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年爱上逛公园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青年,公园,要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6-12 17:25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 编辑覃柳笛
“这个理论火了是一件好事,说明人们近些年更体会到自然环境带来的身心放松与疗愈,居民对健康城市提出更高要求。”
最近,“公园20分钟理论”受到职场人士追捧。线下逛公园,打卡“城市公园图鉴”,挖掘公园新玩法,点燃了年轻人逛公园的热情。
“去公园散步才是正经事!”“午休去公园溜达一圈,身心灵都‘解绑’了。”在大众点评笔记频道,不少年轻人留下自己的“公园漫游体验”。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底,“被公园治愈的瞬间”等话题围观量接近1亿人次,“公园20分钟效应”话题登上平台热榜。
“公园20分钟理论”源自刊登在《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的一篇论文研究:置身自然环境能显著降低人体内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即便不进行任何运动,每天只需在户外公园待上短短的20分钟,就能显著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身体状态。
在公园里待上20分钟就能解压?年轻人都在公园里做什么?各城市可否以此为契机,规划公园游览路线,建设更多的微花园为民所用?近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研。
逛公园更贴近日常
在与本刊记者取得联系时,小洁(化名)正坐在公司附近的公园草地上午休。
“有一次,我就在公园里坐着,不玩手机,也不说话,就看着周围的小朋友玩耍、居民们锻炼身体,感到内心如此平静。我很享受这个安静的时刻。”小洁对《瞭望东方周刊》分享了自己逛20分钟公园的感受。
一开始,小洁看同事午休时间都走出去,自己也跟着到公园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后来,周末她会和好友结伴去郊野公园徒步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逐渐养成了亲近自然的好习惯。
“逛公园对我改变很大。因为运动的关系,身体比以前强壮多了,和父母的感情也增进了。我们会一起闲逛,一起聊天,一起触摸大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小洁说。
挖掘到上海长风公园这个宝藏后,小洁在社交平台分享了笔记攻略。“对长风公园印象比较深刻,那时候在公园里划船,小侄子来开船,他特别喜欢钻桥洞,我们的船基本一直在桥洞下转悠。”小洁说。
北京市朝阳区的满女士家门口就有一个有湖有假山的公园,高速路边还有口袋公园,骑行绿道由此穿过。每天接一年级的儿子放学,她都目睹儿子和同学们在公园里骑车、踢球。春天,满女士带着儿子认领了一棵北美海棠,每周观察它从发芽到长叶、开花、花落的过程,做自然观察笔记。到了夏天,儿子还会挖苔藓做景观瓶。母女俩解锁了公园的N种玩法。
“每天陪孩子在公园里玩一会儿,身心都能得到放松。”满女士也是“公园20分钟理论”的获益者。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一个月,“公园”相关笔记攻略数环比增幅接近400%,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武汉用户“逛公园”热情最高,笔记数量位列全国前五。此外,从内容来看,北京玉渊潭公园、杭柳太子湾公园、上海顾村公园、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南京玄武湖公园跻身全国热门公园TOP5,相关笔记攻略数最多。
“这个理论火了是一件好事,说明人们近些年更体会到自然环境带来的身心放松与疗愈,居民对健康城市提出更高要求。”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侯晓蕾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更有意义的是,学术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口口相传,并被公众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进一步验证。”
侯晓蕾认为,大自然环境能够带来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的双重疗愈。
首先,公园自然环境有助缓解压力,各种植物激发“五感”。比如各色花朵激发视觉感受,芳香的植物、草药等激发嗅觉感受,甜美的果实激发味觉感受,不同的植物肌理及公园中的水、亭子、座椅等不同材质激发触觉感受,水声、风吹过树叶沙沙声激发听觉感受。这些都能让穿行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带来愉悦的感受。
其次,在公园中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户外活动——儿童嬉戏、年轻人慢跑、老年人散步健身等,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
此外,公园中的团体活动、社交活动促进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增进社区凝聚力。公园环境增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互动,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精神和心灵治愈的良药。
