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视角下的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理念、叙事与路径

  • 来源:对外传播
  • 关键字:国际传播,文化传播,新人文主义
  • 发布时间:2024-11-30 15:00

  胡钰 朱戈奇

  【内容提要】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大局,是国际社会感知和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全球文明倡议视角下,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愈发转向新人文主义叙事,立足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以微观具体的视角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在理念上,尊重地方文化的传统连续和现代转化、基于理性阐释与情感体验的双重视角、把握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推动个性展示与共性融合的结合;在叙事特征上,体现文脉的在地性与交往的人民性;在实践路径上,以趣味感与观赏性创新表达,以新机制与开放性吸引人才,以多渠道与立体式构建传播格局。

  【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 地方文化 国际传播 文化传播 新人文主义

  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而向世界提供的思想公共产品,体现了中华人文精神,倡导文明多样性与全人类共同价值,鼓励文明传承创新与国际人文交流。地方文化国际传播需要牢牢把握这一倡议的基本理念,深挖本地文化资源,整合外部传播资源,以文化为载体,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构建更加和谐的国际舆论生态。

  中国是全球视野下的“地方”,地方构成全球视野里的“中国”。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并非单一化、同质化的抽象概念,而是由无数地方性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所构成。中国各个地方的国际传播服务于“讲好中国故事”战略大局,共同塑造了全球视野下多元而立体的中国形象,这些地方性经验成为国际社会感知和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多次赴江西、广东、贵州等地及欧洲开展的“从乡村到全球”实地调研,探究全球文明倡议视角下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新理念、新实践与新规律。

  一、理解全球文明倡议:以新人文主义推进地方文化国际传播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直面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紧张、全球治理赤字、文化交流困难带来的“碎球化”现象,呼吁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新世界,进一步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与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追求建立国家之间、族群之间、文化之间的新型关系,具有鲜明的非霸权、非暴力、非隔阂特征,其精神实质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契合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直面当代世界面临的挑战,成为21世纪的新人文主义主张。

  (一)西方人文主义与中华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可上溯至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卡尔·雅思贝尔斯认为:“这一轴心必然诞生于‘人之存在’的形态——这一最了不起的丰富性之中,自此以后,人才之所以成为人。”①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不论是中国的孔子、老子,还是古希腊的荷马、柏拉图,以及印度的佛陀,东西方思想家们都在尝试以“人”为核心和出发点来阐释宇宙与人之间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中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理念,代表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主张把人置于宇宙的中心,强调人的主体性价值和决定性作用。这一理念经过了欧洲中世纪的沉默后,在文艺复兴时期重新焕发光芒,人文主义作为一种人性对抗神性、人权反抗神权的社会思潮正式形成,并成为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和博爱理念的思想基础。相对于神文主义,人文主义认为:“凡重视人与上帝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自然界的优越性的态度,都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 ②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中没有强烈的神灵崇拜与宗教压迫,没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诉求,强调从整体性、关系性洞察人与万物的关系。《周易》指出:“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思想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建构了完善的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基础。道家思想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人是自然的杰出造物,不是自然的唯一中心,人要知晓顺应天道。

  概言之,西方人文主义与中华人文精神的共同点在于“人本”与“民本”的价值追求,区别在于对人的存在意义与形态的不同理解上。这些相同点成为当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基础,这些不同点成为建构新人文主义要考量的视角。“新人文主义具有理性、和平、包容的精神,以人类为中心、以平等为原则、以合作为方法、以自由为追求。新人文主义是滋养人类发展的新的文化精神,推动建设世界文化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③新人文主义不是对东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褒此贬彼,而是将其置于历史进程和时代发展中加以分析,并试图基于全人类视角探索二者融合的可能性。

  (二)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性与多样性

  基于新人文主义开展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要立足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回应“传统与现代”“理性与情感”“技术与人文”“东方与西方”的关系,既要以多样性视角讲好地方发展塑造中国形象的丰富故事,又要以主体性意识提炼中国故事贡献全球发展的深刻逻辑。

  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是理解和建构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身份的两个重要理论维度,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的语境下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主体性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植根于深厚的历史传统,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使中华民族在历史性潮流和时代化浪潮中葆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从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到玄奘西行取经,从五四运动引进“德先生”“赛先生”到改革开放引进西方技术与管理,开放包容的态度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与依据,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主体性的体现与动力。保护文化主体性能够更好地发展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能够进一步传承文化主体性。

