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与文化产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预警体系,危机干预机制,大学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07 15:37
颜银树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201815)
摘要: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经社会转型,进而对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了多样化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变动因素和不安全因素逐渐凸显。基于此,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改革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繁琐,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社会的和谐稳定度降低。文章主要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教学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展开了深度的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教学管理;预警体系;危机干预机制;大学教育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同样在高等教育领域当中,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推进,教学环境、教学理念以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特点等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各种可能存在的危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环境等。因此,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体制的构建是相关人员当前重要的使命和任务,致力于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早解决。这不仅仅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保障高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维护高校稳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传统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管理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逐渐凸显。社会各种思潮和多元化价值观在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产生碰撞和冲击,而高校学生自身社会经验缺乏,判断能力不足,思维模式的不够成熟,面临着生活、学习、就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久而久之,许多潜在的隐形的危机会像火山一般涌现,成为显性危机。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当中,对这一系列危险因素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不够全面、完善,主要表现在分兵把口式的事后处理模式和突击式的群众运动应急模式。
这两种教育管理模式在逻辑层次之上,仅仅是将大学生可能所爆发的危机确定为小概率事件,并不是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危机当作客观存在的状态。在这一基础上,所构建的教育管理模式明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延缓性,已然无法满足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且这两种教育管理模式长期是处于休眠的状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要实现从休眠到激活状态的切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一方面是切换速度比较缓慢,可能会导致功能失灵。另一方面解决问题的模式比较简单,所以面对复杂变化的突发事件环境,更多的是会显得力不从心。高校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之下,规模在不断的扩张,人员在不断的增加,学生各方面的诉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与之相匹配,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无法进行有效应对,会给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和损失。由此可见,落实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体系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继续创新改革的理论性依据
危机管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多个方面, 即危机信号的获取、预警危机的准备与预防、危机的控制与回应、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创新。危机管理多方面的构成要素是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理论性依据。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各方面所构成的综合体系,本身就有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之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预测和控制本身是一件具有难度的事情。因此,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所发挥的功能并不能够像灾情预警地震预警那样的精准和高效。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和改革,人类的主体能力,认知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在这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可以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探索出相关的规律,融入统计学的方法,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起因和发展做出一定的预测。基于此,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在不断的强化。另外,在大学教育管理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定位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更多的是把学生当作是被防范监控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则,大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学生个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学生群体在遵循意志性和同质性的原则之下,相互交错构建的矛盾统一体。大学校园当中所发生的各类公共事件的概率与学生的个性、共性等因素存在着必然的牵扯和联系,可见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指标体系的要素之间具有复杂关联性。总的来说,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体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链条。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和措施没有发挥其功能和作用,或者某一项环节存在着延缓、中断、脱节的情况,都会导致整个控制体系变得错乱复杂,最后所导致的结果则是教育管理整个环节的失控。一定情况而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计和危机干预体系是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持续性动态发展的管理过程,它所应对的对象是当前已经发生的危机或者潜在可能发生的隐性危机等,继而在危机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针对性地进行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的目的。
三、高校学生所面临的危机类型和特点
学生所面临的群体性危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新的环境和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学生所面临的危机类型,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分析。大学生危机的主要分类
其一,精神危机。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在新的经济模式之下,各种利益原则和利益矛盾不断地涌现出来,社会上产生了各种的复杂情况,从而也使得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多元化,利弊交叉存在。高校阶段的学生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一旦开始和社会交锋,在面对利益冲突、法纪矛盾、挫折失败、价值取舍等情况时,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往往会失去人生的方向和人生力量,长期在压抑复杂的氛围影响之下,很容易陷入精神危机当中。主要表现则是消沉、抑郁、厌世、暴弃、轻生自杀。
其二,学习危机。学习是学生生涯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在高校阶段,学生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基础,所以这一阶段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够平衡,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当中进一步意识到实力跟不上野心,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会对自己放宽要求,过着得过且过的大学生活。另外,有些学生更是自甘堕落,逃课旷课情况普遍存在,到最后阶段学业跟不上进度,休学退学情况成为常态。
其三,生活危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大学生很容易轻信他人,受骗上当,或者被其他非法的组织蒙骗、蛊惑、利用、拐卖。另外,很多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人际关系紧张,难以把控情感问题,又或者沉迷网络,活在虚拟的世界等,继而会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
