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声乐教学应注重歌唱技巧培养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教学,声乐,培养
  • 发布时间:2024-09-14 17:04

  胡雨茂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全新的阶段,对于学生多方面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逐渐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对于音乐——尤其是声乐方面的教育研究更是彰显出了空前的“存在感”。立足于此,笔者将从大专院校的声乐教育角度切入,依托于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有关研究成果,以歌唱技巧为基本支点,具体结合“大专声乐教学应注重歌唱技巧培养”一题撰文,立足于对这一项目教学意义的认知,分别从合唱曲目的优化选择、节奏感的培养以及趣味音乐游戏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一些策略性建议,希望能够对诸位的工作优化带来一定的帮助。

  大专院校需要在“综合+特色”的复合模式下培养、提升学生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之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多元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音乐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陶冶、优化学生人文情怀的必备“良药”,需要在大专院校教育体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过去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为数众多的大专音乐教师对相关教育工作的理解还较为片面,对更为专业的声乐教学模块没有投入足够的设计、发展资源,甚至于机械地套用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来组织课堂活动,这就必然会严重阻碍学生声乐素养体系的高维构建。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大专音乐教师务必要对标于高校艺术教育的多维要求,围绕歌唱技巧教学开展深层面的工作改良活动,以之为主要抓手实现学生音乐艺术修养和综合素养的大幅度攀升。

  1 优化合唱曲目的选择标准

  不同类型甚至不同曲目的歌曲所需要的演唱技法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歌唱技法的教学也要首先解决“唱什么歌”的基本性问题。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是就读于音乐专业的“科班生”,音乐——尤其是声乐教学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一项补充式发展单元;此外,大专生在学习能力和意识方面往往并没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因此对于一些非专业项目的学习也常常难以投入更为可观的资源。出于对上述客观事实的认识和尊重,大专音乐教师在开展歌唱技巧教学活动之前,应当首先合理设计对应的曲目选择标准,一方面,摒弃那些过于专业或者理解难度过大、应用维度过低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迎合大专生群体的共性音乐趣味和艺术审美,同时以之为抓手去调查、整合学生的音乐认知信息并构建相应的信息框架,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生活、学习、发展诉求来对既定的歌曲做出适当程度的“微调”。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歌唱技巧的过程中才能够感受到更小的阻力,同时也会从中汲取到良好的音乐体验和艺术灵感。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大专音乐教师在执行这一方面的工作时,也要充分区别大专生和中小学生在认知趣味和理解层级方面的不同之处,不要选择一些脱离于大专生常规艺术、文化审美的曲目,否则反而会因为让学生觉得太过“幼稚”而削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会控制呼吸节奏的正确方法,教师应当重点围绕“腹式、胸式呼吸切换”的主题来选择曲目,首先摒弃那些换气频繁或者腹式呼吸曲段比例过大的歌曲,转而将重点放在类似于《映山红》《多情的土地》《祖国,慈祥的母亲》等节奏较为舒缓的曲目,或者在这些曲目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一些简化改良来进一步降低对学生气息控制水平的要求,之后鼓励学生把握这些曲目中“切段换气”的节奏,而后再开展具体的呼吸控制方法教学。

  借助于以上策略的有效实施,大专生在提升自身歌唱水平的过程中就有了更有质量的基础和方向,也能够以“窥斑知豹”的方式来从代表性曲目中掌握同类型歌曲的演唱技法,从而起到“纲举目张”的理想效果。

  2 加强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力度

  节奏感是一名合格的音乐人必须具备的艺术感知素养,它能够帮助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自觉地调节、完善曲目的唱腔和唱速,以此来提高表演的总体质量。基于这一基本认知,大专音乐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歌唱技巧的工作过程中,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摆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具体围绕生活元素的融入、趣味游戏的组织以及对学生本能节奏感的利用等主题设计、执行相关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把握节奏感的内涵和反馈渠道、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为后续演唱技法的多元学习、应用奠定较为理想的基础。

