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藏书宜子弟——江西诗派传统资源的出版开发刍议

  • 来源:创作评谭
  • 关键字:江西,出版,刍议
  • 发布时间:2024-03-09 18:33

  陈 骥

  早年在山西读书,后又在北京工作。虽则写诗,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西人,当有人问起江西诗风,还是时常要借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来回答:“论诗宁下涪翁拜,未做江西社里人。”那时,一心学唐而不自满,自诩笔能扛鼎,立志要上溯汉魏。然而,少年轻狂,不沉淀这文学的遥望与梦想,不经历这世间的磨砺与无常,又哪能真正识得江西诗学的妙处。

  时光逝水,转眼间迹近中年,曾梦想着做一个伟大的诗人,现在也幸是一个快乐的匠人。编书匠,也得以此身份,与江西诗派前缘再续。无疑,这本身也是一段极快乐的人生旅程。随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以及文化强省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江西诗派这一张光辉名片也再次闪现光芒。借此机缘,围绕江西诗派的出版工作做一畅想,恰好逮半也是手头正在做的工作,以一匠人的思维,分门别类来梳理,各自装入篮筐中,勉强算作“刍议”吧。

  文献资料的出版

  当前,江西诗派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难称完备。仅就“一祖三宗”言,杜甫诗集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代不乏人,杜诗学在研究领域也蔚为大宗。但“三宗”,也就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家的文献整理仍有许多工作值得去做。虽有《黄庭坚全集》《山谷诗集注》《后山诗注补笺》《陈与义集校笺》等重要著作出版,但以此三位大名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言,大量古人的诗注与诗话珠玉在前,海量的新文献、新资料发掘在后,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本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因此,如果有合适的作者,关于“三宗”的新的全集校注工作完全是可以适时启动的。而在此一过程中,肯定还有一些高水平的或具特殊意义的刻本被发掘、被关注,也可以考虑适时影印、推广。

  除了“一祖三宗”,江西诗派其他名家的别集除少数诗人外,大多未经整理。仅存诗超一百五十首的,计有饶节、洪朋、洪刍、谢逸、谢薖、李彭、惠洪、曾幾、赵蕃、韩淲、汪藻等十一位江西籍诗人。其中存诗较多者如李彭、惠洪、赵蕃、韩淲,存诗都远超五百首,多者近四千首。另有韩驹、晁冲之、吴则礼、刘跂、刘子翚、吕本中(已有今注本《吕本中诗集校注》)、方回(已列入国家古籍出版规划,正在整理)等六位非江西籍诗人诗篇存世也都在一百五十首以上,多者近三千首。并且,除诗歌外,他们还存留了大量的其他体裁的著作。这一部分,可以组织策划“江西诗派名家别集丛书”,先不求详笺细注,但谋精校单行或合集整理本,序时推进,分辑出版,以为学界提供一个好的参考本。

  别集之外,清代的江西人曾燠编撰过《江西诗徵》,精选江西历代的优秀诗作,汇为一部诗歌总集。其总字数近一百五十万字,蔚为大观。此部总集虽非狭义上的江西诗派的作品选,而是以“皇清”区域划界为准,选诗从陶渊明开始,止于乾隆末的陶汝昱、张澥。但重新点校整理该部总集,在充分展现江西诗歌的历史全貌的同时,一方面可以揭示江西诗派与江西诗学的渊源有自,另一方面也深刻标识了江西诗派形成后对江西历代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

  诗人别集和总集外,关于江西诗派的其他文献资料整理工作,中华书局早年已出版过《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研究资料汇编》。该书甚为精要,不过仍未全面,历史上还存有大量江西诗派相关的文献资料,也都可以整理汇编,策划《江西诗派研究大系》的“资料编”出版。这一部分内容驳杂而宏富,具体的体量要看如何去筹划与择取,也要充分考虑到出版形式与呈现形式的差异。

  研究著作的出版

  当前,江西诗派的研究难称显学,涉猎此一领域的学者并不算多。此种现状,恐怕一定程度上也与时下重论文、轻著作,以及年轻一辈学者所面临的现实压力有关。但图书出版和期刊出版的关注点仍有不同。经常在看到各类项目名单和杂志目录时慨叹,越来越少的学者勇于直面文学史或思想史上的重大主题,而经常于斗筲处作文章,填补一些不需要填补的空白,甚至是阐释一些不值得阐释的理论。

