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幸福花开共富路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攀枝花,现代化,幸福
  • 发布时间:2024-06-12 17:26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岳蕾娅 编辑高雪梅

  攀枝花以几代人的接力奋斗缔造了“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花样传奇,如今又以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探索,打开了追梦中国式现代化的幸福之门。

  春日的攀枝花,花开满城,怒放的三角梅、蓝花楹、凤凰花像打翻了调色板,浓烈的色彩肆意泼洒在金沙江畔。当地媒体把蓝花楹、凤凰花制成卡片,被全国网友争相索要,带着花香的浪漫祝福从攀枝花寄到北京、重庆、四川、江苏、西藏等地。

  建市近60年,攀枝花以几代人的接力奋斗缔造了“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花样传奇,如今又以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探索,打开了追梦中国式现代化的幸福之门。

  一只金钱豹,传递民生温度

  3月15日,湖北游客小褚和小刘千里迢迢来到攀枝花动物园,只为一睹现实版“豹警官”的风采。

  3月初,攀枝花动物园一只金钱豹因胖而红。它体态丰腴、神态慵懒,酷似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爱吃甜甜圈的“豹警官”。“胖豹”短视频一经发布,引发全国网友围观,全网阅读量超3亿次。这里的“耐克熊”、胖孔雀、不秃头的秃鹫也纷纷出圈,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当月游客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倍,门票收入19万元,比2023年全年门票收入还多出近2万元。

  “攀枝花真的是康养胜地,动物都养得这么好。”网友在各大社交平台点赞。

  攀枝花动物园始建于1977年,馆舍及配套设施2600余平方米,是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最大的动物园。现有动物20余种、130余只。建园47年,一直坚持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属性,至今门票最低仅需1元,被网友称赞是“最有良心的动物园”。

  面对市民、游客和网友提出的“改善设施”“动物减肥”等建议,攀枝花成立了工作专班,推进公园改造提升,并制定减肥方案、开通公交专线、新增游乐设施、定制文创产品、规划美食摊位……

  “听劝”,不只是对动物的善待,更是一座城市以人民为中心的笃定理念。

  多年来,攀枝花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一直稳定在65%以上。全市每年投入数十亿元资金,办好数十件民生实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倾听群众呼声、顺应群众期待,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攀枝花在全国率先推出育儿补贴政策、率先发展“康养+”产业、率先启动“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典范城市”示范行动,在全省率先启动零碳村庄建设、率先为大中专毕业生发放就业奖补……

  2022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攀枝花担负起为全省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经验、提供样本的重大使命。

  一年间,攀枝花聚焦缩小“三大差距”,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建立“六项机制”,实施区域协同共富、强村富民等“六大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以1万元为阶梯进行家庭收入摸底,构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评价体系,创新开展乡村、城区、城乡融合三类共同富裕基本单元打造,建成共富基本单元和场景20余个。2023年,攀枝花各县(区)人均GDP最高与最低的倍差缩小至1.8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缩小至2.08,动态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情况,三口之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

  社交平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市民、过客为这座城市点赞。攀枝花迎来了继三线建设之后的“第二个春天”。在这里,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一座网红山,看见“慢漫生活”

  4月20日,同为“攀二代”的刘先生夫妻晚饭后换上运动装,准备去东华山漫步。自2023年9月底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建成开放以来,登山健身成了这对夫妻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的必选活动。

  和刘先生夫妻一样,登东华山览山城胜景、品“橘子味夕阳”、享“慢漫生活”成为许多攀枝花人的新生活方式。开园半年多,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游客突破70万人次,成为远近闻名、争相打卡的网红山。而在一年前,这座横亘在攀枝花市中心的山,还是一道默默无闻、人迹罕至的小山梁。

  攀枝花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中诞生的新兴工业城市。经过近60年开发建设,这里已成为工业化率达47.9%、城镇化率达70.78%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居全省前列,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居全省地级市之首。

  2022年,攀枝花启动“精明增长战略三年行动”,实施总投资约600亿元的89个项目,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高水平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和区域时尚消费中心。

