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该不该脱长衫?
我所指的,和大家一样,就是当下新鲜人的就业问题。这件事的起因大概是某媒体发了篇文章,说在眼下就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主要指那些刚进入社会的新鲜人,可以去做一些知识水平门槛比较低的行业。而不愿意这么做的人,被类比成孔乙己不愿意脱长衫。一家媒体,特别是官媒,如此表达自己的看法的确有些不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不会聊天”,爹味很重,甚至有点讨厌。
不过,反过头来看另一群媒体的看法—所谓的孔乙己们找不到工作,这是社会更应该反思的事;我们的社会出现这么多孔乙己,说明教育体系和社会不对接,我们的教育行业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诸如此类。我倒觉得后边这类论调对年轻人更有害。
他们把年轻人遇到的困难归结为某种制度问题、体系问题,这会让遇到困难的人暂时好受一些。但细想一下,把问题归因于制度,还不如那个不会聊天的爹味结论有价值。
如果找不到穿长衫的工作,脱了长衫试一下,至少是个解决方案;但把问题归咎于制度,对于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说又有何帮助?作为媒体,你可以到处呼吁改变制度,也可以一直等着制度变得更有利于孔乙己。但总的来说,把问题归因于制度,其实类似于芒格说的,当愚蠢的人难以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就会把另一个看起来相似的问题的答案拿过来凑数,这种做法对于真正解决问题毫无意义。而把自己找不到工作归结于制度、社会出了问题,比芒格说的更糟,它不只是“毫无意义”,而且让找不到工作的人觉得自己很委屈,止不住顾影自怜,想到此事就义愤填膺,血压几乎能追上长颈鹿,却仍然找不到工作。
觉得自己委屈如果已经形成了一种长期习惯,对个人来讲是非常有害的。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长期自认为怀才不遇,并且经常发觉制度造成的问题往往对他造成伤害的家伙,到了40岁竟然开始酗酒了,再后来就更别提了,我希望他能健康活到50岁。
找工作,找不找得到工作,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这些事,归根结底是找工作的人自己的事,甚至,就像弥尔顿·弗里德曼在关于通胀和货币的讲演中所说的,社会对于个人是没有责任的。人们希望社会反思,其实社会根本不会反思,因为“社会”不是人,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他无从对谁负责,也无从反思。
还拿孔乙己举例子,最现实的,如果孔乙己觉得自己现在的吃饭问题很重要,那么他可以脱下长衫试一试;但如果孔乙己的家里还有点存项供他生活,他又志存高远,那就可以暂时不脱长衫—当然了,长期啃老肯定是没出息的表现,社会虽然对个人没有责任,成年人对于他们的父母却是有责任的。
不过,对于那些公司人预备役,那些很可能踏上和我同一条跑道的新鲜人来说,所谓的“脱下长衫”,也真的不是个好主意。
受过高等教育,和脱下长衫要做的工作所需要的街头智慧,根本不是一个方向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我的发言资格来自于,上大学时和同学展开的副业,也就是在北京紫竹桥附近摆摊。所谓的“街头智慧”,就是对眼前利益的凶猛把握、对竞争者的坚决打击,以及比办公室政治更复杂和恶心的“街角政治”。一个地段里最能赚钱的位置并不是你发现了就归你的—街头就是个丛林,一个缺乏社会资源的新来者,大概只能处于食物链的底端,这导致了我们当时赚钱的效率非常低,而且很累。
最近一段时间,某些媒体针对年轻人摆摊发大财的报道非常多,如果这真的是媒体为解决城市失业率较高在践行某种社会责任的话,这种劝诱的水准让我想起小时候阿姨哄骗我吃胡萝卜的情景—她会拿着一根胡萝卜,一边嚼得震天响,一边大声对我说“哎呀胡萝卜真甜,真好吃啊,比苹果还好吃,不信你尝尝”。当时我大概四岁半,但是已经能看穿一切,早就识破了她的把戏。“你能不能别这么幼稚”—如果当时我的语言库里有这样的话,我肯定会这么说。
记得皮尤中心曾经对新鲜人在就业的最初时段—处于经济繁荣期还是经济衰退期—和就业以后一段时间的智商做过比较。在经济衰退期就业的人,智商相对比较低。而造成这种集体性低水准,和经济衰退导致就业者的一些短视行为有关。那么我作为一个职场老炮,对现在的新鲜人有什么不带爹味的就业建议么?
记得10年前,每到就业季,《第一财经》杂志都会有一组综合报道,关于年轻人怎么就业。我在杂志写的第一篇封面文章好像就是这个主题。
当时我的建议是:年轻人应该到大城市去找工作;不要太关注刚就业时的收入,更应该注意经验积累在你的工作中是不是很有意义;找一份你喜欢的工作。
经过10年,我必须对上面的话做一些修正。
你猜该修正的是第几条?是第三条。找一份你喜欢的工作—这太难了。在最近10年中,我所熟识的伙计,大概总数也有几百名吧,没有一个敢说自己很喜欢所从事的工作的。一份工作,如果你不是很讨厌它,已经不错了。
但前两条建议我依然坚持。新鲜人应该去大城市工作,比如上海、北京或者深圳。经过这些年对中国超级大城市和普通城市人们生活状态的观察,我更加坚信这一点。
不要担心超级城市人口以及机会的饱和,还差得远呢!
另外一个,也是投资和职业发展很像的地方—记得巴菲特是怎么说的吗?投资要找到一条足够长的雪道,还有够湿的雪,然后开始滚雪球。享受复利给你带来的好处。
职场大约也是这样,你最好进入一个经验会起到决定意义的行业,且放眼以往,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很难被机器取代。至于刚入行时的收入,并不值得你过于关注。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政治人物改写王安石的诗句,以安抚一位诗人—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觉得它们用来规劝目前遭遇职业困境的年轻人还是挺合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