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倡议的时代意蕴与实践特征

  • 来源:当代世界
  • 关键字:国际发展合作,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
  • 发布时间:2024-09-10 10:56

  毛瑞鹏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内容提要】在大国博弈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受挫,全球发展赤字持续加重,南北发展鸿沟不断扩大。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向当今世界提供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致力于携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全球发展倡议是国际发展合作格局深刻演变的重要成果,是对南南合作以及三方合作的重要引领。全球发展倡议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成果,为“全球南方”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国注重同各国和地区组织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创新合作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统筹推进“三大全球倡议”,推动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发展格局。

  【关键词】全球发展倡议 国际发展合作 全球南方 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多重挑战交织叠加的十字路口。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国际发展合作投入严重不足,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缩小发展赤字、摆脱发展困境,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时代课题。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导各国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全球发展倡议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重要贡献,体现了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结合自身发展经验与全球发展现实需求向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致力于凝聚国际发展共识,打造全球开放平台,推动各方如期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携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核心理念契合、行动目标一致、治理逻辑互补,是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催化剂和加速器。

  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但受地缘冲突延宕升级、保护主义抬头、泛安全化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严重受挫。根据2024年6月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全球如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临严峻挑战。169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仅17%进展顺利,近一半的目标“进展甚微或一般”,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停滞不前或出现倒退”。以目前的趋势,到2030年仍将有近6亿人继续生活在极端贫困中。[1]具体而言,全球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如下挑战。

  一是发展议题遭遇弱化和偏移困境。近年来,美西方国家为转嫁国内发展矛盾、维护地缘政治利益和国际垄断地位,渲染大国战略竞争,无限泛化经济安全,人为筑墙设垒,强推“脱钩断链”,导致全球发展议题面临政治化、边缘化的巨大威胁。很多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常国家间交往和合作,包括国际贸易和投资、教育交流、科技合作、人员流动等,正变得越来越脆弱和困难。如果不能扭转这一态势,不仅发展议题在国际关系和国内议程中的地位将持续下降,而且国际社会在应对诸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颠覆性科技挑战等方面的集体合作可能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亟待凝聚加快发展的政治共识。

  二是发展融资缺口巨大。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2024年4月,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可持续发展融资报告》指出,融资缺口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危机的核心,只有大规模增加发展融资和推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才能挽救可持续发展目标。[2] 同年6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同样显示,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通过全球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筹集资金的速度正在放缓,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部门的投资减少了10%,最明显的降幅出现在农粮系统及水和卫生领域。[3] 然而,面对可持续发展需求,一些发达国家却长期拒绝履行对外发展援助承诺,经合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的官方发展援助仅占其国民总收入的0.37%,远低于0.7%的承诺。为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呼吁,采取紧急行动落实每年500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负担得起的长期融资。

  同时,国际金融体系明显缺乏公正性,对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求缺乏敏感性和同情心。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布雷顿森林机构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增强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属性,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置于其业务的核心,已成为当前全球发展治理改革的重要议题。

  三是南北发展鸿沟持续扩大。全球化和工业化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严重不均,不同国家群体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差别巨大,最富有和最贫穷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状况持续恶化。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全球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挑战时的脆弱性更为突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以新冠疫情期间不同国家群体的融资为例说明,七国集团国家为应对全球发展问题投入的资源持续减少,却从国际金融机构获得总计相当于2800亿美元的资金;相反,人口合计约11亿的最需要资金支持的最不发达国家所获得的资助仅约为8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发展援助创下历史新高,但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发展援助却减少了2%(40亿美元)。[4] 当前,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南北博弈加剧。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加快执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关于发展融资的《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路线图,要求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及摆脱饥饿和贫困的生活权,紧急改革国际债务结构,终止颁布和实施不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单边经济、金融或贸易胁迫措施。

  面对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巨大障碍,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凝聚发展共识,推动发展议题重回国际合作议程的中心位置。全球发展倡议以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为目标,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助力。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5] 全球发展倡议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提炼各国最为关切的减贫、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八大领域开展合作,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能。

