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视角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研究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数字化转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 发布时间:2024-09-25 16:28

  文/郭冬梅 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组织竞争力和优化运营模式的关键。本文从数字化转型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直接关系到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研究旨在为事业单位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社会服务、科研教育、文化传承等多重职能,其管理效能直接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因此,如何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重塑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之更加高效、灵活且具有前瞻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提升。厦门市翔安区作为著名旅游城市厦门的一部分,其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是物流、文旅与会展行业。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作为相关旅游资源与物流资源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翔安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事业单位的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因此,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效率,并最终促进翔安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数字化转型的热潮,无论是私营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1]。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乃至文化理念的全面变革。这要求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准配置、高效开发与科学管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公众期待[2]。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策略,旨在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提高组织效能,并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管理层面的支持。

  2. 文献回顾与研究空白

  现有研究已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例如,王涛提出了“未来的工作”概念,强调了在数字化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向更加灵活、数据驱动的方向转变[3]。而安素朝的研究则着重于数据分析在人力资源决策中的应用,指出数据驱动的决策能显著提升管理的精确性和效率[4]。然而,针对事业单位这一特定领域,关于如何具体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适应新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研究尚显不足。尽管李晓方等人的研究开始关注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5],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和策略探讨仍较为有限。鉴于此,本文旨在填补上述空白,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展开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哪些具体的挑战与机遇?基于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有哪些?如何设计并实施一套基于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组织效能和员工满意度?

  3. 数字化转型概述

  3.1 数字化转型的定义与特征

  数字化转型是指组织利用数字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改造其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进而创造新的价值、提高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的过程。这一转型过程具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客户为中心,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服务设计与优化;二是数据驱动,即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决策过程,提升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三是跨界融合,打破传统行业界限,实现多领域协同与创新;四是持续迭代,强调快速试错、快速学习和持续改进的文化。

  3.2 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相较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一方面,事业单位往往承载着公共服务职能,其转型须平衡效率与公平、创新与稳定的双重目标;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可能更加保守,对新技术的接受与应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换代,更是一场涉及观念、制度、能力的全方位深刻变革。同时,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不仅能够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增强公众满意度,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决策科学化,最终助力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

  4. 数字化转型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化转型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深远且多维,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一系列挑战,促使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事务性操作向更加战略化、数据驱动和以员工体验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4.1 挑战方面

  首先是技能缺口加剧。数字化转型要求员工具备更高的数字技能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这可能导致现有员工技能与新需求之间出现差距。事业单位需要重新审视人才结构,加大培训投入,缩小技能鸿沟。其次是组织文化和变革阻力。长期形成的组织文化和习惯可能阻碍数字化进程,员工对新技术的抵触情绪或对改变的恐惧会影响转型速度。管理层需要建立开放包容的文化,鼓励创新和试错。最后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随着人力资源数据的数字化和集中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成为重大挑战。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确保合规使用个人信息。

  4.2 机遇方面

  第一,决策智能化。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实现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环节的精准决策,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第二,个性化管理与员工体验。数字化工具如智能HR系统和个性化学习平台,能够根据员工特性定制化服务,增强员工参与感和满意度,促进人才发展。第三,灵活的工作模式。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等新兴工作模式的普及,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使得事业单位能够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同时提高工作效率。第四,促进人才精准匹配与绩效优化。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能够更精确地匹配岗位需求与人才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实时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馈员工表现,促进绩效的持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

  5. 基于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须围绕智能化、个性化、实时化与平台化展开,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升级与优化。具体的创新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5.1 招聘选拔的智能化

  智能化招聘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筛选简历,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候选人与岗位的匹配度,提高招聘效率与质量。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成功员工的特征数据,构建预测模型,识别潜在的高绩效候选人。同时,采用视频面试、在线测评工具等技术,减少人为偏见,提升招聘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2 培训发展的个性化

  基于数字化的学习管理系统(LMS)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培训内容的个性化推送。系统可根据员工的职业规划、能力短板及学习偏好,智能推荐定制化的培训课程和资源。这种个性化学习路径不仅能加速员工成长,还能提升培训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5.3 绩效管理的实时化

  运用数字化绩效管理平台,实现绩效数据的实时收集与分析,让管理者与员工能够及时沟通反馈,调整工作策略。通过建立动态的目标设定与跟踪系统,确保绩效管理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促进绩效的持续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发现绩效指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深层联系,为绩效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5.4 员工关系管理的平台化

