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的市井烟火——我拍胡同的30年
- 来源:今日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轴线,胡同,精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9-26 10:54
文图| 本刊记者 虞向军
没有人能够精确地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形容北京。这是一个太过繁杂的地方,每个在夜里乘坐飞机抵达北京的旅客,在高空望去,都能看到这片光的海洋,也像沸腾的岩浆,沿着城市规划的格局,规规矩矩地流淌。如果说长安街、三里屯、国贸、奥体是北京的高光部分,那么沿着中轴线依次分布的胡同则是北京生活的另一面。它以柔和的基调演绎着北京城和北京人的故事,在这些CBD的灯光和城市霓虹照射不到的地方,家常小馆也好,冰糖葫芦也好,甚至一碗豆汁也都暗含了这个城市的日常精髓。
其实在我的学生时代,北京的艺术圈子里关注胡同影像的人并不多,因为那个时候城市还大量地存有完好的胡同体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大家对这些围绕在周边司空见惯的事物往往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但是在2000年之后,城市加快了改造的步伐,大片胡同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十里繁华。人们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这种熟悉的生活状态正在渐行渐远,于是很多人开始用镜头和画笔记录胡同的影像,试图留住成长的记忆和温暖的生活场景。
于我而言,真正有意识地记录胡同和中轴线的影像,还要追溯到1993年的一张照片。那还是一个属于胶片的时代,有一天黄昏时分路过故宫的护城河边,看到两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孩子,在暮色中玩耍的镜头像极了日本导演小栗康平的电影《泥之河》中的镜头。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在以后的日子里,城市记忆成了我的一个重要拍摄选题,难能可贵的是,尽管随着城市快速的拆迁和改造,众多胡同消失,但中轴线附近的很多胡同得以保存,并且经过全新规划,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沿着中轴线探访城市的历史,记录它的风貌,在这条贯穿城市的主动脉附近拍摄了大量的影像资料。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让胡同的日常生活成为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尽情创作的最佳素材之一。很多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老居民和一些外地观光的文艺青年开始真正地审视和感受到这个古都的独特味道,用他们的镜头去表现胡同中居民的喜怒哀乐和四季交替。这些古朴的胡同承载着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也记录京城历史文化的时代变迁。
这些年来,文艺青年们常常喜欢谈论“民国风”,他们总是喜欢在影像中去寻找那个逝去的北平,遗憾的是北京的城墙在几十年前就被拆掉了,“北京城”这个概念已经是一个只存在记忆中的名字了。1981年,导演凌子风在拍摄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的时候,北京城的外景就是在当时还保留有完整城墙的陕西西安拍摄的。随着胡同的保护性修复,如今在北京中轴线附近,大量胡同呈现出原有的风貌,透过那些基本完整的街区和院落,人们依然可以重新捡拾那些逝去的时光。秋日遍地银杏,冬日皑皑白雪,行走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恍然回到老北京,时间开始变得舒缓,与川流不息的城市节奏形成鲜明对比,别有一番韵味。
经济的高速发展,年轻人的休闲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胡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年轻。脱离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北京中轴线附近的一些特色胡同就成了周末打卡的好去处。例如前门附近的杨梅竹斜街,就是一条非常有活力的胡同。这里曾经拥挤不堪的街道和破旧的房屋被改造之后,成了一家又一家的酒吧,咖啡馆和各色各样的设计小店,变得越来越时髦,2015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就在这里举行。有个段子讲,北京人一讲历史,西安就笑了,但是西安的历史大部分埋在了地下,非专业人士不能轻易得见。北京则不同,胡同里的故事生动鲜活,在陈年的小院里喝着入时的酒,唱着流行的歌,看门口走过的动人的姑娘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诉求。
北京本地的民谣歌手赵雷在他的知名歌曲《鼓楼》里吟唱着:“我是个沉默不语的靠着车窗想念你的乘客,当107路再次经过,时间是带走青春的电车”。这首歌给鼓楼大街路口增添了许多诗意,甚至当107路公交车缓缓驶来,空气里的浪漫色彩都开始悄悄播散。经年流转,刹那芳华,这个城市见证了无数人来了又去,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总有人在年轻着,而这个城市因为这些鲜活的灵魂,仍然一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