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旋巴以冲突,世界关注“中国声音”

  • 来源:中国报道
  • 关键字:巴以冲突,关注,“中国声音”
  • 发布时间:2023-12-29 21:33

  中国在这场冲突中坚定站在公道正义一边,一直在为扩大人道救援、早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奔走疾呼。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已持续一个多月、造成超1.5万人死亡的本轮巴以冲突,终于出现了降温迹象。

  以色列内阁当地时间11月22日凌晨批准了一项与哈马斯的临时停火协议。协议称,哈马斯将释放至少50名被扣押的女性和儿童人质,换取以色列暂停对在加沙地带的空中和地面行动4天。这是本轮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停火。

  以色列方面此前表示,哈马斯每多释放10名人质,就会将停战协议延长一天。11月27日,在4天临时停火协议到期之际,双方同意将临时停火协议延长两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早日停火止战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在停火协议达成前的11月20日,一个为推动结束加沙地带冲突的庞大代表团,将国际斡旋的第一站设在了中国。该代表团由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和伊斯兰合作组织秘书长组成,一同来访的还有约旦、埃及、巴勒斯坦和印尼的外长。

  “该代表团首先到中国来,体现出他们对中国外交努力的认可,也充满对中国的期望。”持续关注本轮巴以冲突的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巴以冲突久拖不决,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正通过积极的外交行动展现出团结一面,代表团接下来还将拜访其他联合国五常国家,旨在促成国际社会对巴以局势的介入。

  首站为何选在中国?

  当地时间11月11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联合特别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与会各方共同就应对巴以冲突问题进行商讨。

  “以往巴以问题主要靠西方来管控,但在本轮冲突中,美国和欧洲总体上是不作为的,因此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联合自强,召开了这次特别峰会,共同发出一致的声音。”孙德刚告诉记者,此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可视为对利雅得联合峰会上所作出决议付诸实施的第一步。

  “代表团不仅级别高,而且成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孙德刚分析称,约旦和埃及最靠近巴以冲突前线,东南亚国家印尼代表着全球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沙特与埃及是阿拉伯国家的传统领袖,除此之外,伊斯兰合作组织更是拥有57个成员国。它们带来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一致诉求,那就是停火止战,同时争取大国支持。

  组团出访的首站为什么选在中国?孙德刚指出,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在巴以问题上的合作倾向很明显。从解决本轮巴以冲突的目标来看,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立场一致,短期目标是停火止战,而非短暂的人道主义停火,长期目标是落实“两国方案”最终解决巴以问题。

  “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强调相互共同的安全,不能以一方的不安全为代价来满足另一方的绝对安全,否则安全就是不可持续的。关于这个理念,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也是深表赞同。”孙德刚补充说。

  此外,孙德刚还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11月的轮值主席国,有话语权,能够最大程度调动起国际社会的力量。就在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担任轮值主席国期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本轮冲突爆发以来的首份决议。

  这份决议也是7年来联合国安理会就巴以问题通过的第一项决议,主要内容包括:在加沙地带紧急实施“有足够天数”的长时间人道主义暂停,保障人道主义准入;向整个加沙地带更便利地提供基本物资和服务,保障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并敦促立即无条件释放被哈马斯和其他组织扣押的人质。

  中国坚定站在公道正义一边

  此次来华,联合代表团收获了中方表态。11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介绍访华成果时说,中方阐明了应对加沙危局、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主张:当务之急是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有关决议,立即停火止战。要切实遵守国际法特别是国际人道法,反对任何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强迫流离失所和强制迁移。任何涉及巴勒斯坦前途命运的安排都必须征得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意,也要照顾地区国家合理关切。任何针对当前形势的解决办法都不能背离“两国方案”,都应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

  毛宁说,外长们高度评价中国在巴以问题上长期秉持公正立场,赞赏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推动出台本轮巴以冲突以来首份安理会决议,期待同中方开展更加密切的协调,防止危机蔓延,重启和谈进程。

  巴以冲突已成为当前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几乎和这次代表团访华同步,11月21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召开了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敦促立即实行持久的人道主义停火联合声明。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巴以局势发展到今天,根本原因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生存权、回归权长期遭到漠视。他再次强调,解决巴以冲突循环往复的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恢复巴勒斯坦民族合法权利,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中东就没有持久的和平稳定。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具权威性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为解决本轮巴以冲突,中国坚持公正发声。美国和平研究所的报告称,今年伊朗和沙特在中国斡旋下实现复交,被视为中国在中东地区外交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证据。报告称,中国能够与中东地区所有国家都保持友好关系,在国际社会上是“独一无二的”。

  孙德刚认为,巴以问题和沙伊矛盾有一定可比性,沙特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下实现和解,为解决巴以冲突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但和沙伊矛盾有根本不同,巴以问题的历史经纬非常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要大得多。

  孙德刚说,中国将继续站在国际公平正义一边,为解决巴以冲突发挥更大作用。他同时表示,包括联合国、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的世界各方,以及美国这个关键大国,都要在多边框架下努力,相向而行。

  美国态度出现缓和

  哈马斯方面在当地时间11月24日发表声明称,目前加沙地带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4000人,其中包括6100多名儿童,4000余名妇女。当地时间20日,首批28名从加沙地带希法医院转移出来的早产儿通过拉法口岸进入埃及接受看护照料。

  联合国机构人道协调厅当地时间28日表示,自 2005 年开始记录巴以冲突伤亡人数以来,2023 年是西岸巴勒斯坦人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

  持续的激烈交火使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不断加剧,“停火止战”更加成为多方呼吁。

  孙德刚认为,此次联合代表团首先选择出访中国,对于以往主导中东地区事务的美国来说是一次打击。尤其本轮冲突以来,美国站在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不但对以色列加码军事援助,白宫方面还坚持不支持实现全面停火,仅支持加沙实现“人道主义暂停”,只留出释放人质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时间。

  梳理发现,在联合国安理会11月15日通过针对本轮巴以冲突的首份决议之前,由巴西、俄罗斯等提出的多份决议草案都遭美国投反对票。即便是这份唯一获得通过的安理会决议,在表决时,美国也因决议未明确谴责哈马斯而选择了弃权。

  孙德刚表示,美国应当正视百年变局下的多极化世界,特别是“全球南方”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11月21日晚南非组织金砖国家领导人召开视频峰会,专门讨论巴以问题,就体现出“全球南方”国家有自己的声音,在中东地区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孙德刚说,事实上,除了美国处理巴以冲突的方式招致国内民众广泛批评以外,正是由于“全球南方”国家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发声,使美国不得不关注他们的感受,从最开始一边倒地偏袒以色列,主张以色列有自卫权,认为以色列打击哈马斯是反恐行动,到现在支持用释放人质换阶段性停火,并反对以色列军事占领加沙,要求以色列保持克制。叠加国际舆论等多重因素影响,哈马斯和以色列最终达成的临时停火协议得到了多方认可。以色列军方11月27日表示,哈马斯于当日又释放11名人质。粗略统计,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哈马斯和以色列共释放超200名被押人员。

  观察人士认为,这至少表明局势在转好,但在真正的长期停火实现之前,巴以局势仍不乐观,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各方仍需对解决巴以问题给予公正立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