  全球发展倡议推动全球发展治理公正转型

  主体地位缺失和发展知识不平衡是制约“全球南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长期以来,南北合作模式通常围绕发达国家的国内议程建立,较少以南方视角和专业知识制定与实施发展援助项目,严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真正需求。国际发展合作呈现出明显的由西方国家向“全球南方”国家实施政策转移的特点。由西方国家长期把持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也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强制灌输所谓“华盛顿共识”的理念和政策。这些都制约了发展合作的成效,且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强烈不满。经合组织2023年发布的《发展合作报告:关于援助体系的辩论》指出,对国际援助体系的根源、基本原理和运作方式的批判,导致要求进行根本性变革的呼声不断高涨,突出体现为要求解决国际援助体系中的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种族主义问题和家长式作风。[6]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发达国家对国际发展合作的贡献陷入停滞之际,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发展合作,从而推动国际发展理念、合作方式、治理机制等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新兴经济体更多参与国际发展合作,国际发展合作中各方的贡献格局、影响力格局及发展理念分享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全球发展治理正在从过去西方主导的治理格局中摆脱出来,以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和互惠互利为主要特征的南南合作,对传统的援助—受援关系提出挑战,同时推动国际发展知识从西方国家向南方国家的单向转移转变为多向的相互学习。[7]

  “全球南方”的现代化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球发展倡议凝练了中国的成功发展经验。伴随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界对中国的期待进一步上升。中国在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和不断走深走实提供了坚实基础。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成果,为“全球南方”国家加快现代化进程创造了重要机遇。

  全球发展倡议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发展合作格局深刻演变的重要成果,是对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的重要引领。近年来,围绕国际金融架构改革、联合国发展筹资等重大发展议题的南北博弈持续升级。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中国坚定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积极推动全球发展治理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和全球发展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

  全球发展倡议彰显开放包容的实践特征

  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注重统筹协调,坚持同各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支持联合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实践路径。

  一是加强战略对接,开展以成果为导向的务实合作。全球发展倡议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主体性,通过加强政策协调,深度对接各国发展战略,根据自然禀赋差异和发展需求,实现优势互补。全球发展倡议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东盟2025愿景等国际、地区和各国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推动实现联动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充分汇聚发展资源,通过全球发展项目库建设,围绕减贫、气候变化、卫生、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项目优先实施“小而美”民生项目,确保资源用于发展中国家最迫切需要帮助的领域,使项目真正改善当地民生福祉,并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长远发展能力。例如,2023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南非出席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时宣布了中方支持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的三大举措。这充分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对合作伙伴国国情和需求的充分尊重。

  为对接和加快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针对资金和项目两个关键缺口,2022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就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宣布实施32项重大举措。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2023年7月,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成功举办并发表《北京声明》,成立全球发展项目库和资金库。中国已经升级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增资至40亿美元,从国内外金融机构筹集全球发展专项资金120亿美元,用于支持全球发展倡议项目落地。自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已有1000多个项目,其中500多个进入实施阶段。

  为加强合作伙伴国的发展能力建设,全球发展倡议加大人员交流和人力资源培训力度。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中方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名研修名额,支持发展中国家疫后经济发展,截至2024年6月已完成4万人次,覆盖全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国家。[8] 通过举办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管理研修班、减贫与发展研修班等各类人才培训项目,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自身发展经验和做法,为相关国家培养更多专业领域人才,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

  二是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包容性格局。全球发展倡议积极构建双多边结合、多主体参与、多资源投入的包容性格局。落实全球发展倡议,要求坚持协同增效,拓展发展伙伴网络,打造国际大发展格局。中国注重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首先,充分发挥联合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统筹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引领作用。中国注重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为主线,加大对联合国等多边机构的对接合作。据统计,中国已同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40多个三方合作项目。

  其次,注重加强全球发展倡议与各国倡议的联动。全球发展倡议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发展合作平台,是包括“全球南方”和北方国家共享发展的倡议。为此,中方强调巩固以南北合作为主渠道、南南合作为重要补充的国际发展合作格局,倡导南北对话合作,欢迎更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凝聚更大发展共识,构建国际发展三方合作新模式。

  最后,统筹协调各领域发展合作,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全球发展倡议注重统筹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国际发展合作,协调推进援外与投资、贸易有机融合,形成政府、地方、企业、社会等多主体援外合力。中国地方、企业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例如,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河南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河南省发挥地区特色优势,积极参与实施医疗卫生、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援外工作。

