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内容市场为什么需要“大赏”?
-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本,市场,漫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2-02 14:26
又到了“这本漫画了不起!”(このマンガがすごい!)大奖发布的12月。这是日本漫画业界的盛事,也意味着新一轮生意的开始。
与其他漫画奖不同的是,这个奖根据受众不同,将所有作品分为“男性”与“女性”两类。这是它的特色,也是一大争议。因为日本漫画中更受关注的传统品类是“少年漫画”,在“这本漫画了不起!”分类中属于男性漫画,因此竞争尤为激烈。而女性漫画品类受众相对少一些,拥有同样的评奖舞台,就让更多面向女性的漫画作品有了曝光机会。
最近发布的“这本漫画了不起!2024”排名中,排名第一的男性漫画是《钻石的功罪》(ダイヤモンドの功罪),讲了一个孤独的天才棒球少年与一支弱小棒球队的故事。女性漫画中排首位的,是一本名为《海边的暖炉大白小蟹短篇集》(うみべのストーブ大白小蟹短編集)的短篇漫画集。
这两本漫画作品到今天都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维基百科页面—换句话说,都还是粉丝不多的小众作品。但“这本漫画了不起!”有过让排名首位的漫画销量增至奖项发布前40倍的疯狂纪录,所以书店渠道还是相当看重这个奖项,会将得奖作品的信息制作成各种宣传物,放在自家线上和线下渠道推广。漫画《宇宙兄弟》曾在2009年获得这个奖项的男性漫画第二位,它的漫画编辑也曾公开承认,“这本漫画了不起!”是一个可以带动销量的重要奖项。在既往得奖名单中,不乏《海贼王》《进击的巨人》《电锯人》《间谍家家酒》这些如今已成为名作的作品。
“这本漫画了不起!”由日本出版社宝岛社主办,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的评奖方式最为透明。它邀请大学漫画研究会、书店店员、作家、插画师、编辑、演员、运动员、偶像、学生等各界人士,在上一年10月到当年9月发行的所有漫画单行本中,挑选出自己最推荐的5部作品。获得推荐的作品分别累计评审员的积分,最终得出名次。
虽然称不上漫画界的“大咖”,但对一些关注日本时尚的中国读者来说,宝岛社这个名字不算陌生。它以出版社的身份,走出了和东京神保町那些让人尊敬的“老家伙”不一样的道路。它只卖不同品类里卖得最好的杂志,为此,它还将受众领域不断细分,然后靠钻研、销售不同品牌的附录赠品,积累了人气与经验。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家“综合媒体销售公司”。它的线上商城会员数在2022年就超过了100万人,当年营收是上一年的3倍以上。
这家公司仍然没有放弃在出版领域的事业拓展,“不断发奖”就是其策略之一。它的手上还有两个评奖项目:“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与“这本轻小说了不起!”,它们的目的都很明确—挖掘新人。获得大奖的作家不仅可以拿到奖金,也能跟出版社签署出版合约,出版社也因此拥有更多内容改编权益。
在这两个领域,因为征集的都还是“璞玉”形态的作品,宝岛社都掌握了更大的谈判权。而在“这本漫画了不起!”奖项上,宝岛社其实有些曲线救国的意味。因为日本漫画市场竞争充分,宝岛社既有的产品线与资源都比不上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角川书店这些已在漫画领域深耕多年的出版社,所以它最终征集的是单行本形态的作品,这意味着那些作者哪怕还没出名,其作品在征集期也已经签约了出版方。
但宝岛社想的办法很有趣,它将评奖结果放在一本mook里,在网上只公布两个分类里的第一名。mook是日本杂志业界针对书籍与杂志的融合形态,出版周期相对自由。宝岛社将“这本漫画了不起!”的评选结果,与对获推荐作品的深入分析、业界新动向等信息编撰成册,上市销售。这就重新回到了它的老本行—让信息本身成为商品。同时,它建了一个同名漫画网站,在网站上借助“这本漫画了不起!”的名气,不断发布该平台签约作品的排名,然后重复建立联系、获取资源、签订版权合约的路数。
这种非行业性评奖能够推行的原因,也与目前日本出版业界反权威的趋势有关。日本出版业的各种评奖热潮,其实是源自2002年的“半落事件”。当时,一些评审员以“一些设定不符合现实”为理由,令一本名为《半落》的推理小说最终落选日本直木文学奖,但作者并不认可这个评价,退出了评选。不少书店渠道也认为,这种评价让一些本可能大卖的书失去了机会,所以从2004年开始,杉江由次—一家杂志社的营业部部长召集人成立了一个NPO组织,负责评选“书店店员们最愿意卖的书排行榜”,也就是目前已经举办到第20届的“书店大赏”,参选书目完全由书店店员推荐。获得第一届“书店大赏”的《博士热爱的算式》,在得奖前销量大概在9万册,得奖后日本新潮社迅速将总印量增加到接近20万册—这个成绩比上一年获得直木文学奖的作品还要好。
日本出版业界确实早已感受到传统奖项与实际市场需求的偏差。“直木赏”“芥川赏”这类文学奖的评审委员们对作品的文学性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而实际上,在书店里更受人欢迎的,是娱乐性更强、更易读的书。
所以,无论是由书店店员评出的书店大赏,还是在评选章程里就将“娱乐性”纳入基准的宝岛社系列奖项,本质上都是“草根”奖,它们的评选方法、投票者、评审员、活动运营方式、推广方式,都更加活泼多元。比起那些专业评审的背书,读者们更想得到与自己品位相似的普通人的“推荐你看”—这也是宝岛社在“这本漫画了不起!”mook里标注评审员喜欢的漫画领域的目的。
也有人质疑草根奖项的价值。因为知道评审的大众属性,有的内容创作者会选择能够取悦这些人的主题,或者干脆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书店大赏”也闹出过丑闻,有出版社想利用作家的家乡优势,鼓动当地书店大肆投票。这些做法都在影响草根奖项的信任根基。为此,书店大赏还改变了评选方式,增加了二次评选环节,要求参与投票的书店店员阅读一次评选出的所有提名作品,提交评价,再列出排名。
无论如何,一切都是为了在这个注意力分散的时代里获得更好的书籍销量,然后有人成名,有人得益。出版社评奖时,争夺的是未来的资源,它们更想获得内容变现的源泉—作者,以及更多的内容改编权益。书店评奖时,利用的是自己身为渠道的特权与优势:在日本,因为“再贩制度”这一价格保护政策,新书在不同渠道享有统一定价,读者会根据需求选择在线上还是线下购买书籍,书店才有了更多表达态度与营销的机会。
这些因利益结成的联盟,让商业世界有机会打破既有规范构成的“城墙”,也正因如此,它们既反映着市场需求,也很容易在市场中脆弱无依。草根奖项的兴起源于足够代表普通人,但也正因为是“草根”,它们才需要不断用透明与公正补足“靠量取胜”的说服力。还好,璞玉们还没有那么多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