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纸包火的奇迹

  • 来源:畅游行
  • 关键字:奇迹,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发布时间:2024-01-20 15:42

  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美誉的芷溪村,位于连城县南部。村里居民逾万,主要是黄、杨、邱、华四姓客家人,其中黄、杨两姓居多。这里除了以全中国罕见的大型古宗祠与古民居建筑群——客家“大宅门”闻名,每年农历新年期间举办的“出花灯”,也是入选闽西元宵节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芷溪花灯据说已有300 年历史。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 年),出身芷溪村的杨背杨氏第十六世祖杨显桂在苏州任官职时,娶了当地女子吴二姑;后者在随夫回乡时,将她喜爱的苏州花灯和锣鼓一起带回了芷溪,从此花灯技艺和锣鼓音乐便在当地和周边地区流传开来。

  芷溪花灯之样式源自宋代宫灯,主体宫灯为上下两层结构,各有内外两层,中间为设置有罗汉、古装人物等形象的走马灯,一些还带剧情如“大闹天宫”“天女散花”;宫灯外围吊挂着鳖鱼灯、凤鸾灯,下部则是莲花灯、牡丹灯等六角宫灯。

  制灯、游灯,到庆灯

  每一座花灯的制作都费事费力,需经劈竹篾、制花灯骨架、刻花板、上糨糊布花灯、制走马灯、组装花灯等多道工序,所涵盖之层面包括竹木器编织扎制、雕刻印刷、绘画剪纸、金属塑作、纺染漆艺、服饰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就连点灯用的玻璃杯、灯油和灯芯也是特制,灯油选用精心炮制的山茶籽油。经过多时的准备,这些做工精致的花灯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登场出游;活动以正月十一的庙会最为盛大。

  每年游花灯,是由村里的黄、杨、邱、华四姓轮流带头出灯。花灯队伍的长短,视该姓氏人口多少,遇上姓氏人口多,花灯可达百余个。偌大的花灯每座高约1.5 米,重逾10 公斤,要12 名壮汉轮流抬护。

  傍晚时分,一座座花灯在锣鼓声中从古老的大宅门里抬出,百盏点燃的小灯火,令花灯在夜幕下通明透亮。花灯在古村青砖乌瓦的大街小巷中游走,配以锣鼓、十番乐队,以及红龙缠柱、古事、船灯、犁春牛等各种民俗表演,首尾相接,长长的队伍十分壮观。许多民众和游客慕名而来,在鼓乐齐鸣、灯影绰绰下,见证了芷溪花灯那“纸包火的奇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