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 来源:现代商业研究
  • 关键字: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 发布时间:2024-10-19 13:13

  黄丹(大连公共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全面评估财务风险,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确保企业财务运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本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主体,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分析为切入点,对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进行阐述,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的相应措施,以期帮助国有企业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内部审计;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内部管理体系逐渐发生变化,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加,亟须加强风险控制,才能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中,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需要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发挥最大职能作用,才能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获得较高效益和更好发展。

  一、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一)识别、评估与控制财务风险

  在国有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风险相互交织在一起,因此,风险识别变得格外重要。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重要作用,借助其审计程序与技术手段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综合审计,并对潜在的风险与问题进行精准识别。内部审计既是识别风险的有力武器,又是评估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1]。内部审计团队通过深入审计,可以准确地对风险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影响进行评价,从而提出风险控制措施。这些举措有利于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并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与规避,进而使国有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将财务损失降到最低[2]。

  (二)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国有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规模大、层级关系复杂,因此,其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准确,非常重要。只有采取严密的内部控制措施,才能切实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其中,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监督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对国有企业的运营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应用科学的审计手段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综合评价。内部审计部门不只是事后的监督者,更是预防问题的先行者。通过审计,内部审计部门有能力识别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从而协助企业构建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不仅要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信和准确无误,还要防止各种财务欺诈行为。一旦出现财务欺诈行为,不但会损害企业的声誉,还可能导致企业承担严重的法律风险。因此,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时刻提高警惕,利用审计手段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欺诈行为。只有对企业内部进行适当的控制,才能切实提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提高经营管理效益

  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全面审查与评价的工具,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计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寻找提升空间。审计人员一旦发现内部管理中的缺陷,应立即行动起来,向国有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财务信息与管理建议,以协助企业管理者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审计报告提出的科学建议,有利于企业更深入地掌握市场态势,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最终获取更多的利润。

  企业管理者遵循审计建议后,可依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维持竞争优势。通过审计,不仅能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还能给企业指明方向,提供高效的管理解决方案。因此,审计结果不只是对企业内部情况的汇报,更是对企业今后发展的战略指导。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发展,相关部门会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前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会导致企业缺少必要的财务风险理念,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更容易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根据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现状,部分国有企业依然存在债务结构不够合理、债务融资成本过高、资金使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但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可能会增加财务风险,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3]。

  (二)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健全

  风险预警机制是及时发现、识别财务风险的关键环节,但部分国有企业仍未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很难在风险发生前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也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会导致企业在遭遇财务风险时陷入被动或者无力应对的局面。此外,部分国有企业在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时,没有以企业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为依据,会导致制定的预警机制过于理论化,很难执行,也无法及时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预警。

  (三)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监督工作认识不足,依然存在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再加上缺少必要的自纠自查活动,可能会难以实现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工作的动态化监督。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制度,但是监督意识不强,制度执行力不高,很容易忽略内部控制应有的财务监督控制职能,影响内部监督机制的持续完善,甚至可能会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财务人员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部分财务人员尚未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也没有提升学习的渠道,缺少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对新型财务方法的应用能力,从而导致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无法应对突然出现的财务风险。此外,部分企业未能针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会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整体管控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企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三、提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增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

  针对企业人员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问题,国有企业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增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盘活存量资产,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而为国有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稳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操作中,管理层需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认真学习、了解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管理技能,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理念和内部控制意识,以提升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效果[4]。在培训活动组织期间,国有企业既可以派遣管理层为员工普及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推动财务风险控制文化的形成;又可以组织开展财务风险培训,邀请专业人员为企业员工系统讲解财务风险的理论知识、评估、控制方法等内容,提高员工对财务风险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例如,某交通企业为管理层、财务人员及相关方提供了财务风险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培训课程,并聘请专业人员为他们讲解公共交通运营风险、综合开发风险、业务风险等方面的知识。该措施不仅帮助员工增强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还统一了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的步伐,为贯彻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针对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操作性强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并合理设置预警指标,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监控体系。第一,在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期间,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监测,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第二,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框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便利[5]。例如,某交通企业为了确保财务风险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完善原有预警机制,并结合自身经营特点,以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为考量,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风险预警机制和相应的预警指标,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风险预警能力。该机制在应用过程中,财务人员不仅可以通过对预警信号的分析和评估,更准确、快速地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和关键因素,进行及时预警,还可以通过建设配套风险评估模型、监测指标和标准,有效识别财务风险的程度和影响,并作出预警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切实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针对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国有企业应有针对性地提升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效果。国有企业需要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的认知水平,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设,落实内部审计,并建立自纠自查机制,提高内部制度的执行力,以有效防范并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保障。在具体操作中,国有企业不仅要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为企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作用提供引导;还应定期开展自查工作,通过建立的自纠自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6]。在提高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执行力期间,国有企业还可以适当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机制,推动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将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作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确保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始终与企业发展战略一致,切实提高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使用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动态监督,有效规避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

  (四)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针对财务人员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国有企业需要加大对财务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的技能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以提升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以帮助相关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新型财务理念和风险控制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员保障[7]。例如,某企业为了缓解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差问题,多次举办培训学习活动,为内部财务人员系统讲解了公共交通运营、土地综合开发业务内容中存在的行业风险和特点,介绍并推广了新型财务方法、风险控制工具的应用,有效提升了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在多次学习和实践应用中,财务人员不仅能够快速适应商业环境的变化,更好地应对新的财务风险;还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企业提高整体管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质条件。

  国有企业还应针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激励财务人员主动参与风险控制工作,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风险控制水平。

  (五)优化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系统

  通过优化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系统,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与持续发展。第一,国有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运作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第二,国有企业要成立独立于业务运营部门的专门内部审计职能部门,负责对财务风险进行调查和审计,并可以直接向高级管理层报告工作[8]。

  强化审计程序和方法也是关键,国有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才能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化解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财务安全与发展。

  四、结语

  财务管理贯穿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需要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并有效强化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与内部控制,才能为企业的稳健长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实施增强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意识、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提升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优化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审计系统等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国有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内部审计效能,还能够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晓兰.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探析[J].审计与理财,2022(12): 16-18.

  [2]张凤珍.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23): 87-88.

  [3]李学刚.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产经, 2022(16): 43-45.

  [4]樊子默,曹诗睿.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J].商场现代化,2022(13): 176-178.

  [5]史康佳.新时代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价值作用[J].商场现代化, 2022(2): 162-164.

  [6]高鑫馨.论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 145-147.

  [7]戚亮.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及有效发挥[J].财经界,2021(34): 177-178.

  [8]郭冬梅.浅析内部审计在财务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站在国有企业的角度[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 (3): 22-23.

  作者简介:黄丹(1990—),女,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管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