  一是开展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应尊重地方文化的传统连续和现代转化。地方文化的传统连续是其历史积淀和独特魅力的体现,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承载着该地区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独特价值观。这些元素构成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应充分展现梳理各地文脉,进行现代转化,让国际社会了解和欣赏到地方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2024年6月,笔者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兰西艺术与文学勋章获得者、法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交流。他谈到:“在西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艺术培养变成了全面鼓励创造性但扔掉了传统的一种状态。从政治层面、哲学层面和思想层面上,抛弃传统和片面鼓励创新性的这种格局,让我们与传统割裂了。”结合多次到中国不同地方访问的经历,雷米·艾融对当代中国对自身传统的重视给予充分肯定。

  二是开展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应基于理性阐释与情感体验的双重视角。理性阐释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地方文化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艺术特色等进行深入剖析,使国际社会能够准确把握地方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情感体验在于激发对地方文化的情感认同,能够打破文化隔阂,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地方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没有情感体验的文化知识是抽象的,没有理性阐释的文化体验是表面的。如果仅仅把文化理解为“体验”,把文化传播理解为“动手参与”,就会让文化传播变得表层与肤浅。理性阐释为情感体验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与理性支撑,使受众能够在深入了解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情感体验则进一步增强了理性阐述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使地方文化在国际传播中更加生动、有趣且易于接受。

  三是开展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应把握技术应用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文化创新与艺术创作的路径在于从自然界的演变法则、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日常生活的实践智慧中汲取灵感与养分,而非单一地寄托于技术应用对文化展现的全能性幻想。应警惕当代文化艺术发展中的技术驱动论。事实上,技术逻辑及其背后的资本运作机制往往构成了对文化创造力与艺术自由度的潜在束缚,技术虽然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与艺术创作的空间,但其对文化内容的深度阐释与真实再现带来不可预知的偏离,其综合影响仍然需要观察。地方文化国际传播要进一步展现人文关怀与人文价值,注重挖掘和展现地方文化中“人”的内心情感与价值追求,以人文精神引领现代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

  四是开展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应推动个性展示与共性融通的结合。全球文明倡议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互鉴,是为打破霸权主义、文明等级论和单一文化中心论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建构路径,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创造,相较于互相隔阂的文化冲突、被动融合的文化杂糅。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文化共生具有超越性的全人类意识与大文明观。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既要展示出地方个性,又要挖掘地方个性中的国际共性。事实上,近年来在地方文化国际传播中获得普遍好评的云南大象迁徙事件、乡村美景美食视频创作,都体现了这种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结合。

  二、把握在地性与人民性: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叙事特征

  近年来,以景德镇陶瓷、贵州“村超”等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愈发转向新人文主义叙事,立足地方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多元主体的对话与参与,以微观具体的视角通过个人化、个性化叙事展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成为全球文明倡议视角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诠释,具有较高的国际传播效能。分析这些典型经验的传播实践,文脉的在地性和交往的人民性成为地方文化开展国际传播的突出叙事特征。

  (一)文脉的在地性

  “地方”不仅是地理空间,也是文化空间,具有历史积淀、集体记忆与情感寄托,前者是物质性存在,后者是精神性存在。对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来说,仅仅展示自然山水的物质性存在,远远不能实现打动人心的叙事效果。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千姿百态的地方文化,积淀着地方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独特的在地文脉既塑造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又成为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独特资源。深入挖掘地方在地文脉,让深植于地方物质空间中的历史与生活传播开来,会让地方文化形象得到充分展示。

  以“瓷都”景德镇为例,从空间上的在地性来看,景德镇因瓷而兴、围瓷而居,时至今日在城市空间布局中仍然将陶瓷文化与生态、农业、城镇格局相叠合,以瓷文化引领城市空间布局。值得肯定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脉的在地性,景德镇对遍布全城的上百处老窑址、老街区等文化遗存实施系统性保护修缮,打造“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等适合开展国际文化传播的空间。更有特色的是,在立足挖掘“瓷文脉”的基础上,景德镇以“瓷”为媒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新人脉——“洋景漂”,开展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地方政府为“洋景漂”提供落地便利,实施外籍人才引进的签证、永久居住等便利政策措施,搭建中外“景漂”人文交流平台,举办“洋景漂”陶瓷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设置#Jingpiao#等话题标签,鼓励“洋网红”长期分享自己在景德镇的日常生活,其中瓷器制作体验、陶瓷知识讲解、瓷器艺术展示等视频内容展示了景德镇丰富的地方文脉,成为吸引海外用户关注的重点,有效地向世界传播了景德镇文化。

