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类型、特征及影响*
- 来源:高教探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生社团,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特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10 19:27
黄莉萍张成林
收稿日期:2023-01-16
作者简介:黄莉萍,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成林(通讯作者),韶关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韶关/512005)
*本文系2023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媒体视域下粤北教育‘红色精神’德育内化的长效机制研究”(GD23XJY83)、“韶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以文化适应为视角”(SZ2019SK07)的成果之一。摘要:抗战期间,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高校内迁粤北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浓墨一笔。在高校艰苦办学延文脉的过程中,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通过探寻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管窥战时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作为彼时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与活动成效等方面,可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宝贵的示范与借鉴。
关键词:学生社团;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特征;影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保存华南高等教育根脉,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10多所高等学校先后迁往粤北韶关,形成“隐性的华南‘联大’”,成为战时“与西南联大、西北联大并存且产生巨大影响的三大高校群落之一”[1]。在华南高校内迁粤北办学的过程中,学生群体在克服重重困境坚持学习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目前,关于华南高校内迁粤北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内迁高校在粤北的办学实践与特征、内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以及内迁高校的个案研究等[2][3][4],对于内迁高校学生群体开展的社团活动所涉较少。学生社团直接配合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涉及学术研讨、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方面,融入校园生活的每个环节。通过系统探究内迁高校学生群体开展的社团活动,揭示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活动特点及其影响,阐释其育人影响与社会辐射功能,以期为当今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历史借鉴。
一、类型呈现: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具体形态
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华南高校迁往局势相对稳定的粤北地区,学生团体也逐渐发展起来,既有专业性极强的学术研究类社团,也有以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为主的文艺体育类社团,还有以服务社会为要旨的社会服务类社团,构建了多种社团共存的格局,成为该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以提升专业能力为主的学术研究类社团
学术研究类社团以学术探讨研究、科学理论普及、深化专业知识为核心,与专业学习结合紧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旨在自由讨论问题,深化课堂所学,消化、实践专业所学,提高自身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供发表专业知识文章、论文和其他成果的机会。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有许多学术研究类社团,如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数学、理化等系师生分别成立了数学会和理化学会,在联合补行成立典礼时提出“藉作共同研究学术之先声”[5],工学院建筑工程学会以“为增进学术研究及使社会人士认识建筑工程学术之内容起见”[6]为宗旨,法学院法律学会在成立大会上组织民众法律顾问处及学术研究会,“以广服务社会及扩大研究机会”[7],师范学院国文学会创办《国文评论》杂志,“以提高对国史学之研究兴趣,并发扬批评精神”[8],发表了不少专业文章。还有省立文理学院成立的学践社“以砥砺学术与锻炼技能为宗旨,促进自治研究学术”[9]。类似的学术研究类社团如东吴大学文理学院的政治学会、经济学会,私立广州大学商学院的会计学会、银行学会。这些社团都是由学生自发或以学生为主体,其开展的各项活动皆围绕本专业领域或学会核心专业领域而进行。
·教育史研究·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类型、特征及影响(二)以服务当地民众为主的社会服务类社团