  搭建集成式的员工服务平台,整合员工服务、沟通交流、福利申请等功能,促进信息透明与流程简化。利用社交媒体和企业社交网络,增强员工间的互动与协作,提升组织凝聚力。同时,平台化管理有助于收集员工意见与反馈,为人力资源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构建更加和谐的员工关系。

  6. 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一套有效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须从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治理机制以及文化和能力培养三大支柱入手,确保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施与持续优化。

  6.1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坚实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是基础。包括引入先进的云计算平台,保障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部署高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实现招聘、培训、考勤、薪酬等模块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建立移动办公平台和远程协作工具,适应灵活工作制的需要,增强员工的远程工作体验。

  6.2 数据治理机制

  数据是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构建科学的数据治理机制,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与合规使用至关重要。这涉及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分类体系,实施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与加密技术,防止数据泄露。通过数据审计和质量检查机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此外,设立专门的数据管理团队,负责数据的收集、清洗、分析与应用,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6.3 文化与能力培养

  成功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组织文化的支撑和员工能力的提升。塑造开放、创新的数字化文化,鼓励员工拥抱变化,敢于尝试新技术和新方法。定期举办数字化培训和研讨会,提升员工的数字素养,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基础、网络安全意识等。同时,培养跨部门的数字化协作能力,打破信息孤岛,促进知识共享与流程整合。

  在上述基础上,设计一个综合实施方案框架,明确阶段目标、责任分配、时间表和预算。初期,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的搭建与基础数据体系的建立;中期,逐步推进各项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后期,则注重数据分析应用的深化,以及基于数据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同时,建立项目监控与评估机制,定期回顾数字化转型的进展与成效,及时调整策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7. 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的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7.1 案例背景

  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作为一家负责当地旅游资源与物流资源管理的事业单位,面临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员工招聘、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等方面。随着翔安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文旅产业和物流产业的增长,该中心需要更加高效、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支持其业务的发展。

  7.2 数字化转型举措

  目前,该中心已经采取和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举措有:智能化人力资源选拔体系,即借助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招聘平台,迅速过滤简历,用机器学习算法评估申请者的资质与潜能,从而增强招聘的精确度与效能。定制化员工教育平台:依据员工的职业规划目标及技能缺陷,智能化地筛选并建议相匹配的培训课程,旨在加速员工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进程。即时绩效评估体系:采纳数字化的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员工绩效数据的即刻收集与深度剖析。大数据精细分析:通过大数据揭示绩效指标与组织总体战略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制定精准的绩效提升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实证基础。

  7.3 取得的成果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初步显现出了以下成效:其一,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智能化招聘系统大幅缩短了招聘周期,降低了招聘成本。个性化培训平台提高了员工参与度和满意度,加速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其二,促进了业务发展。实时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使管理者能够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业务目标的达成。集成式员工服务平台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其三,支持了翔安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中心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翔安区文旅产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游客和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数字化转型措施,厦门市闽台渔港发展保障中心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还增强了自身的服务能力,为翔安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结语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创新的关键驱动力。本文通过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定义、特征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明确了事业单位在这一变革中面临的独特挑战与机遇。可以发现,数字化不仅要求技术上的革新,更需要组织文化、管理理念及员工能力的全面配套升级。事业单位在转型过程中,既要克服技能缺口、组织文化阻力和数据安全等难题,也要把握住决策智能化、个性化管理、灵活工作模式以及人才精准配置等带来的机遇。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充分利用机遇,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化、个性化、实时化和平台化的创新策略,以及构建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综合方案。

  参考文献:

  [1]黄云.人工智能时代国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之路[J].现代企业文化,2023(25):121-124.

  [2]张文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改革[J].人力资源,2023(10):61-63.

  [3]王涛.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要素、模式与路径[J].中国劳动,2021(6):35-47.

  [4]安素朝.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人力资源量化管理的影响——评《人力资源量化管理与数据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1):252.

  [5]李晓方,谷民崇.公共部门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形式主义”:基于行动者的分析框架与类型分析[J].电子政务,2022(5):9-18.

  作者简介:郭冬梅,硕士研究生,经济师,13950022810@163.com,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人事劳资工作。

  课题项目:厦门理工学院横向科研课题——翔安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研究(编号:SKHZ24006)。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