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在澳門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 来源:澳门月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博物館,澳門,角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2 16:00
本刊編輯
澳門,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地方不大,但卻擁有20 多個大小不一、主題各異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承載著將澳門豐富的文化遺產傳遞給下一代的重任,同時也致力於通過精心策劃的展覽和活動,激發公眾對澳門豐富的歷史遺產和文化傳統的興趣。
博物館作為城市文化的地標,在澳門扮演著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博物館不僅是收藏和展示藝術品、歷史文物及科學技術的場所,還是城市文化認同與形象建構的重要元素。可以說,博物館在澳門社會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從文化傳承到教育普及,從旅遊推廣到國際交流,每一個方面都體現了博物館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性。
為了進一步探討這一主題,本刊6 月號焦點直擊欄目以:“博物館在澳門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為主題,將聚焦於如何利用博物館這一平臺,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加強教育普及功能,以及提升旅遊業的發展。我們期待通過本期的報道,能讓更多人瞭解到博物館在澳門社會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並進一步推動博物館事業的發展。我們邀請了來自文博界的專家學者參與我們的討論。目的是為了彙集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澳門的博物館在未來發展中的新路徑。
在第一版塊,澳門立法會陳浩星議員,同時也是前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分享他對澳門的博物館在澳門扮演著的角色的心得和看法。他還提出一系列建議:教育資源與旅遊資源,尤其是博物館等文化展示場所,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內容,以適應時代的變化。缺乏更新的展覽,無異於一潭死水,難以吸引觀眾再次造訪。就澳門被選為2025年度的東亞文化之都,他認為,這不僅是一個展現文化魅力的契機,也是一個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時刻。有助推動澳門的博物館與日本、韓國的博物館同行或文化藝術界進行合作,推出一些展覽和學術活動來促進三個國家的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心靈相通。此外,就如何有效地將學校的教學需求與博物館的教育資源相結合,他強烈建議教育界加大對博物館資源的利用,並將其作為課堂的延伸。最後,他更提議,應盡可能創造有利條件,讓基層家庭的孩子們能夠參與到更多的文化活動中來。
來到第二版塊,澳門藝術博物館袁紹姍館長就澳門藝術博物館的未來工作佈局等,分享了她的看法:近年以來澳門藝術博物館創新舉措不斷,通過跨界合作、文化活動的多元化,不僅展現了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重要場所的角色,也體現了積極配合文化局工作,致力於文化創新與人性審美的方向。我們積極與各級學校合作,從幼稚園到大專院校,不斷擴大藝術教育的覆蓋範圍。我們致力於通過與教青局的交流與合作,邀請學生們走進博物館,參觀展覽、參加工作坊,讓他們認識到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展示藝術品的地方,更是一個可以輕鬆親近、學習的“第二課堂”。同時也承擔著教育公眾的責任,我們投入大量資源舉辦多樣化的活動,如主題講座和專題工作坊,旨在普及藝術知識,提升公眾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我們希望策劃更多符合澳門特色和發展需求的展覽。通過這些原創性展覽,積極參與並引領博物館遊學熱潮,致力於打造研學旅遊的新高地,進入第三版塊,海事博物館薛啟善館長分享了他對澳門的海事歷史和文化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指出:澳門作為海港城市的一面往往容易被淡化。為令市民不會遺忘澳門的海事歷史和文化意義,海事博物館肩負的工作就是搜羅有關澳門海洋文化的記錄和載體,呈現在大眾的眼前,喚起人們的回憶、想像和關注。他還分享到:海事博物館近年更走出展館,深入校園,到學校分享與澳門有關的海事歷史和文化知識。通過組織講座、互動工作坊、模擬考古挖掘和歷史角色扮演等活動,可以直接向年輕一代傳遞海事知識,不僅增加了海事博物館的可見度,而且也促進了公眾對海洋文化遺產的認識和尊重。此外,他還透露,海事博物館積極探尋大灣區的文化合作,致力於挖掘和展現區域內多元且豐富的海事文化遺產。通過組織聯合展覽、互換展品、共同研究等方式,在區域博物館之間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關係,促進了不同城市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在最後的第四版塊,澳門歷史教育學會陳浩東副會長以一位歷史科教師的視角,來看澳門博物館的意義。他表示,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開始認識到與博物館合作的重要性。一些博物館會通過舉辦特展或活動來吸引學校的注意。這些活動通常會提前通過信件或其他形式告知各學校,以便學校能夠安排學生參觀學習。他認為,“第二課堂”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潛在的影響力還遠未完全釋放。加強對此類項目的宣傳,能夠讓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瞭解並參與,從而擴大其影響範圍,提高社區教育的品質和水準。通過社交媒體、教育論壇、公開講座等多種管道進行宣傳,可以有效提升計劃的知名度和參與度。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承和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創新,將展覽內容和互動遊戲結合,既能寓教於樂,又能提高參觀者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