  地方文脉是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根基所在,由历史文化积淀和自然生态环境共同构成,具有突出的人文优势与生态优势,要在国际传播叙事中提炼体现地方认同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符号进行有效转化利用,并以之作为地方国际文化传播与人文交流的主要依托。

  (二)交往的人民性

  地方文脉是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客体性存在,地方人民则是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性存在。人是最美的风景,人也是最具有传播力的内容。在地方文化国际传播中,紧紧依靠当地人民、围绕当地人民,成为有效的叙事特征。

  2023年以来,贵州榕江县的“村超”足球活动在全国火爆出圈,展现了地方的民俗文化和体育精神,也在国际传播中获得普遍好评,许多国际媒体与海外社交媒体都给予了一致性肯定。究其原因,榕江在“村超”实践中深深扎根当地人民的足球文化传统,并动员广大群众参与传播,形成了强烈感染力。

  在“村超”的举办过程中,地方政府以人民为主体,动员全县开展“我为村超干点啥”“如何守护村超”等活动,邀请环卫工人、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开球,让人民群众当主角。与此同时,在对外传播中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建立新媒体产业园,在每个乡镇设立新媒体服务站,为数万名村民提供新媒体培训,鼓励当地人民自发进行传播。笔者在榕江调研时发现,在“村超”现场,许多当地人举着手机直播,在街头巷尾,当地村民随时表达对足球文化的热爱,这些无疑成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播主体。

  榕江“村超”自发而自觉地体现了全球文明倡议精神,将贵州村寨的“村超”打造为“地球村”的“村超”,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提供文化交流的舞台。以法国青年代表队等为代表的多支外国球队来到榕江进行比赛,近百个国家的足球文化爱好者到榕江县开展国际人文交流。笔者2024年5月在榕江调研期间,恰逢世界足球先生、巴西球星卡卡访问榕江并参加友谊赛,场面热烈而温暖,迅速成为热点传播事件。依托于“村超”比赛及其地域文化,中外游客被榕江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热情好客的情感、开放平和的生活所感染。通过足球这一世界语言,通过人民自发真诚的交往与传播,源于中国乡村的“村超”正在不断联动世界,传播中国立体、全面、真实的国际形象。

  三、追求新表达与新生态: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

  推动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并不缺少传播内容,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成为开展国际传播的鲜活素材,真正缺少的是富有创意的表达形式与活跃的传播人才。应当推动区域文化、人才、经济要素的有效融合,以多元主体激发传播动能,营造传播新生态,在实践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表达形式。

  (一)以趣味感与观赏性创新表达,激发传播新动能

  许多地方文化是“日用而不知”的,在创新表达方式过程中,要真正激发当地人民的主动性和参与感,通过人民主体、人民参与、人民受益、人民创造的逻辑找寻富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人民主体体现为尊重人民群众自发、自在、活跃的生活方式,人民参与体现为人民在地方文化活动中成为参与者、传播者,人民受益体现为地方文化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创造体现为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崭新的地方文化传播方式。

  以广东南海叠滘龙舟为例,“扒龙舟”是岭南地区维护村落团结的文化传统,端午龙舟赛是叠滘人一年中的重要节日赛事之一,拥有五百多年的文化传统,“宁可煲烂,不可扒慢”体现了敢拼敢闯、团结合作的岭南文化精神。对于这一民间自发、历史悠久的体育赛事,当地政府以“飙龙船”的全新形象挖掘提炼叠滘龙船漂移的内涵、精神,在延续龙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推动“输了跪祠堂”“不能输给隔壁村”等网络迷因的传播,体现龙舟赛的纯粹性和趣味性;挖掘叠滘龙船漂移L弯、C弯、S弯的赛道布局,25米长的龙舟在6米宽的河道中快速转向,极富刺激感,提升了龙舟赛的观赏性和技术性。这些举措都极大地提升了地方文化的传播力。

