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5000 年前的水乡泽国

  • 来源:奇妙博物馆
  • 关键字:寻觅,水利系统,蓄水量
  • 发布时间:2024-10-16 11:37

  文/ 丁 一 陆蓉娟 图/ 朱梦瑶

  最早的水利系统

  《奇妙博物馆》的老朋友们一定知道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朝代是夏朝,但你知道在夏朝之前我们国家这片土地上就已经出现古国了吗?在遥远的5000 年前,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有一个早期的区域性国家——良渚王国,而现在的良渚古城遗址正是当时那个王国的中心。

  考古工作者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等级分明的墓地,还在这里挖掘出了许多象征古人信仰的玉器。其中,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最引人注目,这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最完备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啦!看来,早在5000 多年前,良渚人就已经擅长治水了呢!

  说到治水,你第一时间是不是会想到“大禹治水”这个传说?告诉你吧,良渚人建造和使用外围水利系统的时间,可比大禹生活的时代还要早1000 年左右呢!

  这么早的水利系统,它的规模有多大呢?截至2019 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时,考古工作者借助各种科技手段,在良渚古城遗址外围陆续发现了鲤鱼山、老虎岭等11 条水坝,其中6条水坝组成谷口高坝,4条水坝组成平原低坝,还有1 条山前长堤,整个系统的蓄水量加起来大约有三个西湖那么多!

  良渚古城位置特殊,坐落在水患灾害频发的地区,所以聪明的良渚先民设计建造出了这些水坝。这些牢固的水坝不仅抵挡住了洪水对城市的侵袭,还成功构建出了一条水路运输线,人们充分利用蓄水区,不断将山间的石材、木材以及动植物资源等运输到古城里。除此之外,这些水坝还能用来调节河流的水位、灌溉农田等,大大方便了良渚先民的日常生活。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忍不住想夸一夸这个了不起的设计了呢?

  草包,5000 多年前的钢筋混凝土

  经过5000 多年的时光,如今,那些水坝已经和普通山包差不多了,外行人很难看出差别。那考古学家到底是怎样分辨二者的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良渚人另外一项伟大的发明了。

  在鲤鱼山、老虎岭等外围水利系统遗址的水坝断面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纵横交错的“草包”。这正是良渚先民特有的水坝建筑工艺,被形象地称为“草裹泥”。

  这项技术的诞生和良渚人的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良渚人的家都安在沼泽地周围,沼泽下面是淤泥,上面生长着芦、荻和茅草。良渚先民就地取材,挖出淤泥裹在草里,再用竹篾条绑扎固定,一块“草裹泥”就做好了。这样一路挖过去,草和淤泥都用掉了,清理出来的地方就变成了河道,运输“草裹泥”也变得容易起来。

  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草裹泥”,这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我们现代人修建堤坝、防洪抢险时使用的草袋装土,最早的原型说不定就是“草裹泥”呢。使用“草裹泥”技术建造的堤坝要比只用淤泥筑成的堤坝坚固得多,不会轻易崩塌。有人甚至有些夸张地说,“草裹泥”就好像5000 多年前的钢筋混凝土。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清理的过程中还发现,“草裹泥”中有很多专门在秋冬季节开放的荻花,这一发现说明良渚人应该是在秋冬季制作“草裹泥”、修筑水坝的,这样的时间安排非常合理,因为秋冬是枯水季,也是农闲季节,正适合兴修水利。一包小小的“草裹泥”,也蕴藏着良渚先民大大的智慧呢!

  城墙,城墙,修城墙

  说起泥土,在5000 多年前的良渚王国,它可是除石头外最重要的建筑材料,先民可以用它来建筑房屋、营建城市。

  良渚古城墙就是用黄土和石块修筑的。目前残存的黄土墙最高处有5 米高,相当于一层半楼房那么高!

  整座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城墙东西长1500 米至1700 米,南北宽1800 米至1900 米,四面城墙各有2 个水门;南面城墙还有1 个陆门。这9 个城门是连通城内外的重要出入口。但是,为什么水门比陆门多呢?

  考古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良渚古城墙采取了“夹河筑城”的营建模式。先民在营建城墙时,会在墙基两侧开挖出河道,用于连接外河。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独木舟、竹筏水运的方式,把建筑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正因为如此,城墙上才有了8 个水门和1 个陆门。

  5000 多年前,生产力相对落后,修筑城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但是,良渚古国的领导者们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修筑城墙,这是因为城墙对他们的生活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家们分析认为,良渚古城兼有居住和生产的功能。有了城墙就有了城,先民聚集在一起生活,分工合作,大大发展了生产。同时,先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更重要的是,城墙能用来保卫中心的宫殿区,创造了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

  了解了这些,你是不是对神奇的良渚古城充满了兴趣呢?有机会的话,不妨实地去感受一下良渚先民的智慧与勤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