其四,心理危机。高校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应该着重关注的方面,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当中很多的轻生、自杀、自残现象层出不穷,其原因主要是心理上出了问题。一方面导致学生心理问题是由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对一系列现实情况的失望,而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比较差 ,从而引发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失调,产生的自卑情绪。大学本身是一个聚集了大量人才的地方,很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自尊心受到伤害,由最初的高傲走向孤僻消沉,很容易产生抵抗情绪和叛逆情绪。
其五,就业危机。高校阶段是学生从校园跨度到社会的过渡性阶段,这一阶段学生更多的是学习技能性的知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上的岗位。但这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危机是非常大的。一方面,劳动市场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就业岗位供需不平衡,就业信息不够通畅。另一方面,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的引导,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心态过于浮躁,缺乏劳动精神。
其六,安全危机。安全危机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问题等。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继而导致的地震、火灾、洪水、疾病等等,这一类灾害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而社会性危机则是暴力、斗殴、打架、违纪乱法、传销诈骗等等。安全危机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生命财产安全、思想安全。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体制和危机干预机制的原则
在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过程当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人为本原则。在落实大学生教学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环节,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学生创建安全和谐宁静的校园环境,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其二,依法办事原则。法律法规是落实大学生教育管理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体制应该遵循的第一法则。其三,维护稳定原则。高校是孵化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学生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应该遵循维护稳定的原则,从多个方面调研和落实,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其四,防范未然的原则。事前防控监督,未雨绸缪,对潜在的问题进行精准的判断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控。其五,科学快捷原则。学生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所发生的事件会受到格外的关注和重视。为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在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过程当中,应该遵循科学有效快捷速度的原则,对症下药,整体把控局面,减少各方面的损害,将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四、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途径
(一)构建信息沟通反馈机制
信息沟通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危机报告机制的建立、危机情况通报和危机情况处理等方面内容。通过建立这一机制,能够把危机情况以及预测分析结果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及时地向上级反馈和报告,让相关部门和人员快速地做出反应,落实解决策略,整体把控当前的情况,科学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的预警及干预工作。另外,在危机事件处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做到全程沟通、全方位、全范围沟通,让危机的利益相关者、牵扯者以及普通大众能够了解事情的真相,必要的情况下给予行动支持与鼓励。在沟通当中,使得高校所发生的危机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而最好的情况则是通过有效地将危机事件扼杀在摇篮当中。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通过这一工作形式和载体,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这一价值观武装头脑,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强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同时注重道德榜样的树立,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全面落实三生教育
三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主,主要是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促进学生在健康成长发展的基础之上,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做新时代有文化、有素养、有责任、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发光发热,深切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体制和危机干预机制环节,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落实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机制。高校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很多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梳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较为严重的恶性事件。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心理健康跟踪监控制度,全面把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然后对于健康状况的普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特别是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个别同学,应该加强辅导和教育。然后相关的人员可以联合各方面的资源,采取落地措施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对于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则可以展开心理健康讲座、心灵沟通这一类偏向于日常化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心理教育当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舒缓,让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和排解,将大的心理问题化小,将小的心理问题化无。
(五)实施大学生就业工程
就业是困扰大学生的最大问题,学校层面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积极的迎合国家的政策,跟随就业的主流形式,加强和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就业平台,落实完善就业机制。首先学校方面应该从教学着手,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就业技能,增强综合能力,学生能够与市场岗位相匹配。另一方面可以开展招聘会,开辟劳动力市场等渠道为学生搭桥引线,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另外,学校方面还可以加强学风警示制度的构建、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生存训练拓展等,填充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的内容。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大学生教育管理环节,加强预警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关键,应该从多个维度多个层次出发,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当学生在这一环境下努力学习,努力发展,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蓄力。
参考文献
[1] 陆菁. 基于心理韧性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 中国测试,2021,47(05):181.
[2] 李国政.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167-168.
[3] 程钰淇.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20(13):83-84.
[4] 焦音凯, 游振华, 佘群武. 浅析高校预警教育管理模式中功能平台的建设[J]. 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04):83-84.
[5] 程桂龙. 危机管控视域下留学生学业预警体系建设研究[J]. 大理大学学报,2020,5(01):111-115.
[6] 胡祖辉, 朱俐, 吴国庆. 面向质量监测与预警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J]. 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0):54-59.
[7] 赵昌兵, 田怡. 大数据时代下教育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 教育信息技术,2018(11):55-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