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郑茂典
乡村博物馆留住了乡愁,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农耕文化形成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所谓乡村博物馆,即位于乡村范围内,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位于重庆市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核心景区新立镇文笔村,是展示忠县柑橘文化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500 平方米,收藏了400 余种柑橘和病虫害实物标本,是国内目前收集数量最多、品种最齐全的柑橘文化展馆。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依托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是重庆市科普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一部悠久的柑橘文化史
穿过蜿蜒乡路,经过门口的红橘树,从先秦到当代整个柑橘大家族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位于忠县新立镇的柑橘文化时空馆里,柑橘开始了它们的新使命。走进门厅,展示了与柑橘有关的各种字体,让人们首次感受到柑橘不光好吃,还饱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是在田园综合体建成的首个以柑橘文化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基地,该项目补齐了田园综合体范围内柑橘文化的深度,让柑橘文化更加立体。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紧紧围绕柑橘文化传播、源远流长、三峡遗韵、承上启下、扬帆起航等几大章节,将柑橘的历史由远及近娓娓道来,讲述了从柑橘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价值,到三峡库区发展柑橘产业的艰辛,再到现代智能化、数字化柑橘产业发展的故事。深入挖掘柑橘文化灵魂,使参观者在不知不觉中穿越时空,领略柑橘文化魅力。
“进入柑橘文化时空馆之前,我只知道柑橘好吃,却不知道它背后竟然还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一边吃着柑橘,一边感受着柑橘丰富历史文化的参观者感慨道。
据了解,中国·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于2018 年正式命名,占地面积33246 平方米,建筑面积5976 平方米,展厅面积4176 平方米,由重庆三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以《派森百赋》为轴线,拥有13 个展厅。其中,三个主展厅围绕柑橘文化,展现了勤劳的重庆忠县人与柑橘产业发展的不解之缘。附展厅为派森百艺术馆,集中展示了三峡地区柑橘产业的文物史料、历史进程和产业现状,实现了场馆建设与柑橘历史、品种展示、文化教育紧密对接。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内采用先进的声光电等手段演绎作为世界柑橘原产发源地的中国5000 年柑橘史,以及柑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忠县柑橘产业发展成就。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不仅能观赏到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柑橘文化,而且还可以了解当代柑橘技术及民族橙汁饮料加工业的发展历程。馆内有数百个柑橘和病虫害实物标本,也收集有许多古今中外柑橘产业发展的珍贵文史资料和技术资料,其中许多标本和资料在国内国际都堪称孤本,让大家在观赏古今柑橘发展的人文历史中体验源远流长的柑橘文化。
除了看柑橘标本,在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一侧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柑橘可供观赏。金豆、金橘、脐橙、柚子、柠檬、甜橙、砂糖橘、蜜橘、贡橘……品种不同、长相不同、成熟时期不同的一株株柑橘树排列整齐。
一株柑橘树结出的“致富果”
“碧玉枝柯柑橘林,开花结子未成金。何当烂熟经霜露,更约提壶一访寻。”宋孝宗这首《柑橘》道尽了柑橘的美好。
三峡柑橘文化时空馆赋予了重庆忠县柑橘产业历史文化内涵,而这座柑橘文化馆的建设与忠县柑橘产业发展密不可分。1997 年11 月21 日,三峡柑橘产业化项目落户忠县,在新立镇文笔社区种下第一株柑橘树,忠县柑橘产业化的序幕,由此拉开。
在新立镇文笔社区,也以“柑橘”为核心,先后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柑橘苗圃基地、柑橘脱毒容器育苗中心、亚洲第一家NFC 橙汁加工厂、集数百个品种于一园的柑橘博览园、可供四季采摘的柑橘采摘园、一树多果的柑橘盆栽园、彰显中华柑橘史的柑橘文化时空馆、运用高科技智能化手段的智慧果园……
历经22 年发展壮大,重庆忠县成为全国柑橘产业发展最适宜的生态区域之一,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6.5 万亩。这里已经形成“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的“产加销研学旅”完整产业链,正在向“榨干吃尽和一网打尽”转型升级。
在柑橘产业发展过程中,忠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两中心两基地”,不断做大做强柑橘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忠县已成为重庆市柑橘核心区、全国农业(柑橘)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柑橘)保护示范区、国家出口农产品(柑橘)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全国唯一以柑橘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018 年,忠县柑橘基地实现年产量33.8 万吨、综合产值32.71 亿元,带动了全县20 万名果农脱贫致富。这一组数据正是忠县运用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在青山绿水之间走出金山银山路径的生动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