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来养生

  • 来源:畅游行
  • 关键字:节气,养生,补充
  • 发布时间:2024-01-20 15:47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人通过长时间观察,结合天文、物候、农业气象所衍生的一套生活方针。这一名词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 天文训》,里头详细记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变化,并在汉武帝太初元年被用于邓平、落下闳等人制定的天文著作《太初历》中,作为指导农业活动的历法补充。

  与现代随时能食用非当季作物不同,古时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文和农业活动,当时人们推崇顺应自然,故有“不时不食”,即非当季食物不吃的饮食习惯,因此衍生出许多与节气相关的饮食文化,如立春吃春卷、清明吃青团、夏至吃面、霜降吃柿子等。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也写到“食岁谷”,强调吃东西要应时令、季节;还提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认为季节变化会影响人体,只要顺应节气变化来调整生活习惯,便能远离疾病,身体健康。

  二十四节气将一年四季平均分为24 个等分,每一个季节共有6 个节气,中医针对节气变化,总结出“春养肝,夏护心,秋润肺,冬补肾”的说法;而民间也有“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这一俗语。虽然每个季节适合吃的食材并不局限于此,但它却简单扼要地表达了四季养生吃法,以及当季丰收食材。

  春日吃春芽

  每年阳历2 月3 日至5 日之间为“立春”,“立”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的开始,故立春为春天的开始,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在古代相当于现代的农历新年,是古人非常重视的节日之一。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养身防病当然也要始于春,中医认为人在春天时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此时,许多植物刚冒出新芽,不仅肥硕鲜嫩,吃了还有助于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缓解春天气候干燥导致的体内上火症状。芽菜大致可分为两种,豆类长出的芽,如绿豆芽、豌豆芽、黄豆芽等,和花草树木的嫩芽,如枸杞芽、香椿芽、南瓜尖等。

  立春时,人们会吃春卷(又称春饼、春盘),称为“咬春”,除了有迎春和期盼今年丰收之意,饼皮里卷豆芽、韭菜等嫩芽菜,或蒸或炸,也被视为顺应节气进行的饮食调整。

  夏至习俗:吃面

  春去夏来,立夏起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而夏至则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意为夏至时万物繁茂到了极点,外界阳气也到了极点。中医认为,夏至是五脏六腑受外界影响较为明显的3 个节气之一。此时人体阳气较少,抵抗力相对薄弱,并会伴随疲惫、心烦、胸闷、食欲不振等症状,因此可以吃些苦味蔬菜和瓜类食物,如冬瓜、西瓜、丝瓜、黄瓜、苦瓜等,用以清热解暑、养心凝神。

  此外,夏至也被称为“夏至节”和“夏节”,是古人很重视的节日之一。夏至正值小麦丰收,人们便以小麦面敬神,祈求去除饥荒和死亡,保佑风调雨顺,来年丰收。这点在《周礼• 春官》中就有记录:“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因此“夏至吃面”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并被赋予解馋尝新之意。小麦面作为主食之一,能果腹,能养生,唐代药物学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写到:“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现代医学也表示用新鲜小麦制成的面口感较好,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钾、钙、镁、铁、磷等矿物质,以及维他命A、C 等。

  秋滋阴,冬温补

  秋季的秋分和冬季的大寒则是另外2 个五脏六腑容易受到影响的节气。西汉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昼夜等长,温差较大,人体容易因不适应温差而生病,其中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是秋分后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此时适合吃葡萄、苹果、梨子、南瓜、莲藕等润燥滋阴、清热润肺的食物,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此外,“秋吃果”中的果,除了水果,也包括花生、核桃仁、腰果等坚果类,它们同样能起到润肺、养肺的功效。

  大寒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最冷的节气,中医认为经过漫长的冬季,到大寒时人体机能已是一年中最虚弱的时候,但此时不宜大补,反而需要吃些温补食物来增加热量、抵御风寒,同时为春天人体阳气升发做好准备。推荐食材包括羊肉、牛肉、大白菜和根茎类蔬菜(芋头、红薯、山药、马铃薯、萝卜)等。

  大寒后,即将迎来立春,又是一年新开始,也是吃芽的好时机...... 二十四节气就在循环反复中,千年来引导人们开出一片璀璨的饮食之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