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孤独,创造,进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6 18:42
必须跟各位如实交代,春节之后阅览室就处在停工状态了,所以暂时也没有什么工作上的进展可以讲。胡思乱想倒是想了不少,但光想不动手也不能算是什么进展,是吧?
这个状态应该是暂时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恢复。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刚刚续租了一年的办公室。我相信这笔钱是不会浪费掉的,正如每个人在健身房办卡时所相信的一样。
我在1月、2月合刊的本专栏中“预告”过,阅览室的共同发起人中这段时间暂时只有我可以全职做这件事情了。我原本觉得即使只有我自己一个人在“发起”,还是能折腾很多事情的。毕竟我们还有一名全职工程师,也有很多朋友和用户愿意来帮忙。而且,我还可以招人呀,何况现在还有GPT相助?
但,想象是一回事,真的体验的时候又是另外一回事。当办公室真的只剩下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必须承认,不管原因是什么,现实就是我暂时没有办法像之前一样继续每天工作。
十多年前第一次创业之前我在黄继新的推荐下读过一本叫《Founders at Work》的小书,作者采访了几十位在当年已经有所成就的创业者。其中印象最深的画面,是Blogger的创始人Ev Williams说到创业伙伴们因为和他意见不合,在一夜之间全部离开了他。第二天,只有他去办公室上班,他就这样子自己一个人坚持把Blogger做了下去。我面对的情况当然不太一样,但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人的画面是一样的。
我以前肯定是觉得,一个人没有什么可怕的。高中时在奥赛班,备赛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习,还可以一个人霸占一个教室。那时候的班主任老师刚刚毕业,她有一次开班会的时候说其实特佩服你们,每个人都钻研那么深,可以自己一个人在自习室待一整天,不怕孤独,跟苦行僧似的。我记得我当时听到她这句话时心里想:一个人待着多好呀。
这句话很平常,她一定已经忘了。
我以前是很喜欢自己折腾的。说到底,如果不是一般的工作满足不了我想要折腾的愿望,我也不会一直在创业。如果不求进度,我至少可以像Ev Williams一样什么事情都暂时自己做,我又不是没有这个学习能力。何况现在有GPT加持,说不定可以实践一下所谓的“超级个体”—虽然这样子看起来更像是在玩,不太像是正儿八经做事情。问题不是出在技能点,也不是工作量,还是在于能不能折腾。
顺便说一下,《Founders at Work》出版于2007年,在互联网行业中已经算是上古时代了。我最近因为写一篇文章翻出来重读了一下,很有穿越感,因为其中的不少受访对象后来都作出了更有意思的事情。带着这些已知的事实去读这些人当年留下的访谈,会非常有趣。拿Ev Williams来说,他后来参与创办了Twitter,被逐出后又创办了Medium。但在当时,这些都还没有发生,他还在做后来被证明失败的podcast服务。
另外一个变化,也不好说是因还是果,是春节后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陪小孩。暂时而言,带娃占据了我很大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二十多岁的人有二十多岁的创业法,三十多岁的人有三十多岁的创业法,四十多岁的人也有四十多岁的创业法。一边带小孩一边创业的妈妈很多,比如曹蔚每天也要花很多时间陪小孩,她向我分享了她的时间表。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我暂时还没有调整过来,还没有适应新的节奏,至少不能期望自己像二十多岁一样经常通宵达旦,有大块大块的时间用于创造。
性别议题一直是阅览室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也一直觉得,带娃其实比上班累多了,毕竟上班可以摸鱼,带娃可没法摸鱼。只是这项工作,一般不被当成真正的工作。
意外的“收获”是同理到了刷短视频的乐趣,忙了一天家务后的确不太想动脑子了。
反过来说,我可能要接受创造本来就是孤独的。听起来很鸡汤,但也是事实。如果你的想法没有那么孤独,一定早就有别人做了。彼得·蒂尔说自己最喜欢的面试问题是“什么是你认为最重要的、却没有别人赞同的真理?”,信仰一个这样的真理,就是一个很孤独的状态。
但这种孤独需要很……恰到好处,因为你还是需要一些同路人的。不管是合伙人、员工、投资人,还是用户、客户,都需要和你或多或少共同相信一些东西。所以,太过于独来独往,也是不行的。
