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垮的“精神灯塔”

  • 来源:艺术启蒙
  • 关键字:精神,灯塔,文化
  • 发布时间:2024-06-09 13:44

  ◎ 哈瓦那“五分钱酒馆”

  迎风逐浪

  爱好露营和打猎的海明威,骨子里是崇尚勇敢和冒险的。他一度着迷于西班牙斗牛文化,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死在午后》的文章,以记录他在西班牙观赏斗牛时的所见所闻。

  《死在午后》讲述了斗牛文化的起源,展现了斗牛场面的激烈与残酷,渲染了斗牛表演的强烈感染力。人们无法为这篇文章的体裁定性,因为它既有记叙的成分,又有对文学创作的议论,还有大量的名词术语解释和一部分新闻评论,后来,文学界将其归类为“跨文体写作”。

  文学的细腻释放了他内心的情感,战争的创伤无法阻止他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这就是海明威。1931年,海明威搬回美国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满腔的正义感促使海明威投身于苦难之中。已经练就了笔杆子功夫的海明威决定当一名战地记者。

  他选择的第一站是西班牙,这个充满异域情调的热情国度当时正深陷战争泥潭。

  向往和平

  对这一切感到义愤填膺的不止海明威。1937年,多国志愿军组成了一支国际纵队,远赴西班牙联合当地民众进行抵抗,海明威就是其中一员。在这支国际纵队的名单中,我们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海明威、毕加索、罗伯特·卡帕、乔治·奥威尔、聂鲁达,包括后来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战地医生白求恩。

  亲历战争后,艺术家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反战与和平的思想,创作出许多名作:海明威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毕加索的画作《格尔尼卡》、罗伯特·卡帕的摄影作品《战士之死》、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聂鲁达的诗篇《西班牙在心中》……

  在其后几年中,海明威辗转于多个战场,奔赴一线报道战况,还曾经到访中国。那段颠沛流离的经历给海明威留下了一身病痛——即使眼睛、手指受伤,牙病、炭疽病、肾病缠身,他也从未放弃。

  1941年,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明威捐出了自己的渔船,将其改装成侦察船,在海上搜寻德军舰艇并收集情报。与此同时,他也没忘记本职工作,始终跟随步兵报道战事。

  有人会问,海明威不是痛恨战争吗,他又主动跑去当战地记者,不矛盾吗?当然不!海明威亲赴战场的目的是通过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在他笔下,侵略的炮火摧毁了昔日的家园和人们的梦想。

  1944年8月巴黎解放,海明威倍感振奋,他前往这座对他有着特殊意义的城市,开怀畅饮,用这样的方式庆祝和平的到来。

  歌颂英雄

  海明威欣赏那些为了民族大义而奋起反抗的英雄,在他塑造的小说主人公身上,我们能看到这些英雄的影子。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海明威就在古巴的老城哈瓦那定居,并在郊区买下了一栋别墅,取名为“瞭望山庄”。1951年,海明威在这里写下了他最著名的作品《老人与海》,并于1952年正式出版。

  《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决意再次出海,终于捕到了一条比他的小船还大的马林鱼。然而在回程时,拖在船后的马林鱼遭到了巨鲨的袭击,老渔夫与巨鲨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后筋疲力尽地回到岸上,马林鱼也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

  据说,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位老渔夫,他是海明威在海上认识的朋友。老渔夫在叙述这次经历的时候,海明威感到非常震惊。他曾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后来,海明威决定重新撰写这个故事。他十分钦佩老人,在书中浓墨重彩地叙述了老人捕杀马林鱼的过程以及他与巨鲨搏斗的场面。这种决不屈服的姿态和顽强抗争的精神,让读者为之动容。《老人与海》因此斩获两项文学大奖——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引路人

  1957年,这个在路上偶遇海明威的“迷弟”,因为偶像的一句“朋友”而获得了莫大的鼓励,从此改变了他的文学生涯。他正是后来写下《百年孤独》的大作家马尔克斯。

  海明威鼓励着无数人走上文学道路,然而他却承受着经年累月的病痛折磨。在旧病的基础上,海明威又经历了飞机失事、森林大火等灾祸,苦难的经历让他患上了抑郁症和偏执症。那个年代,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只有残忍的电击疗法,强大的电流让海明威痛不欲生,他彻底绝望了。在1961年的7月2日,海明威用一把他最钟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人每每提到海明威,总会以“硬汉”一词来形容他。他一生的经历几乎解锁了硬汉的所有特质,甚至连他的死亡都带着十足的悲怆意味。正如《老人与海》中的那句名言:“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