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视觉传播的问题域与展望——基于计算视觉研究的视角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全球南方,视觉传播,国际传播
  • 发布时间:2024-11-01 21:53

  王晗啸 于德山

  【内容提要】智能媒体时代,视觉化社交媒体传播成为主流,其中“全球南方”用户的高占比与快速增长引发外界关注,计算视觉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计算视觉研究将会成为“全球南方”视觉传播发现问题与解决相关问题的利器,一方面可以通过计算美学、标签监测、人脸识别与分析等计算视觉方法,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是如何通过视觉化传播,隐蔽操纵”全球南方”国家议题;另一方面,利用计算视觉,将视频内容的深层传播策略进行解构,寻找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相关结论也将更好服务于“全球南方”媒体,改进与优化国际传播工作。

  【关键词】计算视觉研究 全球南方 视觉传播 国际传播

  智能媒体时代,视觉化社交媒体的崛起,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与消费行为。根据德国咨询公司Statista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有39%的泰国受访者从TikTok获取新闻,占比位居全球领先位置。从获取新闻的用户分布来看,位列前10的国家均来自于“全球南方”。而在用户数量方面,印尼已超越美国成为拥有最多TikTok用户的国家,有接近1.6亿用户使用。①“全球南方”国家视觉化社交媒体的迅速盛行,引发学界和业界广泛讨论。

  “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相对应。前者涵盖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非洲、南美、大洋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后者则包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以发达国家为主。②由此可见,“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的划分不是地理上的,它反映的是社会、政治和思想上的差异。③200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首个“联合国南南合作日”发布报告《打造“全球南方”》中,首次使用了“全球南方”一词,报告强调,在全球化语境下,南方国家要主导自身发展,并倡导南南合作。④

  当新技术迭代催生媒介生态变革,其影响通常是全球性的,可能对“全球南方”国家来说更为明显。当视觉传播时代来临,“全球南方”媒体如何转型升级,这一新兴传播载体会给“全球南方”社会和民众带来何种影响和改变,一直为外界所关心。从2022年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视频通讯社与与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每年度发布《“全球南方”视频媒体发展报告》,分析研究“全球南方”视频媒体发展现状和趋势,探索“全球南方”媒体共筑“传播共同体”。⑤如何处理与分析社交平台的海量图像与视频一直是开展视觉传播研究的困难所在。近年来计算机视觉技术迅速发展为大规模图像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简要介绍计算视觉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历程,梳理和论述计算视觉在“全球南方”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并对前沿性议题进行展望。

  一、计算视觉发展及其研究维度

  计算视觉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如何使用计算机来详细理解视觉数据,这与人类视觉系统处理方式相近。⑥有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起步,但直到2010年,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主导、利用ImageNet数据集启动了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ILSVRC),计算视觉技术才正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比赛中,不断涌现出的新型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结构,将竞赛过程中ImageNet数据集图像分类错误率降至较低水平。⑦

  近年来,计算视觉逐步被运用到社会科学领域。该类技术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分析工具,在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视域以及解题标准等方面,促进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革新。⑧具体到计算视觉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有学者基于相关文献总结了与社会科学相关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大致包括美学特征、人像识别以及物体识别。⑨

  从研究层次上区分,计算视觉研究由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美学分析、内容分析以及交互分析。低维度的美学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图像亮度、色调、复杂度等指标的计算,模拟人类视觉系统和大脑测量美学的方式;⑩中等维度对图像画面的内容分析主要是对物体与人像的分析。人像分析不仅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对图像中人物的年龄、性别、表情等进行事实判断,还可以开展颜值打分这类具有主观性的价值判断;11更高维度的交互分析主要是针对集视觉、听觉等多模态于一身的视频。视频中所包含的模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交互性,传播效果是多种模态综合作用下的结果。12

  二、“全球南方”视觉传播的问题域

  (一)中国与国际传播

  中国作为“全球南方”重要一员,在推动“全球南方”合作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7年“数字丝绸之路”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开启新篇章,经济领域的跨境电商平台,如抖音等逐渐占据海外市场,相关信息基建也为国际传播中“南方转向”夯实了物质基础。长期以来,国际传播主导性叙事被美西方所把控,“西强我弱”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全球南方”媒体要超越西方中心的“替代性叙事”,发掘本地新闻以及重建“球土新闻”。在这其中,如何借鉴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夯实“替代性叙事”,成为“全球南方”媒体人深入思考的问题与重建“球土想象”的方式。13作为“全球南方”的引领者,中国国际传播肩负了打造开放、平等、包容的全球文明共荣社区的使命。14

  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有学者运用计算视觉方法,探讨如何在海外视频社交媒体上讲好中国故事,其运用基于共现分析法的第三层次议程设置,对优兔平台与中国相关的中英文视频研究后发现,相较于严肃性议题,中国国际传播应加强对娱乐类内容的关注,因为视频内容给用户带来的场景感、沉浸感以及交互要求更高,强调感性体验的娱乐议题更具有传播优势。15同时,有学者发现,相关视频创作策略在官方视频制作发布上已经得到运用。相关研究运用计算视觉与多模态分析法,对抖音平台的官方视频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官方账号生产的视频内容宣传类主题的比重较低,并且具有高明亮度、高信息熵、短时长等特征,从视觉观感上看起来更像是意见领袖或是普通用户创作出的作品。16

