设计师或一个画家要从初级水平晋升至高阶水平,必须经过枯燥而重复的、耗时而无趣的长期训练,方能实现能力上的成长。如果AIGC工具能够轻易产出早期训练的产品,相当于拦腰斩断了年轻设计师的成长路径,耸人听闻一点说,未来是不是还会有成熟设计师诞生?或许仍有其他成长路径可摸索,但目前都不确定—AIGC工具对设计行业的冲击并不是显见的,却可能动摇其根基。

  总的来说,AI催生的命题都不是轻易可下断言,也绝非轻易可解决的。仍以AIGC为例,这些AI参与设计的作品是否应当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引发了司法界的种种争议。本期杂志也采访了两位持不同观点的法律界人士—看她们的讨论,你会发现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定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们无法界定人类行为和AI创作之间的关系,AI创作依赖于人类的想法,但依赖到何种程度?如果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给AI设定提示词(Prompt),那么提示词的版权归属该如何确定?

  可见,AI影响的远不止技术行业内部,它还挑战了既有的法律观念。而关于设计,我们本期杂志采访了包括服装、建筑、游戏、平面等不同领域的17位设计师,他们畅谈了在AI的影响之下设计师的再生式未来—从设计思维的转变、可削减的设计环节及成本,到设计教育的重塑、设计师可能的职业走向,以及我们该如何看待设计的意义,如何捍卫设计之余人的价值,如何守住人的尊严。

  惊奇,忧虑,思考,行动,和我们其他人一样,设计师也在这段时间被迫走完了上述心路历程。一个有趣的感受是,在我们跟踪设计趋势变化的十几年里,很少看到设计师们以“集体”的方式针对一个话题开展如此活跃的思考乃至争论。思考,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反击。

  我们抛给设计师们一道思考题:“不考虑任何其他的环境因素,当你是唯一一个知道AI智慧体的人类,你跟它待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时,你会怎么做?”

  现在,请你也来回答一下这道问题吧—在翻开本期的封面专题之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