  江西诗派研究著作的出版,一方面可以组织当下研究宋代诗学与江西诗派的优秀学者,重新对江西诗派的作品与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就选题来讲,研究的空间肯定还很大,但作者的延请还要细细考量;另一方面是可以对近几十年来如莫砺锋《江西诗派研究》、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伍晓曼《江西宗派研究》、韦海英《江西诗派诸家考论》等一批关于江西诗派的已出版著作进行梳理,择其重要且内在理路相通者汇为一辑,在邀请作者参照新资料做出修订后,重新推出,既壮声势,也便于宣传、推广后,重新激起学习江西诗派、研究江西诗派的新热潮。

  在推出著作丛书之外,其实当下还积攒了大量的关于江西诗派的研究文章,可以择其要者,分门别类,按体类编撰成册,组织策划“江西诗派研究大系”的“论文编”正式出版。

  此外,还可以依傍江西诗派来建立框架,跳出江西诗派来对整个江西诗学做出整体性的史学观照。江西诗派的出现绝非偶然,江西诗学在宋代的繁星璀璨自有其渊源,对江西诗学寻流溯源,察其大势、觅其回响的同时,能于细微处着眼,发前人未发之幽微,书写出一部完整的《江西诗学史》,也是新时代交付的重大课题。

  普及读物的出版

  任何一种思想与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学术与普及的并举与互动,江西诗派亦不例外。在江西诗派普及作品的出版与宣传方面,主要是有诗歌选本、诗人传记、文化读本等多个维度。

  从诗歌选本的角度,历史上关于江西诗派的选本已是不少,当代也先后出版有胡守仁、胡敦伦的《江西诗派作品选》,邱少华的《江西诗派选集》,陈永正的《江西派诗选》,钱志熙的《活法为诗:江西诗派精品赏析》等几种重要选本,可以合为一辑“江西诗派经典选本丛书”;同时,也可以另邀相关专家,依照各家单独选篇,重新编撰出版一套“江西诗派名家丛选”。前者可与《江西诗徵》相呼应,后者可与“三宗”全集及“江西诗派名家别集丛书”相呼应,于学术与普及两个层面对江西诗派作品进行研究、推广。

  从诗人传记的角度,可以邀请精于江西诗派研究的学者,尤其是文笔优美、长于文学创作的专家,以成年人和青少年为读者对象,写作一套江西诗派著名诗人的传记。中国文学一向有“知人论世”的阅读传统,有这么一套名人传记,既录其诗、说其事,亦描写其时代、诉说其思想,便于普通读者阅读,于立德成人的功用不可小觑。

  从文化读本的角度,可以邀请专家,编撰一册或数册以儿童、青少年为读者对象的文化读本。因为历代以来,江西诗派所流传者,不单是大量的诗歌与诗论著作,还有各种各样的诗人事迹与故事,他们或秉持高节,或坚守道义,或捷才过人,若能以浅近而生动的笔触,将这些故事讲给小朋友和青少年听,再配以诗歌讲解和宋代江西繁盛的文化解读,将能很好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更加深入地了解江西、热爱江西。

  融合出版

  在这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的意识早已深入出版人的内心。江西诗派作为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在历史和当代都存留了海量的文献与资料,虽然可以择其精要者,分“文献编”“资料编”“研究编”等,组织策划出版“江西诗派研究大系”,但是,将所有资料全部纸质出版既难实现,也无必要。许多资料普通读者不需要阅读,即便专门的研究者,也只是在使用时检索。因此,创建“江西诗派专题数据库”必然是江西诗派出版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近些年来,OCR识别技术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类数据库的创建与上线使用,为全面搜集整理江西诗派文献与研究资料、建成江西诗派专题数据库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随着数字出版的不断成熟,该项目实施的成本逐步降低,数字库编排的技术与逻辑也更加成熟、明晰,进一步增加了“江西诗派专题数据库”实施的可行性。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令人欢欣鼓舞。诗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更是被寄予了厚望。但是,我们站在历史河流的另一端遥望,江西诗学是绵密的、低调的,也是理性的、宏大的,老树着花的淡朴妙境,从来需要时间、品格和学养的锻造,三者缺一不可。但我们坚信,只要有先贤遗著存留天地,便如长夜无边而爝火不熄。每一次肉体生命的代谢,在火光映照之下,便是精神生命的重生。而在此期间,每一个孤独吟唱的灵魂,都是传递爝火的柴薪与建造桥梁的陋石,这是当代诗歌与诗者的共同命运,也是经典出版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黄庭坚尝作诗云: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我们考量江西诗派的出版与创新问题,不单是从文化的角度,也是期待能再一次从先贤的伟大作品中汲取养分,倡导品格的回归,激发创作的繁盛,甚至有一天能形成“新江西诗派”。从这个角度来讲,江西诗派是经典的,也是常新的。江西诗脉永远流传。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出版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