抗战时期,社会服务理念不是处于高校的边缘,而是贯穿到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方方面面。面临内忧外患的复杂形势,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组建了一些社会服务类社团,让自己的所学发挥更大作用,回报社会,为群众服务。如中山大学成立了群众性的抗日救亡组织即战地服务团,开展了一系列的服务工作包括以口头、文字、戏剧、歌咏等方式宣传抗日救亡工作、慰问抗战将士、治疗伤兵与平民、开展药物征集运动等。省立文理学院在乳源时“彼等于正课之外,即组织各种座谈会,各种研究会”,“出壁报,办民众夜校,士兵教育班,出演抗战戏剧,举行各种座谈会等等工作”[10],迁往连县后“兼办社教极为热心与努力,曾得部奖”[11],尤其是战时后方服务队“对于公益事业极努力,学生对兵役宣传助收助耕极为热心,学生参加本校劳动服务情形尚佳”[12]。中山大学法学院社教工作团、农学院社教委员会、私立广州大学学生社团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工作,举办社教漫画展览、爱国和识字运动,组建农村服务队,开办民众夜校和暑期补习班,编辑出版社声壁报,设置民众阅览室等,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社会教育和平民教育,助推抗战时期粤北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以促进身心发展为主的文艺体育类社团
文艺体育类社团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为宗旨,以歌咏、戏剧、田径、球类等文艺与体育形式,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私立岭南大学成立了岭南歌咏团和银乐团,多次参加校内外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并因此得到极高赞誉。中山大学抗日剧社、中师剧社等作为代表第七战区(韶关)各大中学校、政府部门演剧队,由时任中大训导处的林健威等人率队,参加了在桂林举办的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中山大学剧团“因演员技术精练,演出结果颇得一般好评,查连日观众极度挤拥,而会场秩序井然,实属良好现象”[13]。中山大学民风剧团、粤声音乐社、岭风文艺社、南燕剧社、海鹰社、平剧研究社等社团举办的音乐、诗歌、戏剧活动充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当时课外体育活动有学校、各院系、中山大学学生体育协会、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体育会等多种组织形式[14]。纵然体育设施简陋,但体育比赛仍是大学文化课外活动中开展得最广泛、最活跃的活动,如中山大学体育协会、岭南大学体育会每学期都会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和排球等各种比赛。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月,仅中山大学校坪石本部就举办了大型的院际男子、男女排球赛,端午游泳与划船比赛、竞技比赛达4次之多。[15]
(四)以满足个性需求为主的其他类社团
其他类社团包括宗教类社团、生活互励团、女同志会、同乡会、华侨同学会等。如东吴大学文理学院搬迁到曲江后学生的基督教社团有所恢复,那时“宗教信仰生活在大学中大有发展”[16],学生基督联合会“每星期做礼拜,开祈祷会和进行宗教学习等,积极参加广东基督教学生会”,“大学教职员中的半数和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基督教徒”[17]。在东吴大学与协和神学院的共同组织下,岭南大学学生的宗教生活也有较大进展,每个星期天他们举行主日崇拜[18],在培养师生的团结互助、服务他人的精神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了加强同学集体生活及研究,中山大学法学院学生成立了集学术、文体和生活于一体的综合类社团生活互励团,下设学术、歌咏、戏剧、健身、总务共5部。[19]中山大学多数学院设有女同学会,还有各地同乡会,其中人数较多的中原(客籍)、四邑、广西、潮州等同乡会比较活跃,影响较大。[20]中山大学华侨同学会以联络感情、研究学术、谋同学生活上之改善、宣扬三民主义、宣传祖国文化于海外并劝导侨生归国求学等内容为宗旨。
二、活动特征: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具体表征
抗战期间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归纳出如下特征: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引领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这些共同特征在彰显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生本特质的同时,也体现出抗战时期国内内迁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向。