  (二)以新机制与开放性吸引人才,打造传播新主体

  对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来说,吸引来自地方之外的“新乡人”成为制度性创新的关键所在。“新乡人”是指从地方之外来到地方发展的群体,成为推动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带动力量。这些“新乡人”的突出特征是有才、有闲、有情。“有才”是指这些人大多有一技之长,或事业有成,或经济富裕,可以有资源投入;“有闲”是指这些人大多为文化创意企业、文化艺术教育领域的自由职业者、自主创业者等,可以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地方文化传播;“有情”是指这些人从心底深处对中国地方、传统文化有深厚情感的人。从人文经济学的视角而言,人不仅仅是经济人、社会人,更是文化人,“文化人”基于精神需求来安排自己的经济行为。因此,有才、有闲、有情的新乡人具备文化使命感与文化创造力,能够为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更前沿的理念、探索更活跃的实践。

  为了吸引更多具有创造力的外来人才,2021年起广东南海与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西樵山书院,推动地方文化发展与国际传播,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策划了一系列国际艺术交流活动,致力于将南海打造成国际人文艺术交流高地。在2024年国庆节期间举行的“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活动中,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20名艺术家、14组音乐人及3组戏剧团队,将他们在当地精心创作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公众,使这个原本冷清许久的具有三百年历史的老街区重新焕发新机,现场参观游览者川流不息,线上社交媒体传播热火朝天,自发贴文超过3万篇,《人民日报》也给予了报道。更重要的是,参与活动的艺术家对当地人文氛围充满赞许。在笔者的实地调研中得知,许多国际艺术家被罗行的创造力与生活气所感染,认为充满“磁性”,有国际艺术家已经自费在罗行租房进驻,开展长期艺术创作和国际交流,与此同时,村民对本地的热爱激情被调动起来,参与活动服务的志愿者也超过千人次。南海文化的国际传播实践表明,地方文化的时代价值、传播价值是巨大的,重要的是以新机制吸引新人才形成新生态,以新形式展现地方鲜活的历史文化和当地风俗,实现“看得见文化、留得住乡愁、传得了形象”的地方文化发展新图景,打造高热度文化旅游目的地与人文经济活跃地。

  (三)以多渠道与立体式构建传播格局,拓展传播新空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地方主流媒体在做好地方国际传播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应进一步建设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平台,拓展地方开展国际传播的“朋友圈”和“新可能”。

  拓展地方开展国际传播的“朋友圈”,要加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企协同。近年来,各省市基于媒体融合背景建设国际传播中心,结合各地特色展开实践。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与鄂尔多斯融媒体中心共同打造鄂尔多斯市国际传播中心,建设国际传播素材云平台和国际传播分析研究云平台,面向全球发布《鄂尔多斯:让荒漠变绿洲》(Ordos:turning a desert land green)等传播内容。地方媒体之间区域联动放大传播效果,北京卫视、天津卫视、河北卫视等8家省级卫视联合推出“迎冬奥BRTV环球跨年冰雪盛典”,向世界传达中国喜迎冬奥的热烈气氛,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挖掘地方开展国际传播的“新可能”,地方主流媒体要善于发现并动员青年力量参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以青年为主体探索前沿的传播技术、洞察新鲜的传播渠道、创作多元的传播作品。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引导、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推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影视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展现中华美学和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推动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在全球火爆的中国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凸显中式美学、“西游”文化,带动许多外国人关注中国文化。游戏里有大量取景地来自山西,意大利视频博主带着基于游戏定制的“金箍棒”在山西打卡游戏中的取景地,发布旅游视频“全网第一个跟着黑神话游全古建的外国天命人”,迅速爆红,收获百万点赞。网络游戏等新渠道有效地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热情和创意加入到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创造中,展现了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可能”,启示地方主流媒体要充分关注社会力量和个体力量,构建更加开放性的立体传播格局。

  开展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既是地方融入全球文化、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也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应以全新的观念、全社会的力量、全方位的资源营造更有效力的地方文化国际传播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对地方文化充满信心,充满温情,充满敬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23VRC006)的阶段性成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