  三是创新合作模式,吸纳各类主体参与发展筹资和治理。全球发展倡议广泛调动工商界、学术界、民间社会多元主体力量,加强三方和多方合作,汇聚最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合力。传统上,中国的发展援助主要是政府资金。在全球发展倡议引领下,中国援外模式逐渐从政府间的双边、单向式“输血”、政府资源为主,向多双边结合、多主体参与、多方向对接、多资源投入的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中国政府与中外金融机构、基金会等发展伙伴开展融资合作,首次调动国内外金融机构120亿美元专项资金,实现国际发展合作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

  2023年12月公布的《全球发展资金库准则》提出,凡是有意愿、有能力出资支持项目库项目的各类主体均可参与资金库筹资,其中包括:中国相关主体;联合国机构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有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咨商地位或中方认可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等;以及各国政府、有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咨商地位或中方认可的非政府组织、其他中方认可的相关主体等。[9]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汇聚共筑繁荣的强大势能。中国为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打造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机制和平台。2022年初,“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在联合国成立,迄今已有80多个国家加入。联合国专门成立全球发展倡议推进工作组,吸引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共建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中国与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智利、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世界各地区的40多个国家和国际机构签署全球发展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还机制化地举办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国际发展合作阳光论坛、中国—印度洋地区发展合作论坛等;在联合国总部举办全球发展倡议主题推介会、合作成果展示高级别会议。2024年7月,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宣布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秘书处、国合署—盖茨基金会联合工作小组秘书处。2024年2月,中国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埃塞俄比亚工业部签署三方合作联合声明。2024年7月,“中国-非洲-联合国”三方合作示范中心揭牌成立。这是中国首次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与非洲国家及联合国组织共同实施三方示范项目。中国与联合国艾滋病署、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亚投行等相关机构签署合作文件,同中亚国家、国际原子能机构和非盟建立应急、核能等领域合作机制。

  五是统筹推进“三大全球倡议”。安全和发展密不可分,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事实证明,唯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唯有维护国际安全,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唯有尊重文明多样性,才能为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奠定基础。世界银行报告显示,极端贫困更可能发生在脆弱和武装冲突的背景下,到2030年,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国家将成为全球60%的极端贫困人口的所在地。

  中国坚持统筹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继2021年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习近平主席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和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又先后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倡导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构建起更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中国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涉及朝鲜半岛、伊朗、缅甸、阿富汗等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中国积极搭建文明对话、政党交往、人文交流等互学互鉴平台,推动举办中欧文明对话会、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一系列高级别会议。总的来说,凝聚各方力量,协调推进“三大全球倡议”,是中国系统解决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举措。

  结语

  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亟需正确的方向引领和各方的合力推进。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为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高质量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全球发展倡议是一个开放包容、务实合作的倡议,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将为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奠定坚实基础。作为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中国将继续为深化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

  本文是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A125)的阶段性成果

  —————————

  [1] United Nation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Report 2024, https://unstats.un.org/sdgs/report/2024/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Report-2024.pdf.

  [2] United Nations,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2024: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 at a Crossroads, April 2024, https://desapublications.un.org/publications/financ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report-2024.

  [3]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24, June 20, 2024, https://unctad.org/publication/world-investment-report-2024.

  [4] UNCTAD, “Development Aid Hits Record High but Fall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pril 11, 2024, https://www.unctad.org/news/development-aid-hits-record-high-falls-developing-countries.

  [5] 习近平:《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的讲话》,载《经济日报》2022年6月25日,第2版。

  [6] OEC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Report 2023: Debating the Aid System, February 13, 2023, https://www.oecd-ilibrary.org/development/development-co-operation-report-2023_f6edc3c2-en.

  [7] Jennifer Constantine and Alex Shankland, “From Policy Transfer to Mutual Learning? Political Recognition, Power and Process in the Emerging Landscap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Novos Estudos - CEBRAP, Vol.36, No.1, 2017, p.100.

  [8] 罗照辉:《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谱写中国援外和国际发展合作新华章》,载《求是》2024年第12期,第41—45页。

  [9]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资金库准则(试行)》,2023年12月12日,http://www.cidca.gov.cn/2023-12/12/c_1212314343.htm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