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文旅 何以昆明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长山、严勇 编辑高雪梅

  近年来,昆明筑牢生态之基、擦亮文化品牌、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盛赞昆明为“一座壮丽的大城”;“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徐霞客对昆明钟爱有加;作家杨朔在《茶花赋》中写道,“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昆明,是无数人的“诗和远方”。

  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故有“春城”之美誉。近年来,当地筑牢生态之基、擦亮文化品牌、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年一季度,昆明市接待游客7987.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4.7%。各方游客纷至沓来,在这个偏居西南的内陆省会城市,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个春天永驻的城市,文旅高质的底气从何而来?

  生态强基

  傍晚,滇池畔,海晏村码头。湖面烟波浩渺,远山郁郁葱葱。落日缓缓接近西山,染红云朵,缕缕霞光斜铺到水面,一时间满湖泛金。在此等候夕阳盛景的市民和游客激动不已,举起手机定格下这金色的瞬间。

  四川人缪朋灼开的海晏湾小院离码头不远,也迎来一天当中最繁忙的时段。二楼面对夕阳的房间坐满了游客,挤在窗前,等着和夕阳撞个满怀;三楼露台的座位更是一票难求,早到者点上一杯咖啡或热茶,望着落日,放飞思绪。

  “我就是赚夕阳的钱。”缪朋灼说。2021年,缪朋灼在四处游历中被滇池边的海晏村打动,于2021年租下村民的临水房,打造成充满民族风情的茶咖啡店,橙色墙体象征落日,蓝色装饰寓意湖水。“吸引大家来打卡,其实是借了滇池生态越来越好的光。”

  海晏村,位于昆明市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渔街道,有600多年历史,是滇池东岸保存较完整的古渔村落。因位于滇池保护“两线三区”范围,近年来,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颜值持续提升。

  大渔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铁说,村庄要绿色发展,一湖清水必须守住,海晏村成为网红打卡点,得益于良好的生态基础。目前,海晏村入驻商家96户,覆盖民宿、咖啡馆、旅拍等多种业态,村集体经济大幅提升。

  “高原明珠”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以约占昆明1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市约67%的人口和77%的经济总量,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滇池保护的关系尤为重要。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表示,昆明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推进滇池沿岸绿色发展,围绕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的目标,推动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努力把滇池沿岸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引领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让大观楼长联中描绘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等美景立体再现,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海晏村只是滇池沿岸众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村落的代表之一。昆明市有关负责人说,为了让群众吃上“生态饭”,昆明对滇池沿岸183个村庄进行梳理,其中47个重点村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进行改造提升,另外136个村庄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成绿美乡村。目前,重点村中已有多个投入运营。

  近年来,昆明采取“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生态增绿、科技支撑”等综合措施,推动滇池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整体改善。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介绍,截至目前,共建成滇池湖滨生态带6.29万亩,草海至三个半岛段37.1公里的滇池绿道实现了贯通。

  生态好了,滇池的热闹景象也回来了。目前,滇池流域内植物物种从232种增至303种,喜清水的水生植物如海菜花、苦草等重现滇池;鸟类从89种增至175种,白眉鸭等多种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在滇池及湖滨活动;现有鱼类26种,滇池金线鲃、滇池高背鲫、云南光唇鱼等6种土著鱼类得到恢复。

  滇池周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仅草海周边就有云南民族村、西山风景区、东风坝、大观公园等景区景点。据了解,昆明市正在全力打造“滇池旅游黄金岸线”,依托滇池绿道,通过组织花车巡游和投放观光巴士、电瓶车等方式,把草海周边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培育“观鸥季、赏花季、食菌季”等特色旅游产品,策划推出演艺项目等特色文旅活动,科学布局非遗、文创、户外休闲等业态,发展夜间经济,把滇池旅游黄金岸线打造成为游客到昆明必去、必看、必游的旅游目的地。

