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工艺面塑

  • 来源:畅游行
  • 关键字:指尖,工艺,面塑
  • 发布时间:2024-01-20 15:46

  红、白、蓝、黄、粉等各种颜色的面团,经过工匠的一双巧手,轻搓慢碾,再运用工具在面团上点、切、刻、划,慢慢地,一个个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等就这样浮现眼前。这种以面团捏成各种“模型”的手作品称为“面塑”,富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有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活化石”的美誉。

  面塑是面花、羊羔馍、礼馍、花糕和捏面人等民间面食艺术的统称,起源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最初为可食用面食,后才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艺术。现存最早的面塑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 年)墓葬中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

  可食、可赏的模型

  面塑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据史料推断,它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当时麦、菽等农作物被大量种植,使得面食得到高度发展,而面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民间艺术。当时,面塑主要用于祭祀活动,人们运用面制的猪、羊和牛等动物,来替代祭祀用的活物。《中国大百科全书• 轻工卷》中也提到:“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便以面团塑成鬼怪头部的形象” 。

  隋唐时期,面塑演变成具有装饰功能的食物,这点可从五代孙光宪记载唐代到五代十国史事的《北梦琐言•卷三》中可见:“宴诸司,以面及蒟蒻之类,染作颜色,用象豚肩、羊臑、脍炙之属,皆逼真也。”宋代,面塑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中,南宋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东京梦华录》所描写的民俗节庆中,可发现面塑的踪影。如在七夕节日中写道:“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奇巧百端。”简单来说,当时的面塑被称为“果实”,其外形精巧多样化;寒食节前在门楣前插上用面粉和枣制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用于怀念介子推;重阳节时,人们相互赠送“狮蛮”(放在重阳蒸糕上的面制狮子),用于驱邪避灾。

  明清时期,面塑工艺走向成熟,正式分成可食用面塑和用于把玩或欣赏的玩意儿,受到寻常百姓的喜爱。此时街上也涌现许多背着工具箱,以面塑为生的手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是当时面塑艺人的真实写照,而四处奔波的手艺人还常互相切磋和学习,进一步促进面塑的发展。

  天下面塑出穆李

  面塑与许多民间手艺一样,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主要通过祖辈或师徒相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其样式和风格因地域而有所不同。以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则细致、优美、精巧,当中以山东的菏泽面塑影响力最大。

  菏泽面塑多以传统戏剧和神话传说人物为题材,色彩鲜艳,人物比例适度夸张,形象逼真传神为特点。菏泽马岭岗镇的古碑文《沐恩碑》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 年)时,江西面塑艺人王清元和郭湘云二人来到菏泽穆李村与当地面塑艺人合作,把江西和当地面塑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出现今的菏泽面塑,并广招徒弟,传授面塑手艺。徒弟们随后走遍中国南北,同时影响各地的面塑风格。上海面塑、北京面塑等都是在菏泽面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故有“天下面塑出穆李”的说法。

  北京面塑的发展据说还与清代官员刘墉有关。民间流传,刘墉在北京担任官员时,府内有位来自山东菏泽的厨房帮工,人称老王。一天,正在做馒头的老王忽然来了兴致,便把面团揉成仙桃、花朵、蝴蝶等样式,蒸好端上桌时形状竟一点也没变。刘墉见此觉得非常神奇,询问其做法后,便对老王提议:加入蜂蜜可以让面团保留更久;直接用染料揉面团,会比捏好形状后再上色更好看。老王依照刘墉的建议,成品果然更精致耐看。之后,刘墉委托老王按照八仙图捏制面塑,作为乾隆皇帝过寿时的贺礼。老王花了4、5 天的时间,不仅捏出活灵活现的八仙,还别出心裁地捏了个老寿星。乾隆看到寿礼时非常高兴,赏赐了刘墉。宴会结束后,众大臣纷纷向刘墉表达想找老王订制面塑的心愿。刘墉回去后把赏赐给了老王,并告诉他大臣们的反应,同时鼓励他到民间从事面塑买卖,自此面塑手艺就在北京民间流传开来。

  走入艺术殿堂

  面塑作为一门民间工艺,制作成本低廉,所用工具如梳子、毛笔、刀子、剪刀、牙签等均随处可见;制作过程主要依赖双手进行揉、捏、压、搓、滚、碾、拨、切等多种技法,极其考验手艺人的技巧和手感,需经过长期不懈的练习和探索才能出师。传统面塑常见的题材多来自花鸟、神话故事、历史和戏曲人物、民间传说、吉祥物品,以及现实生活;现今的面塑题材来源更为丰富,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如动漫角色,以吸引更多民众的关注。

  如今面塑已从民间街头小玩意儿走入艺术殿堂,并于2008 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随着面塑艺人长期的研究、防腐与防裂技术的不断提升,已发展出能令面塑不发霉、不开裂、不褪色、不变形,甚至可保存上百年的技术,大大提升了其收藏价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