(一)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拓宽学术视野,培育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依托自身的专业知识,将这一重要资源优势直接转化为学术演讲、刊物出版与科研活动,学术研究始终贯穿着各种学术活动的全过程,着眼于培育学生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该时期各学生社团开展的学术活动如下:(1)举办学术演讲。中山大学各系学会经常举办全院性的学术讲演,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对各系专业进行专题演讲。如教育学会在1943年12月仅半个月内就举办了三次学术讲演会,分别是15日由理学院生物系主任张作人教授讲《遗传与环境》,16日南华学院院长钟鲁齐教授讲《我理想里的教育家》,29日该院吴江霖教授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新发展》;还有1944年3月19日由法学院经济系主任王亚南教授讲演《教育与经济》专题,“数百同学拥挤一堂,其热烈之情形,为年来所仅见”[21]。师范学院心理学会与英语学会也分别邀请文理学院阮镜清教授讲演《个性心理上主观与客观关系之发现》与《现代类型学》两个专题、英国都伦大学雷威克教授讲演《英语及其未来》。经济系和政治系的学会组织学术演讲会亦非常活跃,经常邀请李达、王亚南、石兆棠、梅龚彬、雷沛鸿等教授作专题演讲,文学院专门成立演讲研究会,决定每周星期六下午一时半举行一次学术演讲,并规定了每次演讲的人数、时间和次序。(2)出版学术刊物。中山大学学生社团的学术研究氛围相当浓厚,各院各系的专业学术研究会、讨论会与演讲会纷纷相继成立,刊物亦如雨后春笋。[22]中山大学文学院学生社团出版的研究刊物甚多,包括《文学生活》、《哲学》、《现代史学》月刊、《历史与文化》月刊、英文刊物《Arch Mews》半月刊与《历史科学周刊》,无一不反映了学生们自由研究学术的成果。电工学会屡次召开学术讨论会,积极宣扬并提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事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汇集研究成果,每年出版一期《电工学刊》。此外,农学院各研究会也创办了专业刊物,以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如农艺研究会创办《农艺通讯》、园艺研究会创办《园艺通讯》、农业经济研究会创办《农经通讯》等。(3)开展科研活动。各学生社团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融学术性、知识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术科研活动。如建筑工程学会1942年2月底在学校同德会举办为期四天的建筑图案展览,共展出上百种学生作品,“均为平日习作,内分纪念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交通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防空建筑、都市计划及美术作品等,琳琅满目,连日各界参观者甚众,极得良好评价”[23]。学会还将建筑图案展览推广至校外及外省进行展览,皆获好评。这些专业科研活动的展开,既活跃了学生学术气氛,增强其科学研究意识,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二)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充实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成立的文艺体育类学生社团具有数量多、活动频率高、学生参与度高的明显特点,如中山大学文学院有学生三百多人,其中约有近百人参加了岭风文艺社。1943年元旦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剧团公演熊佛西的三幕名剧《一片爱国心》,3月9日在学院迎新晚会上演出独幕剧《半斤八两》,4月4日为庆祝音乐节演出五幕话剧《大地回春》,“内容异常丰富,台词特多”,“观众倍形拥挤”[24]。中师剧团还在坪石时代剧院公演由许幸之教授导演的名剧《寄生草》,“所见观众争先入座,门限为穿”。岭南大学校内学生文艺活动极为丰富,各班社经常举行戏剧比赛、表演会、音乐会等。和上述班社相配合,岭南大学还有学生体育会,明确规定全部学生必须入会,且每年每人交10块钱的活动经费。为培育公平竞争、团结争光、爱社爱校的意识,体育会每学期举办各种比赛,如班与班、级与级、宿舍(堂)与宿舍(堂)等形式的比赛[25],成为大学校园课外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私立广州大学成立了剧团、青年会、篮球队、歌咏团与各种比赛团队,帮助青年体育会通过与领袖锦标冠军仲元队举行表演赛募款捐赠飞机,参加滑翔运动演讲比赛、侨生论文比赛、三民主义演讲赛、文化劳军献金团等活动。此外,私立广州大学还在曲江上窑与东江体育会篮球队展开比赛,参加粤北运动会并以二十六分的总成绩在三十多个单位团体的竞争中荣获男甲全场冠军,还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勷勤大学、文理学院、广东国民大学一起为了筹款义助广东方便医院而举行球类义赛。总之,内迁粤北华南高校以学生社团为主体,通过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文体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体质,也丰富了学生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开展社会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由于华南高校迁往的粤北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因而开展社会教育成为华南高校北迁后服务当地的一项重要工作。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广泛采用民众教育学校、补习班、训练班等活动方式,在战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努力践行和推动社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为服务当地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响应教育部颁布的《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中山大学专门成立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通过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组织大纲》,规定各学院成立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分会开展社会教育工作,各院员生应一致参加社会教育工作,并推行八种社会教育事业:公共卫生运动、肃清文盲运动、国民精神动员运动、函授学校、农业推广、地方自治指导、交通事业工程指导与实用科学技能传习[26]。