  2.1 融入生活元素开展节奏训练

  任何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必然不会只是乐理的堆砌,而是需要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饱满认知的基础上方才诞生的——这恰好也是高校音乐教育理念的核心组成;另外,歌唱技法的有效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理论摄入,还需要建立在丰沛的情感基础上才可以将相关的学习成果应用得灵活、自如。出于对上述事实的认知和尊重,大专音乐教师需要在设计歌唱技巧教学方案的过程当中,率先摸索、掌握学生的共性生活意趣和日常经历等关键信息,有计划、有目的地从中筛选出一些富有生活感染力的元素融入声乐教学课堂的构建活动之中,以前者为平台、素材、抓手和对象来建立起对应的感染场景,引导学生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去开展节奏项目的能动学习。借助于这一方面的策略,学生一方面能够依托于自身业已积累起来的认知经验来提高认知、掌握节奏的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到声乐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继而为后续教师理想教学成果的取得提供基础性准备。当然,大专音乐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根据学生所属的专业、系别以及院校的阶段性文化活动来融入更具有针对性的常态化资源作为节奏训练的高质载体,使学生能从更高维度出发去体会节奏训练活动的“底气”,从而实现教学成果的实质性巩固、拓展和优化。

  例如,对于诸如《春天的故事》等彰显自然主题的曲目声乐教学设计,教师就可以先将理论成分搁置起来,首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主观认知里“春”或“自然”的代表性事物有哪些,而这些事物可以通过怎样的肢体律动或音乐节奏来表现出来,并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的艺术感悟去做一番尝试;其次,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跟唱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先前总结出的律动等元素来做节奏提示,建立起相关歌曲的变奏节点;最后,再通过合唱、独唱切换的模式对业已取得的成果做进一步地巩固和扩大等等。

  利用这一方面的策略,大专音乐教师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就有了更为丰富、可观的生活基点,学生也可以在相应的活动当中了解到节奏感的实质性内涵并形成自主训练的热情,可谓是“一举多得”。

  2.2 组织趣味游戏开展节奏训练

  虽然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大专生仍旧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对于有意思的游戏活动依然表现得欲罢不能,同时也会在参与相关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思维悟性;此外,音乐教育作为一项拓展素质教育项目,更需要彰显出自身所具有的兴趣化、轻质化属性,这样才可以对常规教育模块起到良好的补充效力。从上述几点事实出发,大专音乐教师需要重新“捡”起“游戏”这一项良好的教育“溶剂”,将之设计为开展节奏训练的可靠平台,根据声乐教学的具体主题、目标、方向以及学生的共性趣味、能力等要素,积极设计、组织更多参与感、发展性、“沉浸感”的声乐游戏活动,帮助学生以乐在其中、自然而然的状态去准确理解、把握曲目的核心节奏,同时让学生得以在更高维度上内化有关的乐理知识,以此来达成“寓教于乐”的理想教育目标。当然,这项工作的开展也要具体结合大专院校及大学生的特点,不要一味照搬中小学的一些游戏活动,以免给学生带来一种“幼稚”的体验从而弱化课堂引导效力。

  比如为了训练学生的声调辨控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辨曲听调”的游戏:将学生以“高低搭配”的原则分成几个小组,各组依次派出一名代表参赛;教师用多媒体设备随机播放一些学生学习过的练习曲目的选段,并要求代表们在教师发出信号后识别、说出当下曲调的声调;各组代表每正确回答一次积1分,回答错误或者最后一个答出者扣1分;最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即为比赛的获胜方等等。

  如此一来,对于学生的歌唱技法教学活动就呈现出了更高的趣味程度,能够让学生内心的声乐学习潜能、灵感得到更深层面的激活与释放,同时在客观上完成了人文化课堂的有机构建,这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而言是大为有利的。