  随着成都和攀枝花之间直达动车的开通,蓉攀“3小时生活圈”正式开启;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阿署达花海、银江湖公园3个项目加速推进,上能登“山”、中可观“海”、下能游“湖”,阳光花城“会客厅”初见雏形;太谷广场、东创仁和·悦光岛等特色商业街区,隐山岚、溪驻·山宿等优质民宿,伴山咖啡、易境等文化生活空间,听风萤地、天涯户外等露营消费场景精彩呈现,休闲之都跃然金沙江畔;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总决赛、英雄联盟城市英雄争霸赛总决赛、东南亚热带水果节、机车文化节等100余场次时尚文化、体育、旅游主题活动,让攀枝花实现文体旅大融合。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成为攀枝花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尺。

  在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一年四季木棉花、蓝花楹、凤凰花次第开放,整个城市犹如一座大花园;芒果、石榴、释迦、莲雾、牛油果等特色“攀果”从年初吃到年尾,市民和游客充分享受“水果自由”;风味独特的羊肉米线、热气腾腾的铜火锅,让“舌尖上的幸福”弥漫在大街小巷;常年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人们穿着衬衣过春节,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暖暖的幸福”。

  2024年春节长假,攀枝花共接待游客253.98万人次,同比增长79.91%。

  今天的攀枝花,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越来越时尚新潮,越来越有现代都市气质。曾经的“百里钢城”正蝶变为暖暖的花城、美丽的山水之城。市民和游客在这里惬意共享“慢漫生活”。

  一众新农人,折射“引力指数”

  谷雨时节,攀枝花市仁和区红旗村的农家小伙许开成迎来“忙”果季。家里的80亩芒果树挂满了青涩的果实,必须尽快给数以万计的芒果一一套袋,否则就无法保证品质和收成。

  2023年12月31日晚,一场名为《时间的朋友》的跨年演讲,让许开成一夜爆红。他返乡务农成功致富的故事,让演讲嘉宾罗振宇和观众“眼前一亮”。

  许开成今年26岁。2017年,他到成都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打工,月薪5000元左右。这段工作经历让他发现,家里的芒果销售模式太落后了。2019年,许开成回到家庭农场准备大干一场,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单打独斗的他屡屡碰壁,钱投了不少收益却没多少。

  转机出现在2021年。攀枝花市仁和区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成立,旨在帮助家庭农场解决营销成本高、渠道不畅等诸多难题。 

  “抱团取暖好处多。”许开成说,家庭农场联盟让一家一户的果农拥有了议价能力。“之前发一箱5公斤的芒果,快递费平均要10多元,议价后只要7元左右。”

  现在,这个联盟已拥有80多个会员家庭农场,还有1000多家非会员合作单位。

  还是在2021年,攀枝花推出全市首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攀果”。符合标准的家庭农场都可以使用。市里组建的攀果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线上线下产供销全产业链服务,管控质量、运营品牌、拓展渠道,共享与商超谈判拿到的优惠。

  在“联盟”和“攀果”的加持下,许开成家的芒果不仅进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大型商超,还拿到了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海外订单。家庭农场年营业流水120万元,净收入22万元,是他在成都打工收入的3倍多。在许开成的影响下,红旗村不少外出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当上了农场主。

  “今年,我们的芒果出口预计可以增加到1000吨以上。”展望未来,许开成信心满满。

  近年来,越来越多在大城市打拼的攀枝花青年选择返乡,成为拥有新理念、掌握新技能、开创新业态的“新农人”。

  许开成的致富故事只是攀枝花推进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该市通过创新构建多种具象化共富场景,为本地居民、返乡青年、外来移民创造不拘一格的共富微路径,让千千万万的“许开成”越来越有奔头。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攀枝花市是四川省三个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的城市之一,净流入人口规模及比例均居全省第二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2023年,攀枝花常住人口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1.8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居全省第二位。

  据攀枝花市相关部门的统计,近3年,全市新增外地来攀就业登记32249人。目前,全市中小学生30%来自周边地区;全市三甲医院看病住院的病人30%来自周边地区;全市购房者中50%以上来自外地。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攀枝花,将自己的未来与这座城市“攀”在一起。

  追梦共富,潮涌金沙。一个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正在阔步走向未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