如中山大学电工学会创办了工学院民众夜校,旨在解决工学院教职员工子弟入学以及三星坪贫苦农民及其子女学习文化的问题。学会自编自印课本教材,筹募资金购买纸张、灯具和灯油,借用各院系教室用老师白天授课所剩粉笔头在晚间上课。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的社会教育服务团开展坪石民众教育,设立战时民众教育馆,开办民众识字班,出版壁报、画报,实行坪石文盲总检查等。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局势时刻牵动着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的每一颗心,他们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各种爱国运动,如省立文理学院全院四百余学生组成兵役宣传大队,分别前往连县各区各乡镇宣传抗战救亡工作,以唤起民众抗战救亡的觉醒,激发民族精神和抗日救亡热情。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又激发和培养了粤北地区民众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
三、活动影响: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效
华南高校内迁行动虽然是民族危机下被迫避难的退却,但却为华南高等教育事业留存了有生力量,为推动社会发展积蓄了力量。华南高校内迁对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极具重要意义,而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高校学生社团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良好,成效不凡,为内迁地区注入了发展动力。学生们在参与形式多样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促进了自身专业成长,提高了自身思想觉悟,增进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实现了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一)对学生个体产生的影响
全面抗战时期,反抗外来侵略成为中国人民的最大使命,尤其当民族矛盾上升到无法调和时,历尽艰辛内迁之路的华南高校学生深切感受到自身肩负着民族复兴重任,他们以个体微薄之力凝聚成强大的社团力量,投身社会教育以启发民智、发展科技文化以推动社会建设、置身革命事业以反抗外来侵略,为抗战持续不断地贡献适切力量。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宽阔的平台,让思想引领与专业发展同向同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促进学生个体的政治参与。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思想觉悟高,视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为己任,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积极参与政治理论学习。如岭南大学农学院的秘密团体读书会由地下党员与一些进步同学组成,他们学习革命理论、宣传革命思想、团结有进步思想的同学,与国民党、三青团进行斗争,为发展岭南大学学生运动起到了拓荒者作用。读书会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学习社会发展史外,成员们还讨论国内外时事,并不时交换阅读借来的书报杂志,如《联共(布)党史》《论持久战》《西行漫记》与《新华日报》等。黄志坚、关照禧、黄淑暖等成员加入艺文社,以《艺文》壁报作为平台,运用诗歌、小说、散文与翻译等形式大力宣传进步的文艺思想,其中有关照禧撰写的《论新中国教育与岭南精神》、黄志坚翻译的《美国六十家》、黄淑暖的苏联作家七人集《第四十一》的读后感等。
其次,提高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各种考察团体拉近了高校与现实社会的距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储备,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司法考察团全体团员赴耒阳、衡阳、衡山、长沙、桂林等地考察当地法院、监狱等司法情形;文学院中文系的文化考察团到湖南衡阳、广西桂林考察,收集湘桂民俗学资料、查阅地方志与参观图书馆,近距离体验湘桂文化精髓;史地系的桂北文化考察团赴桂北进行边区文化考察,其中学生张企(原名张寿祺)把有关少数民族资料编成歌舞三部曲:《西南各族化装侗族之游牧曲》《侗苗之多雅舞》与《草苗、麻布苗、侗族之芦笙》,以及短剧《苗岭婚俗进行曲》等,并受西南剧展大会负责人委托,领导广西省立桂岭师范学校排练他的舞蹈和剧作,连续在展览演出场上演三天,得到当时广西各报的报道和社会舆论的好评。
再次,推动学生个体的专业发展。华南高校内迁粤北的数年也是学生群体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立足粤北、湘、桂等地资源,从社会需求出发进行学科研究,实现了自身专业成长。如中山大学地质系学生司徒慧卿以粤北之红色砂岩研究为毕业论文,为“解决红色砂岩中某项特殊地形问题,与吴尚时教授到金鸡岭东南考察,于韶坪公路旁之红色砂岩中发现化石,当即采取若干标本回校鉴定”。“此次意外收获,实足为本校地学界放一异彩。至于上述地形问题,亦已得完满之解决。”[27]其撰写的《粤北坪石附近之红色岩层》作为地质系代表性论文参加了重庆举行的全国第19次地质年会。
(二)对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