  2.3 利用学生的本能节奏感开展节奏训练

  必须认识到的是,“节奏”虽然是人为创造的名词,但是相关的概念却是自然存在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任何有规律的声音和运动都蕴含着“节奏”,因此对于它的教学和学习也需要做到“返璞归真”,从自然本能中寻找相关的资源和灵感。立足于此,大专音乐教师在开展节奏教学的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起对生本自然感知能力的挖掘和利用,依托于多元手法去“唤醒”学生对标于音乐节奏的“律动基因”,结合学生的共性艺术品位和音乐审美去选择相应的感染力较强的曲目,以此来让学生在深度欣赏的同时有效进入自我陶醉的理想状态,使之在高度放松的模式下自发地做出相应的律动动作。在这个基础上,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观察、总结这些动作并将之整合为对应的训练抓手,带领学生构建起可视化的节奏感知基点链条、框架,进而帮助学生在最为自然、轻松的状态下实现对曲目节奏的精准把握和自然表达。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大专音乐教师在采取这一方面的策略时,不要完全以被动的形式来等到学生本能动作的发生,而要通过一定的语言、肢体引导或氛围营造等方式来去主动唤醒学生,这样才可以保证相关教学方案的落实更为顺利。

  例如,教师不妨选择《我爱你,塞北的雪》和《红旗飘飘》这两首代表性曲目组织对比性欣赏。《红旗飘飘》的曲调十分高亢,节奏也非常明快,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出现身体快速摆动或者手指用力敲击桌面等动作;而《我爱你,塞北的雪》这首歌曲就要舒缓、柔情得多,学生们在聆听时常常会轻闭双眼并做出缓慢摆头的动作。这时,教师便可分别将两类动作整合成一个素材库,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试着配合这些动作来设立节奏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找准歌曲的节奏点。

  通过这一方面策略的有效实施,学生可以通过更为自然的方式领悟到节奏感对于音乐艺术的作用以及相应的艺术魅力,并且对自身的艺术学习自信心也有着较强的塑造效力,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发展作用。

  3 实现声乐教学形式的趣味化改造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教育必须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快乐,并在这种快乐的带动不自觉地实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应用。”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教育内容相比,大专院校的声乐教学往往更加追求对学生主观情绪的调动和利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对音乐艺术情绪性内涵的领悟和输出。基于以上两方面客观事实,大专音乐教师需要在推进声乐教学中歌唱技巧教学质量提升的工作过程中重视起对激趣课堂的有机构建,重点结合“音乐游戏的利用”来做好相关工作,突出音乐游戏对课堂氛围营造、生本记忆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作用,以此来取得更为显著的教育引导成果。

  3.1 利用音乐游戏营造课堂氛围

  大专生虽然基本上步入了成年人的行列,然而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的“玩心”却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仍旧会表现出对游戏活动的巨大热情,同时也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可观的学习灵感和潜能。作为一门对标于听觉的艺术,音乐——尤其是声乐的教学必然需要从“听”的角度切入去构建对应的艺术氛围,以此来达成更为理想的教育目标。结合以上几方面认知,大专音乐教师务必要利用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来设计、组织更多交互属性较为突出的音乐游戏,一方面迎合、满足学生求鲜、求趣的主观诉求;另一方面还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听觉来完成声乐教学氛围的活跃化、能动化,从而让歌唱技巧的教学拥有良好的生本情绪土壤。不过在具体执行的过程当中,大专音乐教师要切实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让游戏性成分的存在比重过大,以免导致“喧宾夺主”的问题出现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有所下滑。

  比如在强化学生“乐感”的工作过程当中,教师不妨从最为基础的“击鼓传花”游戏中寻得灵感,选择一些物品作为“信物”交给某位学生然后播放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学生要根据“一条龙”的顺序来完成“信物”的快速传递并根据目标乐曲的节奏来调整自己的传送速度。如果学生条件允许,教师甚至可以根据曲目中声调的不同来要求学生在传递时做出对应的动作,进一步提高游戏的综合难度和对学生“乐感”的塑造水平。

  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培养自身音乐素养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以更加能动、自主、灵活的形式来完成个人既有学习、认知成果的反馈和释放,继而达成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利用音乐游戏开展记忆训练

