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这么多的政府展吗?
- 来源:中外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国,会展业,意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2-29 19:19
本刊记者/陈猛
11月28日,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标志着又一个国家级展会的诞生,政府主导型展会中又多了一个重量级新成员。在我国会展业中,政府主导型展会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北京新展智慧大数据技术研究院评选的《2023年全国品牌展会100强》中就有34个政府主导型展会,政府展之强势地位由此可见一斑。近十余年来,国家级政府展的增幅是非常明显的,几乎可以说每年都有新的项目,国家如此热衷于创办各类展会,是政府展对中国经济以及中国会展业特殊意义的一种体现。
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政府展,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贯彻政府战略意图。政府展是政府宣传政策、扩大城市或国家影响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展会,政府可以向公众和企业乃至国际社会展示政策实施的目的和细节,传达政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同时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国家级展会的增多正是贯彻国家领导人战略意图的需要。主场外交活动就是国家领导人借助多边会议、会展活动向国际社会传达某种战略意图和对外发声的重要手段和舞台。比如举办链博会,就是中国贸促会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一中国倡议的实际行动。而东盟博览会的诞生同样是源于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东盟十国领导人会议上的倡议。这样的政府展在国内已经随处可见。
二是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除了政治目的之外,很多政府展尤其是地方性的政府展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比如厦门的98投洽会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此外各地举办的招商引资大会也是如此,比如重庆的西部投洽会、哈尔滨的哈洽会、兰州的兰洽会、山西的晋商大会等都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前些年大数据产业刚刚兴起时风头无两,一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贵,贵阳数博会由此诞生,随后风口转向智能化,重庆的智博会应运而生;再之后,风口成为数字化,便有了福州的数字中国峰会、杭州的数字贸易博览会。这些展会的演化轨迹也是当代中国互联网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政府展不仅可以展示政府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方向,还可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通过展会,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壮大的需要。政府展的主题和内容通常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战略目标紧密相关,可以引导会展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展的主题通常会涉及国家或地方的重点产业、新兴领域等,为会展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一些不太发达的中小城市或者产业优势明显但知名度不高的地区而言,借助展会平台快速打响产业知名度,是做强产业和拉动经济的有效手段。很多县域会展由此而来,比如山东广饶、河北安平、浙江余姚等都是通过展会把本地产业和本地经济高度捆绑,擦亮了金字招牌。而浙江义乌作为县域会展中的佼佼者,更是深谙此道,得益于义乌小商品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的推动,义乌小商品才能更好地买全球卖全球,成为全球小商品的集散地。
以上这些都是政府展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办展的重要动力。可以说,政府展的存在有其必要性。那么政府展的增多对会展行业来说究竟是利是弊呢?总体来说积极方面的因素多一些。政府展已经成为我国会展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不仅仅是因为政府展规模大,有政府背书,同时国家级政府展的服务质量也是一流的,国际化水平也比较高,进博会、服贸会等更是得到很多“老外”的高度认可,成为很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抓手和舞台。面对发展百余年的欧美会展项目,这些高规格的政府展显然比国内大量的区域性展会更有竞争力一些。
至于说政府展的负面影响,被提及较多的就是挤压了商业展的生存空间,不利于会展业市场化发展。对于这一点,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很多政府展有着很强的政治使命,并不以商业利润为主要追求,有的甚至免费参展,这被很多业内人士尤其是商业展会组织者诟病,认为其破坏了市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政府主办的展会多为综合类展会,而很少涉及细分领域的产业展,这就给商业展会留下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同时,参加政府主办的综合型展会的也多为头部企业,这类企业的参展目的多半是为了宣示行业地位、企业形象又或者是为了政治正确,而对于那些基数庞大且更加看重贸易成交效果的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他们自然会选择那些愿意为了成交效果花心思组织买家的商业类展会。
当然政府展过多也确实会给商业展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如政府资源的消耗、市场地位的倾斜、产业发展的畸形等等。故此,笔者以为,政府主导型展会有其存在的必要,但是在市场中的比例不应超过三分之一,否则就会影响会展生态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具体到某一个城市或地区市场,如果政府展数量过多,过分依赖政府展,当地的会展产业就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难以做大做强。
未来政府型展会增多恐怕难以避免,会展人能够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的项目和所在领域深耕细作,这样无论如何都会有自己的一碗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