调节内分泌系统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皮质醇被称为压力激素。
人体压力激素是为维持机体平衡而生。当恐惧、创伤或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时,身体都会释放这些物质,以保持身体状态的稳定。当压力激素处于较高水平时,会对脑细胞造成损伤,若长期积累容易产生早衰和大脑萎缩等症状。当这种激素过量,会带来肥胖、免疫系统削弱等负面影响,严重者将增加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因此,它也被称为“死亡激素”。
北京心航图心理工作室咨询师王婷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内分泌系统调节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若压力激素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身体持续分泌皮质醇,因此降低了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以致于人们即使不再忙碌,也难以放松身心。”
“若想避免身体偷懒,最有效的方式是有意识地让身体启用调节功能。放下工作,到公园待20分钟,即使没有运动,也足以让身心从紧张模式切换到松弛模式,促使内分泌系统调整皮质醇分泌水平。”王婷婷说,“注意,一定要放下工作,不然只是把工作地点从办公室换到公园,紧张状态不变,皮质醇依然在持续分泌。另外,‘公园20分钟理’论也适用于其他活动,散步、打坐、冥想、小睡,或者做些自己喜欢的放松的事儿,都可以改善内分泌系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邓芙蓉带领的团队也做过类似研究。研究团队以进入国家森林公园的普通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仪器测量参与者的肺功能和血压,采用国际标准化问卷对参与者的精神压力状态进行调查,比较了游客入园前后上述健康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游客在入园30分钟后即可观察到其肺功能、血压及精神压力方面的改善。
邓芙蓉表示,人的一生中有80%以上时间在室内度过,因此户外活动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之一,工作之余,抽出10分钟进行户外活动,会对机体放松起到一定作用。
重塑城市公共空间
散步、晒太阳、野餐、钓鱼、露营、摆龙门阵(家长里短聊天)、玩棋牌、玩飞盘……人们在公园可以做各种各样有趣的事。例如,一些年轻人探索出了一系列“小众赏花公园图鉴”。
“公园20分钟理论”甚至会重塑城市公共空间。在英文中有一个词叫做“Green Washing”,即在商业发展、地产及其他公共空间中,引入绿色自然空间,让空间具备公园的属性。
越来越多的商场开始将亲近自然、具有松弛感的生活氛围引入,将人们热衷的露营、骑行、爬山、逛公园、玩飞盘融入,实现从Shopping Mall(大型购物中心)到Life Mall(生活商城)的进阶升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探索公共空间的更多表现形式。如果把公园理解为一种空间形式,那么“公园式商业”“公园式社区”“公园式广场”开始让城市拥有新的生命力。当城市中的市场、体育馆、车站、社区中心、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始具备疗愈公园的属性,整座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具有全新意义的公园。
侯晓蕾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十七工作室多年来深入社区和街区,通过参与式设计和生活美学营造提升居民家门口的空间。“我们希望‘处处都有微花园’。”侯晓蕾说。
对于今天的城市而言,微花园投资小、见效快、分布广、影响大,对人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型微花园、生活型微花园、适老适幼型全龄友好微花园……作为城市公园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微花园能迅速在城市中形成规模,深入到社区楼下、胡同角落、公共空间等城市街景中,是实现花园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与居民生活紧密联系。
侯晓蕾认为,需要认识到公园不仅仅是一块绿地,更是一个能够满足市民多元需求的综合性空间。因此,公园建设需要注重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习惯,如老年人注重公园的健身和休闲功能,儿童需要安全、有趣的游乐空间,青年人更偏向于运动和社交场所。
趁着这波公园热,城市可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础上,补充绿色空间,满足居民开门见绿的美好生活向往。可“见缝插绿”“腾退换绿”,积极挖潜身边利用率不高的剩余空间进行绿色微更新,改善城市的公园格局。
“各地可以绘制绿色空间地图,根据不同公园和花园的特色,建立线上绿色推荐指南,让居民了解身边的绿色系统,更容易选择自己意向的目的地出游。同时,可以规划特色路线,如复古怀旧公园体验路线、儿童探秘公园路线等。”侯晓蕾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