朋友们关心我,觉得我应该忙起来。为了努力恢复工作状态,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和朋友们聊天,看看不同的做事情的方式。3月底到4月初我有一段时间不需要带娃,便抽空去上海杭州住了几天。以前总是要显得自己很忙,去上海经常当日往返,现在则多了很多时间可以散步、聊天。我虽然暂时没有办法独自驱动一件事情,但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还是蛮有信心的,于是也到处问人有没有什么和阅读有关的事情是我可以帮忙的。
在这些聊天中我还是会再次提醒自己,阅览室的内容定位比较纯粹,这本身就是比较孤独的事情,会让能理解我们、和我们同路的人变少。这其实不一定是坏事,只是要不断提醒自己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也意味着选择了更难的道路。
和短视频相比,阅读本来就是小众的(我过去知道这一点,现在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即使在阅读中,也有功利性的目的和非功利性的目的。在过去几年的工作中,我们的总结是,对高质量的阅读有需求的人,除了内容创作者本身,大致有“职业人士”“品质生活家”“上进青年”这几个人群。“职业人士”关注价值、有用和效率,阅读的内容以商业、技术、行业为主;“品质生活家”关注品位和丰富的体验,阅读的内容以生活、兴趣为主;“上进青年”关注自我提升,阅读的内容以广义的学习成长为主。常识是,明确的、功利性目的的阅读带来的好处更容易被人理解,非功利性的目的则更难被人理解。
阅览室今天更多倡导阅读的非功利性(见2022年第5期《阅读的意义》中的讨论)。用我们的话说,强调满足好奇心,理解世界、他人和自己。这是从我们共同发起人的价值观出发,对“好内容”的作用的定位。今天打开阅览室,看到的文章推荐也的确更多是非功利性的,和商业、技术和专业领域无关(虽然最近被GPT占领了不少以外),这是我们引导的结果。
但即使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我也不止一次被问到“世界和我有什么关系”。这还是让我有所触动,不是说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世界,我们知道这个定位是小众的,只是很难知道到底有多小众。去年年底我把自己收藏的报纸杂志搬到了阅览室,同事感慨说“你真的是个新闻爱好者”,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蛮小众的兴趣。顺便上孔夫子网翻了翻,发现这堆旧报纸还挺值钱。
如果问我阅览室的工作最难的是什么,我之前会说“布道”,但需要“布道”,本身就是因为难以被人理解,没有那么容易说服别人,更不要说迎合。
当然,谦虚一点,不迎合不见得就是对的。我倒没有打算对这个定位做太大的调整,毕竟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是挺唯心的。只是要不断理解、接近和接受现实。我自己也是一样,如果接受了这件事情的起点本来就是非常个人和孤独的,可能反而就轻松了。
我这段时间另外一个花时间比较多的领域是AI。在极客公园张鹏老师的鼓励下我最近举手发言比较积极,上直播、也参与了不少创投圈的活动,上一期的专栏也是我当时的一些思考。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这个圈子很久了,有些事情不太习惯,比如会盯着饭局上一只没有被筷子动过的龙虾并为它感到难过。
关于这一轮AI创新将带来的巨浪,我想各位已经看过很多评论了。我自己对于互联网行业出现的各种新概念一般都是免疫的,但我赞同这一轮AI创新将是工业革命级别的变化,比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还要大。而且,它和我关心的领域是非常相关的。近期在这之上的突破性进展和文字的理解与生成紧密相关,给阅读带来的改变将是巨大的。
行业热点当然一点也不孤独,热闹得很。热点的好处就是同时思考和行动的人非常多,在这个基础上也更容易产生创新。4月初我在上海观摩了即刻主办的AI Hackathon,100个队伍熬三天夜开发完成一个产品,上台演示5分钟。旺盛的行动力就是年轻人的优势呀,这不就是我前面说的二十多岁的人的创业法么?而且hackathon这种活动,最重要的也是把想象中的东西变成现实。我们人类的想象力是很有限的,就如我前面所说的,真的体验一件事情的时候,才会发现和自己的想象很不一样。所以,看到很多团队把一些想象中的东西做了出来,还是让人振奋的。
另一个惊喜是主办方的主理人和我说,他第一次参加hackathon,就是他上大学时我们豌豆荚举办的,让他对这种活动形式有了了解。在上一轮移动互联网的创业热潮中我们的确是引进了很多这类活动,如今知道对今天间接产生了不少影响,还是挺让人……觉得不孤独的。
上一期专栏说到,AI对阅读的影响,比较明确的还是在效率方面。考虑到这和阅览室核心的定位和效率没有太多关系,我也不太想改变,所以如果从效率的角度切入,只能做新产品。阅览室这种非功利的阅读如何和AI结合,我有一些开放的想法,但还需要探索。我不知道等到下个月的专栏刊发的时候我们的工作状态恢复了多少,希望到时候能汇报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