  每到冬季,在滇池海埂大坝、翠湖公园等地,红嘴鸥成群结队在空中翱翔,人鸥和谐成为一道靓丽风景。被称为“环湖生态屏障、城市山水景廊、文化旅游长廊”的滇池绿道成为市民跑步、骑行、散步的新晋打卡点。滇池正以生态和谐、生机盎然、乡愁永驻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42岁的海晏村村民潘建花和丈夫在家门口务工,夫妻俩每个月有近8000元的收入。“没想到我们看惯了的东西,成了大卖点。”潘建花说。

  4月下旬,蓝花楹陆续进入盛花期。位于五华区的教场中路,从空中俯瞰,并不宽敞的街道犹如蓝色飘带,引来无数市民游客前来拍照。圆通街“樱花大道”、龙泉路“梅花大道”、一二一大街“杜鹃花大道”、红塔西路“冬樱花大道”……每一条街道都因鲜花而别具风情,装点着昆明的春夏秋冬。

  当前,昆明正围绕构建形成以滇池、西山为绿心的环状大昆明都市区新空间格局的目标,高标准规划建设公园城市,实施公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城市品质提升“七大行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文化塑魂

  每一条老街,都浓缩着一座城市的记忆,给人无限遐想。

  “老街不老。除了保存完好的老建筑、老字号等,还有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涌现的新活力。”王云在昆明老街长大,对这片街区很有感情。2016年,他大学毕业,曾在旅行社当导游。2020年,他回到老街进入社区工作,现担任景星街社区党委书记。

  昆明老街位于昆明历史城区的核心地带,由文明街、景星街、文庙直街等6街15巷组成。街区存留百余处老建筑,保护总面积328.8亩。历史上,这片星罗棋布的建筑群落曾是馆驿书院、宅第民居、店铺作坊、衙署官邸等云集之地。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04年,昆明对老街启动保护性建设工程,至今已完成修缮面积约4万平方米。

  “过去,老建筑多,但多数破旧不堪,私搭乱建严重。如今焕然一新,不仅我们看着舒服,很多外地人也被吸引过来。”王云说,在酒杯楼等地标建筑前,打卡拍照的人一拨接着一拨。

  到藏在闹市里的东方书店体验“汪曾祺同款”下午茶,在百年历史的马家大院沉浸式观看一场“庭院剧”,在茶文化博物馆品味普洱茶,到景星花街听民谣、吃小吃……建筑艺术、历史记忆、多元文化、民族风物、市井生活在这里交融。昆明老街正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八方来客,2024年一季度,昆明老街共接待游客203.23万人次。

  “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翠湖片区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承载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当前正在打造的“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串联起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大学历史建筑群、名人故(旧)居和各类博物馆、展览馆等历史人文景点以及咖啡馆等新业态,历史和现代在这里衔接,别具魅力。

  刘洪建表示,昆明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按照系统谋划、串珠成链、整体打造的思路,以历史人文深度体验为主题,将翠湖、昆明老街、南强街三个重点区域串联起来,精心策划旅游线路,布局和打造更多网红打卡点、网红街区,营造文化氛围,让游客充分体验历史人文之旅。

  五华区委书记陈江表示,五华区将重点谋划“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提升翠湖博物馆群落展示和发展水平,持续激发“翠湖文化旅游节”“蓝花楹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力,创新升级城市休闲旅游模式……“五华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承载区。我们将努力把五华打造为‘最昆明’旅游目的地、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引领区和区域性文旅消费集聚区。”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马谦表示,昆明正持续推动文化赋能,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品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深入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成立昆明“文创银行”,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以“城市记忆”赋能,推出西南联大、讲武文创系列产品;推动“金木土石布”等传统民族民间工艺创作生产转型升级,推出系列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的乌铜走银等文旅产品……2023年,昆明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4.29亿元、占全省的55.1%,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338家、占全省的46.2%,是全省唯一一个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百亿级的城市。