  对于绝大多数的大专学生来说,声乐教学并不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项目,因此相关内容的认知难度并不是很高,基本上可以通过“记忆”的方法来达成大部分的学习任务。从这一方面来看,大专音乐教师对于学生的歌唱技巧记忆练习也需要被提上日程,同步利用“游戏”的载体和抓手去完成具体模块的设计、执行活动,鼓励学生结合目标曲目的常规演唱方法要素做出复述和示范练习,从而用这样的方式去完善学生的基础性技巧素养。不过必须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将这方面工作的方案设计区别于传统的理论记忆指导,更加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化思维和方法的有效应用,如此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完成了“气流控制”方面的理论教学工作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试着学习或者自创记忆相关内容的口诀,然后结合学生的意愿组织他们套用“接龙复述”等模式来做交互记诵,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将这个模式代入到“气流控制”的实践训练当中,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曲目做差异式的气流控制接力游戏,使声乐教学的实训属性得到更高维度的彰显。

  通过上述策略的有效实施,学生对于目标基础性成分的理解和内化便可以做到融会贯通,还可以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实现自身艺术性资源的个性挖掘和开发,从而达成相对理想的发展效果。

  3.3 利用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需要认知到的是,在大专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当中,“合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项目,因此相关的歌唱技巧教学也必须表现出对合唱项目的充分融合。大专生的自我意识普遍较强,其所重视的声乐技法往往更多地体现出对个人演唱能力的强化效力,而没有对“合唱”活动产生预期的促进效能。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大专音乐教师务必要侧重于利用音乐游戏来对学生的合作艺术思维和演唱能力开展多方面的培养,使之得以借助更多契合于自身演唱能力、音乐审美和声乐教育诉求的内容、目标的游戏来获得良好的课堂发展综合体验。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学生既能够体会到合唱这种声乐表演模式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更可以在“寓教于乐”的模式下轻松、自然地强化自身的合作演唱意识、能力,最终达成预期的声乐发展目标。当然,这项工作更多的是对标于合唱等团体性音乐演唱艺术而被执行的,因此大专音乐教师也要结合活动的具体需要以及本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目标做灵活选择,不必过于刻意地应用,以此来达成更理想的效果。

  比如在引导学生完成不同声部之间的合唱融合活动当中,教师不妨带领学生来进行一次“过山车”的简单游戏活动:首先,教师要根据“高低搭配”的原则来把目标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派出一名代表来参赛;教师同样要按照对应的顺序为代表们播放一些有着明显节奏变化的曲目,要求各个小组的成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依次发出符合相应位置声调的音节,每有成员出现声调不符或者“延迟”则扣去本组1分基本分;最后剩余基本分最多的一组即为获胜方。

  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可以在更多的艺术活动当中完成多方面演唱技法的锻炼和发展,同时促成学生良好的合作性艺术发展意识的形成,这些对于其他方面的教育指导工作而言也是大有裨益的。

  除了以上几方面主要策略之外,大专音乐教师还可以将高等院校所独有的社团活动纳入相应的工作范畴当中,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特别是声乐主题的艺术社团,并结合学生的社团活动来为他们歌唱技巧的学习、内化准备必要的素材、载体和抓手,以此来让学生的歌唱素养提升呈现出更强的项目属性。此外,通过和社会上的合唱团、话剧团等声乐艺术表演机构建立起合作关系也是促进学生歌唱技法发展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依托于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载体来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艺术性资源的摄入开辟出更多的路径和窗口。

  4 结语

  音乐是伴随人类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而声乐则是其中的“元老”级项目,理当也必须在高等艺术教育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广大大专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大力践行这一认知,结合声乐教学的多维诉求、内容和目标,积极推进学生歌唱技巧的能动教育改革工作,常态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表达教学并着重彰显其中的歌唱技巧训练环节,具体立足于合唱曲目的优化选择、节奏感的培养以及趣味音乐游戏的应用等主题去构建理想的生本发展课堂,协助学生在按部就班、能动自主的形式下完成自身歌唱技巧的丰富、完善演唱素养的持续性提升,从而为他们日后进一步的音乐学习和综合艺术修为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南充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