  通过计算视觉方法,分析视频特征与传播参与度之间的关系,其结论也有可能被境外机构利用,这一点值得高度警惕。相关机构借此操纵海外社交平台的涉华议题,对中国形象进行污名化。有学者利用计算美学方法,对X平台(原推特)涉及中国形象的图片进行分析后发现,相较于真实的人类用户,以操纵舆论为目的的社交机器人,其美学策略与传播效果高度耦合,并且社交机器人的幕后控制者还会对传播效果进行监测,动态调整参数与程序,变化图像策略。17当社交机器人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出现后,对社交机器人身份识别及其生成的图像真伪判断难度将进一步增加。18

  (二)环境与健康传播

  “全球南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双重挑战,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势必对相关地区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但由于资金匮乏、技术水平落后等客观现实条件,想要走上一条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绝非易事。因此,在“全球南方”研究中,环境与健康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议题,而这其中,又以气候变化问题最为突出。“全球南方”碳排放量远低于“全球北方”,但受极端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理应在全球气候变化叙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遗憾的是,气候叙事长期以来是由“全球北方”国家所主导,“全球南方”媒体只能被动接受“全球北方”媒体传递给他们的气候故事。19近年来,这一局面在不断发生转变。“全球南方”正从新闻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制造者。相较于全球重大气候影响事件,媒体的本地化报道逐步增加,并且谈论气候变化的方式上也有所变化。如在2022年巴基斯坦洪灾期间,当地媒体迅速形成以人类影响为重点的国内叙事,突出流离失所、疾病传播等话题,并主动设置“损失与损害”等相关概念,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20

  尽管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全球南方”媒体呈现出积极作为的一面,但需要清醒认识到,“新殖民主义”在“全球南方”从未远离。有研究表明,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初期,叙述主导权依然被“全球北方”媒体所掌控,其将“全球南方”贴上“不文明、不卫生、野蛮”等污名化标签,而这类新闻甚至影响到“全球南方”媒体对当地疫情的报道。有学者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初,从图像构图如远近景、俯仰角度,以及饱和度、亮度等计算美学维度,对巴基斯坦本地媒体报道图片如何描绘“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进行比较发现,“全球北方”被描绘成服从命令、生活美满、高度文明的形象,“全球南方”则被暗示为贫困、喧闹、不遵守规则以及充斥暴力。21

  (三)算法与智能传播

  智能传播时代,ChatGPT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闻传播领域,逐渐改变新闻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方式。“全球南方”国家如何利用相关技术弥合发展鸿沟引发学界思考。需留意的是,ChatGPT依赖于大量数据的预训练,但数据集本身可能存在多样性、代表性、公正性的缺陷,进而导致社会偏见、刻板印象等问题。社会偏见在机器生产新闻文本过程中披着客观性的外衣进行再生产,并且在算法分发过程中通过定制化方式扩散。22在对国外主流文生图模型研究中,已被证实存在对种族、性别的偏见行为。23与此类似,模型中暗含的偏见乃至歧视同样存在于“全球南方”国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记者在使用ChatGPT辅助新闻写作后表示,每当使用ChatGPT撰写关于国家的专题报道,最后模型生成的文本都会提到战争、腐败和贫困,却不会撰写任何与西方叙事相悖的内容。24在文生图模型中,当关键词涉及”全球南方”国家具体国名时,模型生成的图像会将特定群体与贫穷、暴力等负面形象相联系。例如,当生成“恐怖分子”时,图像中会出现一个中东国家男子的形象,即使限定为“白人恐怖分子”,生成的图像仍然会留有长胡须,让受众与中东国家相联系。如果输入的物品不加国籍限定,生成的物品则默认带有明显的美式风格。25这种在中立幌子下隐藏的特定视角和假设,历来被社会学家批评,因为它助长了对非默认群体的排斥。

  三、“全球南方”视觉传播的展望

  (一)拓展图像来源:重视卫星影像、街景等公开数据价值

  当前,新闻传播领域有关“全球南方”研究的图像资料多是来源于电视、报纸中的媒体报道或是社交平台用户发布的图像视频,对于卫星影像、街景等公开数据发掘不足。相较于“全球北方”,“全球南方”国家普遍存在着可公开数据较少或是数据搜集不全面等客观问题,卫星影像、街景数据可以作为一类经过测量的替代指标,帮助学者推测当地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状况,乃至能够反映当地民众的政治态度。