1.增进当地民众智识。华南高校内迁期间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活动所取得的成效,尤其体现在增进民众智识之上。中山大学农学院社教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举办民众夜校,向当地民众传授农业知识。学院推广部将试验研究所得良法良种推广给当地民众,向当地推广农事改良效果,同时去湘粤桂及周边考察实习,促进了当地农林业的发展。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群体将科学的理念与先进的技术带给了当地民众,为他们的实际生产生活带来效益和便利。而这些社会教育活动不但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生产技术水平,也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私立广州大学学生社团在当地举办社会教育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扫盲和民众文化补习;中山大学电工学会开办的工学院民众夜校利用晚上时间在学院教室给生活贫困的三星坪农民及其子女上课;师范学院各社团结合当地实际进行扫盲,推行社会教育,开办民众夜校,在祠堂里为民众上课。华南高校学生群体的扫盲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中山大学1941年就在坪石镇扫除文盲达1800人[28]。据调查统计,师范学院所在的乳源县管埠,当地人的识字率比其他地方更高[29],这也主要归功于中山大学当年的扫盲行动。这些社团服务深入农村,受众面较广,且在当地民众的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乳源县管埠许多当年的亲历者还能忆起中山大学学生所教的课本内容“你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不要做汉奸”[30]。中山大学学生开设的学习班免费为当地少年儿童上课识字的画面,虽历经70多年但当地民众仍然记忆犹新。[31]
2.唤醒民众抗战卫国意识。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力量的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群体在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的同时,也在向社会与当地民众传递爱国正能量,而在抗战这一特殊背景下,这股正能量的核心在于激起中华民族的同仇敌忾之心,唤醒抗战卫国的意识。华南高校学生群体充分发挥社团专长,深入内迁地及其周边地区,以演出、讲座、政策宣传等多种形式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岭南大学学生社团在大村排演了《油漆未干》《划了十字的地方》《长夜行》与《向祖国》等多部戏剧,邀请当地村民参加音乐会,也曾参加一些校外文艺演出,如歌咏团前往湖南衡阳空军基地劳军,在曲江青年会演出歌唱了不同类型的曲目:中国民歌《目连救母》、抗战歌《歌八百壮士》与《中国不会亡》等。由马思聪担任指导的中大歌咏队和戏剧组举行了多次抗战主题文艺演出,由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青年生活社通过音乐戏剧演出在精神与物质方面支持前方将士抗战,中大民风剧团演出话剧《葡萄美酒》和《最后一滴血》,这些以锄奸和抗战守土为主题的演出收获了广大师生和民众的如潮好评。省立文理学院学生社团在教师的带领下经常下乡进行抗战宣传,在连县东陂墟上多处墙壁绘了大幅抗战壁画,并在墟上的唯一社戏舞台上演抗战剧进行宣传工作。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群体参与的一系列社团宣传活动成效显著,不但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到底的信念,也为中国持久抗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源泉,并在唤醒当地民众爱国意识与抗战斗志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3.助推粤北及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服务当地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当地社会发展的一大助力。中山大学坪石时期共有50多个学生团体在学校训导处注册[32],许多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参加了大量社会服务工作,如民众教育、地方自治指导、民众法律顾问、农事指导、农村经济调查和科学宣传等。中山大学各学生考察团在教师的带领下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深入粤北、湖南、广西等偏远地区收集了许多有关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资料,为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与少数民族等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经济学会与经济调查处前往乳源第二区梅花乡调查农村经济概况及家庭经济调查,法律系考察团到衡阳、桂林调查各地法院组织情况、各县政府办理司法情形和各地监狱情况,联系各地法院告知新颁布法令,互用书面讨论,并恢复民众法律顾问处以解答有关法律问题;文学院学术调查团到粤北地区、广西地区蒙山、修仁等地体验边民的生活,考察瑶民的体质、文化、语言等问题;农学院农学系病虫害组前往湖南及广西东北部调查农作物分布情况,农学院在植物防治病虫害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发现多种具有杀虫效果的植物。省立文理学院连县地理调查团和各种学术考察团专门研究了抗战时期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调查民众读物、增进民众时事常识的方法和集体收听教育播音的有效办法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曹天忠指出:“迁移办学的地方往往都比较偏僻,有不少少数民族聚居,这对于地方性学科发展,如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地质学、地理、生物学、农学、医学等非常有利。”[33]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教师与学生考察团对粤北及其周边地区的实地考察使得原本甚少受关注的偏远地区轮廓日渐明晰,他们在当地深入开展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为学术研究与地方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架起一座桥,既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地方化,实现了华南高校地方性学科的均衡发展,又推动了粤北及周边地区的充分开发与科学发展。