  昆明持续推动文化赋能公共空间,推动“城市书房”“百姓书屋”“文化驿站”“乡愁书院”等新型文化空间建设。“重点打造西南联大、聂耳、郑和等文化IP,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马谦说,围绕环滇池文化景观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文化设施、空间、产品、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逛逛翠湖博物馆群,走一走老街……以往到云南旅游,重庆游客谢佳把昆明当作“中转站”。如今再来昆明,一场品味昆明文化味道的城市漫步就让她花了两天时间,仍觉得意犹未尽。“如果在昆明停留时间更长一点,相信还会有更多惊喜。”她说。

  创新为要

  最近,来自湖南的李先生和妻子腾出半天时间,专程来到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中心——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打卡。正如网上所说,“在斗南,没有人能从这里空着手离开”,看着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鲜花,二人挑花了眼。在斗南花卉市场,很多人既买花,也看花,返程时收获花香,把好心情和浪漫带回家。

  20世纪80年代初,斗南村民把第一枝剑兰栽种到田里,拉开了昆明鲜切花产业的序幕。如今,这个位于滇池东岸的小村庄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工作人员胡慧娟介绍,除花卉交易外,这里还是独特的景区,众多到昆明的游客都会安排斗南花市游。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斗南花市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来这里赴一场浪漫之旅已成新时尚。”呈贡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羽萍说。

  2024年一季度,斗南花卉市场旅游人数约146.68万人、同比增长16.25%,实现旅游收入约7478.72万元、同比增长28.56%。呈贡区以花为媒持续引客留客,不断优化服务配套、丰富文旅产品、提升游客体验,推动“花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赏花、买花、吃花……在创新理念驱动下,昆明将鲜花产业链不断延长,加速产供销、农工贸、花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

  斗南赏花游是昆明创新文旅融合体制的一个缩影。昆明着力推动旅游转型升级,深化“旅游+”“+旅游”,加强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形成“千业融游”“游融千业”新局面。“发挥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旅游和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引入企业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丰富业态产品。”马谦说,加快昆明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把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夜晚,五华区南强街巷人头攒动。短短几百米的街道遍布餐饮企业,烟火气升腾;主题表演、街头艺人、酒馆民谣等精彩好戏轮番上演,不知不觉间将游客体验值“拉满”。

  几年前,南强街巷还令人头疼不已:街两旁是一个个大杂院,数百户居民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屋里。居民院内无公厕,街面坑洼不平,小街小巷多是断头路,社会治安较差。昆明伍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碧砚说,这里曾是老昆明风貌之地,公司原想买几个院子开餐厅,最终在五华区和护国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以政府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对整个街区进行提升改造。

  投资买两栋楼,让400户老居民拎包入住;修缮老房子、复原街区风貌;将民俗文化、非遗文化融入建设,打造昆明旅游地标文化夜市……“2023年,南强街巷实现营收3.2亿元,人流量达1002万人次,举办活动近百场。这里已成为昆明夜经济代表之地。”赵碧砚说。

  创新模式让昆明老街——南强街区面貌一新:聚集各地特色小吃、文创手工集市,包含文化娱乐、夜间餐饮、文创产品、观光旅游等业态;“非遗+庭院剧场”“美食+芳香集市+城市露营地”“南强茶座+中心舞台”等元素充分融合,让南强街、老街夜经济成为游客体验昆明城市休闲生活的一张靓丽名片。

  昆明已推出一批有“云南特色,昆明味道”的文旅新业态新产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同时,拓展旅游消费领域,创造旅游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模式。

  滇池畔的卧龙古渔村“靠山、濒湖、水绕”。为保护滇池和传统村落,呈贡区借助乌龙社区搬迁机遇,对老村内250多栋老建筑予以保留并成功申报为昆明市历史村落。卧龙模式是昆明文旅创新机制的缩影。为给游客提供休闲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旅游服务,昆明全力推动旅游资源产品化、旅游产品市场化,整体打造大翠湖历史人文旅游圈、石林—九乡地质奇观旅游线路等6条“黄金旅游线路”。

  “着力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助推提质增效。”马谦说,通过健全机制体制,昆明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让“头回客”变“回头客”,把“流量”变“留量”,让“网红”成“长红”,全力推进“旅游兴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