  运用卫星影像数据替代统计数据目前主要来自于经济学。尽管这些年来“全球南方”国家在经济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提升,但多数国家仍然缺乏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数据。对于卫星数据的利用,较为常见的是通过卫星图像中的夜间亮度,来估算经济活动。26有研究表明,照明面积和照明频率百分比可以预测国家及以下各级的人均GDP。27街景作为另一类公开数据,其图像主要是由专用街景车完成拍摄。街景服务以谷歌街景为代表,目前已在全球83个国家拍摄了超过1600万公里的街景图像,让用户能够看到所选城市地面街道以及两旁的景物。街景数据由于其几乎零成本的特点,近年来被社会科学家广泛用于观察被研究社区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社区的富裕程度与儿童入学率、28社区犯罪率、29社区绿化率等。30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卫星影像和街景图像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测量,另一类则是置于因果框架中,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存在。对于后者而言,另一类变量的选取尤为关键。近年来基于增强技术研发的游戏,在“全球南方”玩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独特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注。如基于全球定位技术开发的游戏宝可梦GO(Pokemon GO),该款游戏的设计初衷是促使玩家访问新地点、结识新玩家、减少久坐。而在里约热内卢和内罗毕这两大“全球南方”城市的游戏用户表示,他们需要根据对城市的安全风险感知来改变其移动方式,以躲避暴力和盗窃,甚至会为此伪造全球定位系统位置。31

  (二)消除刻板印象:重视“全球南方”参与者的视角

  在“全球南方”研究中,需要重视从“全球南方”参与者视角出发思考相关问题。有学者通过对中国数字经济海外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论文使用的是二手数据,在使用一手数据的文献中,访谈资料和文本分析资料各占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32“全球南方”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涉华图像与视频,应被充分挖掘和使用。相较于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留下的海量信息进行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属于典型的非介入式研究,可以更加真实反映“全球南方”用户对华态度和想法。

  在中国与“全球南方”研究中,西方社会对中国在全球南部的数字经济活动普遍存在着“中国团队”的刻板印象,即中国所有行动者,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其他行为体,其行动都是为了国家发展与利益。33这种将中国数字化发展视为由中国政府决定的观念,存在着简单化与片面化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在讨论中国数字经济海外影响时,主流叙事侧重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可能忽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与国企不同,民营企业对投资机遇的看法以及海外业务发展的决策除了政策驱动外,可能更多还是来自于商业利益。34相关企业根据“全球南方”各国具体情况,采取了灵活的、量身定制的本地化策略,以适应各国政策与市场参与者。如当TikTok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运营时,用户上传的内容应避免冒犯上帝和伊斯兰信仰,并尊重其他宗教。35在这其中,东道国政策制定者和当地企业并不是被动参与,而会结合自身利益,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和资本互动。因此,中国在“全球南方”的数字经济发展并不是单向的,而是一条双向车道,企业之间的互动以及双方制度、社会经济环境都可能影响交易和最终结果。36

  (三)强调社会过程:关注视觉信息的跨区域流动

  上述谈到运用计算视觉开展的“全球南方”研究,绝大多数属于静态研究,即对“全球南方”媒体报道或是用户信息中涉及到的图像、视频展开分析。这类研究具有一定价值。但要看到,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用户观点的形成,都是在联系、互动与讨论过程中产生的。在舆论学研究中,有学者将其总结为“社会过程”式研究。37这类研究不仅注重考察作为横截面的意见分布,而且考察舆论形成的动态过程。38开展这类“社会过程”式研究,重点是要梳理不同主体间信息流向关系。以“全球南方”媒体报道为例,可以看到信息流向是相对复杂的,在逐渐体现“全球南方”媒体自主性同时,又留有“全球北方”主导下“东方主义”烙印。如对“全球南方”媒体信息流动研究时发现,半岛电视台相关节目内容制作依然受到西方价值观影响;39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全球南方”和“全球北方”新冠疫情时,在展现防疫成效时,其图片报道流露出一种被殖民的心态,刻意美化“全球北方”而贬低“全球南方”。40

  未来,在开展此类视觉信息跨区域流动研究时,可以参考议程设置研究的做法开展视觉议程设置研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国家媒体间的信息流向进行推断。有学者在对国际新闻的信息流动研究中发现,尽管国际议程依然被各个经济、人口大国所设定,但一些相对较小的国家有潜力来决定外部世界来如何描述和讨论本国。41

  四、结语

  在视觉化传播日益成为主流的今天,如何在国际舆论场摆脱西方叙事,发出“全球南方”声音,是“全球南方”视频媒体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视觉图像相较于文本信息,更容易被理解、记忆与传播,激发受众心理和生理反应。长期受制于西方叙事,只会让“全球南方”国家深陷“后殖民主义”困境,认为自己仍旧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计算视觉研究将会成为“全球南方”视觉传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利器,既可以通过计算美学、标签监测、人脸识别与分析等计算视觉方法,揭示西方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视觉化传播,隐蔽操纵”全球南方”国家议题。同时可以利用计算视觉,将视频内容的深层传播策略进行解构,寻找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相关结论也将更好服务于“全球南方”媒体,改进与优化国际传播工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视觉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3FXWB00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智能媒体时代耦合演变中的舆论极化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CXW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