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雅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说,我有六个诚实的仆人,它们教会我所知的一切。它们就是:何事、何因、何时、如何、何地与何人。
因此花时间厘清忧虑的具体因素,别花时间忧虑,我们应当学会分析问题的三道基本步骤,才能具备处理各种烦忧的能耐。这三道步骤就是:
步骤 掌握事实
步骤 分析事实
步骤 做出决策,并根据决策采取行动
掌握客观事实,让烦恼不攻自破
让我们先检视第一道原则:掌握事实。为什么掌握事实如此重要?这是因为,除非我们通盘了解事实,否则不可能试图明智地解决问题。若无事实,我们就只能绕着困惑原地打转。这套说法出自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学院(Columbia College)院长22年的贺伯特.霍克斯(Herbert E. Hawkes)。他曾协助20万名学生解决困扰,而他告诉我:“困惑是忧虑的主要成因。”他这样比喻:“全世界有一半的烦恼,源自于人们在尚未充分了解问题的情况下做决定。
举例来说,如果我遇到一个问题,下周二下午3点之前要做出决策,在那天来到之前,我绝对不会尝试做任何决定;与此同时,我会聚精会神搜集所有与这道问题相关的事实。我不会忧虑,也不会深陷问题之中,更不会夜不成眠。我就只是全神贯注地搜集事实。到了当天,要是届时我真的掌握所有事实,通常问题就会自行解决!”
我问霍克斯院长,这是否意味着他已彻底战胜忧虑。“没错”他说,“我想我可以很坦白地说,我发现,现在我的人生几乎与忧虑无缘。”他又继续接着说:“如果我们可以把时间花在厘清公正、客观的事实,忧虑往往终将在知识之光照拂下人间蒸发。”
在客观搜集所有事实之前,不要急着解决问题
然而我们多数人都是怎么做的?大概就像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严肃评论:“人们为了逃避思考的辛苦,总是诉诸权宜之计。”如果我们花心思厘清事实,却只是顺着支持自身想法的事实追寻到底,完全无视其他事实,那我们只会得到与自身行为相符的看法,也就是一厢情愿的念头、预设偏见的事实!
那我们该怎样做?思考时必须将情绪排除在外,正如霍克斯院长所说,我们得确保事实保持“公正、客观”。
当我们胡思乱想时不容易做到“公正、客观”,因为在那个当下,情绪往往占上风。不过,我发现,若想试图跳脱自身的问题,以一种“公正、客观”的方式看清事实,有两个方法相当管用,列举如下:
1假装自己正在帮别人搜集信息
试图掌握事实时,我会假装自己正为了某个人搜集信息,而不是为了自己。这种做法有助于采取冷静、公正的视角看待证据,也有助于摆脱情绪干扰。
2扮演反方律师与自己辩论
当问题纠缠不休时,有时我会假装自己是律师,正准备搜集相关证据与反方一辩高下。换句话说,我试图找出与自己所有想法背道而驰的事实,也就是所有会粉碎我的希望,而且我根本不想面对的事实。
当我把正方与反方的两面说法都写下来之后,通常会发现,真相就落在光谱两端的中间地带。
在此,我想要强调:无论是你我、爱迪生或最高法院,若无法在第一步就掌握事实,就别奢望能够聪明地归纳出任何问题的明智决定。
所以,解决问题的第一道原则就是:掌握事实。让我们仿效霍克斯院长的做法:在公正、客观地搜集所有事实之前,不要试图解决问题。
明确执行四步骤,就能摆脱90%忧虑
我吃过很大的苦头才学到珍贵教训:把事实诉诸文字更容易分析。事实上,光是以白纸黑字写下事实,让问题跃然纸上,这个举动本身就相当有助于我们最终归纳出明智决定。正如发明家查尔斯.凯特林(CharlesKettering)所说:“把问题说清楚,就解决一半问题。”
多年来,每当我忧心忡忡,总会写下两道问题,接着再写下回应的答案:
我正在担心什么事?
我可以怎么做?
以前我不会把问题与答案写在白纸上,但几年前改变做法了。我发现,用白纸黑字把问题与答案都写出来有助厘清思路。所以我先写下:“我正在担心什么事?我害怕明天一早就会被抓去审问。”“我可以怎么做?”
我花了几小时思考,写下自己可以采取的四种行动,以及每一种行动的潜在后果:
行动一⇨我可以试图向主管解释,不过他又不会说英语,要是我们之间还得通过口译员传话,很可能直接把我抓去审问。
行动二⇨我可以试着逃走。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他们一直在监视我的行踪。倘若我试图逃跑,很可能直接遭到枪毙。
行动三⇨我也可以躲在房间里,避免靠近办公室。但我如果这样做,主管就会起疑,可能会派兵来逮捕我,完全不给我机会辩解,直接抓去审问。
行动四⇨ 星期一我可以如常上班,毕竟主管有可能忙到不记得我做了什么事。就算他真的想起来,也有可能已经冷静下来,懒得再找我麻烦了。
我一想通之后就决定采行第四个方案,隔天一早我走进办公室,只见那位主管一如往常地对我怒目而视,但一句话也没说。谢天谢地,我的忧虑从此解除。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星期天下午我把所有可能的方案以白纸黑字写出来,同时也写下每一个方案的可能后果,然后冷静地做出决定。很可能就是这一步救了自己一条小命。倘若我没有这么做,很可能方寸大乱、犹豫不决,而且在情急之下做了要命的蠢事。
假如我没有想通自己的问题再做出决定,也很可能整个星期天下午都被忧虑搞得抓狂,到了晚上又夜不成眠,隔天上班时面带愁容、精神委靡,单单此情此景就会让主管起疑,甚至刺激他采取行动。
里奇菲德先生说:“经验屡次证明,做出决策的价值弥足珍贵。无法找到确定的目标、阻止不了自己在令人发狂的原地兜圈子,都会让我们崩溃,如陷人间炼狱。我发现,一旦我做出明确、果断的决定,心上的石头马上减轻一半;一旦开始付诸行动,另外40%也跟着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