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拍摄:学生制片利器——以《下坠》为例

  • 来源:大学生
  • 关键字:拍摄,虚拟,学生
  • 发布时间:2024-03-09 19:22

  文并图/孙旭(中国传媒大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虚拟拍摄已经逐步走入低成本学生短片制作中。虚拟,不仅是前后景分离的屏幕技术,也是从特技时代流传下来的以虚作实的艺术表达。

  在传统的影视流程中,剧本是立根之本。许多伟大的影视作品脱胎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依靠剧作结构就可以让观众走入它所构建的世界。而虚拟拍摄需要视觉先行的思考。《下坠》中的飞船驾驶舱是一个典型的适用于虚拟制片的内景。座舱压抑狭窄、受太阳直接照射,主人公要在座舱内完成大多数戏份。在剧组分工上,我们区分了实景美术指导、数字视效指导,分别负责实景和虚拟的美术部分。摄影和导演的功能性加强,摄影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虚拟制片能够呈现的效果有一定的把握,职位更偏向于视效总监。

  在《下坠》的前期筹划时,我加入了数字资产的搭建。数字资产指由计算机生成或处理的用于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创作的视觉、音频和特效元素。在传统制作中,制作出来的道具先要经过人眼的检验,再进入电影机中以屏幕放映出来。而数字资产一开始就以屏幕呈现,再通过摄影机拍摄屏幕的转换。我们在前期就规划好将有限的资源让位给飞船细致的内景和宏大的木星本体场景,其他场景只需匹配合适的灯光,营造出足够的氛围感。

  相比绿幕(拍摄特效镜头的背景幕布)拍摄,我们少了一台抠像设备,却多了一台在画面返送后可以拓展虚拟空间的渲染机。返送拓展系统能够在屏外区域叠加AR画面,帮助我们营造出一个太空环境,在有限的现实影棚里拓展出一个辽阔的宇宙。

  在现场,我们需要同时能够看到数字资产组在引擎中的预览窗口、现场拍摄画面、现场调色画面。棚内使用了两台电视,超过八块屏幕来确保各组人员能够第一时间看到他们所需的画面。相较于传统影视的监视器区,我们提出了一个“信息流管道”概念。

  导演提出需求时,周围的组别都能第一时间收到并做出调整,而摄影一般要跟导演和数字资产组进行沟通。在场次间隙,导演和摄影要到数字影像工程师那里检查素材,确保拍摄进度。根据棚内的安排,我们作出了下图的规划。

  人员活动区也放置了一台电视,方便其他剧组成员看到摄影机返送画面。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数字资产组不会和数字影像工程师抢占图传无线讯道,二者都有大数据吞吐的应用干扰信道,分开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种情况。导演组习惯来回于拍摄区和数字资产区亲眼检查,因此,留出了动线给导演组。短片中操纵台的控制也由数字资产组管理,区域划分也避免了发生意外时所有数据都毁于一旦。

  在我心里,影视艺术离不开对空间的表达。在设计灯光系统时,我取材于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曾经在戏剧舞台幕后学习的舞台照明设计技术。虚拟空间和戏剧舞台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不需要很依靠现实元素去体现氛围,主要依靠具有表现主义的视觉设计或舞台陈设。

  虚拟制片不仅仅是围绕屏幕展开,还有许多从特效行业的祖师爷乔治·梅里爱那流传下来的技法。随着技法的发展,虚拟拍摄会和借位拍摄、微缩模型一样,成为众多拍摄方式中的一种。虚拟拍摄目前仍受限于屏幕本体和摄影机追踪需求,无法同时满足便携、户外、小型化的需求,应用场景还是以发布会、影视制作、MV 拍摄为主,很少探向小成本带货直播间和个人平台。我希望各大厂商打开思路,屏幕的呈现不一定要用 LED材质,也可以是高亮投影仪或其他呈现形式。当虚拟拍摄的用户群体逐渐增长,虚拟拍摄新的应用场景才会被逐渐开发出来。将来在毕业设计时,我仍会考虑以虚拟拍摄作为呈现手法,制作出一个全媒介感官的舞台装置。

  责任编辑:张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