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淏嘉(北京建筑大学)
本科期间,我陆续参与了古北口遗产数字化保护、人与长城共美——长城沿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调查研究相关项目。古北口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段长城,在考据古北口历史的过程中,我对长城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古北口边墙,缘山跨水以筑,潮河穿水门入。庚寅夏大雨数日,河涨数丈余,奔腾突激,缭垣及城堙皆毁于水。以其为经途观瞻所系,发衡缗缮完之。辛卯秋,霖又盛,河涨如前,新缮垣复圮。”《日下旧闻考》中这样记录了古北口水门的消失过程。
公元1770年和1771年水门被潮白河水患两度冲毁,乾隆在得知此事后,认为“且今中外一家,关以外尚隶畿辅,又安藉此防边为北门固屹”,于是决定不再耗费人力重修。清朝民族融合的大历史环境,就这样凝聚在短短的“一家”两个字里面了。这是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长城二字背后的分量。
作为一名本科生,我在长城的保护实践中更多的是一名参与者和观察者。随着探访的深入,我逐渐认识到,长城并不仅仅是一段段城墙,它的背后还蕴含着无数鲜活的故事。我看到长城上古代士兵刻下的五子棋盘,看到长城外被用于侦察的水井,还有四座楼长城外古人用于迎敌的核桃树如今已郁郁葱葱……
古老长城上留有人们生活的痕迹,并一直延续至今。在长城沿线一个又一个的百家姓村、少数民族村中,我感受到了长城建设初期的海纳百川。在古北口瘟神庙前,我似乎透过建筑看到了史料中记载的庙会情景,以及数百年来古北口军民与水患抗争的过往。如今,这些故事随同古北口的边防擂鼓一起,作为当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流传下去。
长城的故事并未停止,而是由今天的人们继续谱写着。随着长城沿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调查的展开,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跟随老师在实地调查中,我与团队陆续走遍北京6个城区,调研共计35个村庄,采访120人次。我看到了作为自然保护区的四座楼长城中,长城与自然环境的独特耦合关系;八达岭长城对周边产业的辐射带动,让我印象深刻……
我曾看过团队成员拍的一张照片,画面中是一位老乡在长城上放羊,而在羊的踩踏下,长城边缘的砖石摇摇欲坠。在老乡的认知中,这可能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就像一座被时间磨砺的敌台遗迹,在多数人眼中可能只是山头的一座土台。我想,长城的保护者有时候更像一名讲述者,要在保护与探寻的过程中把长城故事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
责任编辑:丁莉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