四、小结
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内迁粤北是华南高等教育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罕见的大迁徙。在战火纷飞的恶劣环境下,内迁高校学生群体满怀爱国热忱,积极适应迁入地生活,刻苦钻研做学问。他们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社团活动,与当地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对粤北、湖南、广西等偏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民众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既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又彰显了个人的社会价值。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所呈现的活动特征及其带来的影响,对当下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廖益,童顺平,张玉龙.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20(8):2-8.
[2][14]廖益,张玉龙,童顺平.抗日战争时期内迁华南高校在粤北的办学实践及其特征[J].高教探索,2022(1):115-121.
[3]陈文林.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韶关对粤北社会发展的影响[J].韶关学院学报,2021(7):1-4.
[4]王丽.抗战时期内迁韶关高校的党建工作——以坪石时期的中山大学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22(2):16-20.
[5][6][7][8][24][26]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82,371,361,382,385,339.
[9][11][12]谢小华.高等师范教育的艰难探索——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溯源[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31.
[10]知山.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的近况[J].文理月刊,1940(1).
[13]连日剧讯[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1-06-01.
[15]吕雅璐.抗战烽火中的中山大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7:194-203.
[16][17]代理校长的报告(东吴大学1943-1944年)[Z].苏州大学档案馆藏,1944年:档号3-永-39.
[18]陈国钦,袁征.瞬逝的辉煌:岭南大学六十四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06-108.
[19]加强集体生活与研究,法学院生活互励团成立[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2-04-24.
[20]张江明,李坚,曾建昭.中山大学坪石时期的学生运动[A]//抗战时期粤北青运[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39.
[21]教育学会请王亚南先生讲演[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4-03-20.
[22]读书空气与生活态度[Z]//中大向导[M].坪石:学术新潮出版社编印,1941.转引自:黄义祥.中山大学史稿(1924-1949)[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350.
[23]建筑工程学会举办图案展览会[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2-02-28.
[25]李静波,梁恒.岭南大学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129-132.
[27]红色砂岩中首次发现化石[N].国立中山大学日报,1941-04-30.
[28]中山大学档案馆.国立中山大学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第一施教区扫除坪石镇文盲草案[Z].关联号:020-002-0052-094.
[29][30][33]揭开抗战时期华南高校回迁粤北的尘封往事[N].南方都市报,2021-08-22.
[31]中大坪石旧址欲建纪念馆学生当年免费教儿童识字[N].广州日报,2014-06-09.
[32]吴定宇.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88.
(责任编辑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