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研修发展教师的自主生长力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发展,教师,研修
  • 发布时间:2025-03-14 15:18

  文_ 周晓婷

  教师自主生长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动参与学习与发展活动,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能力。杭州市文澜小学基于本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校本研修为切入点,从以下四个实践研修层面出发,提升教师的自主生长力。

  个人自研场:基于专业素养的日常教学能力进阶。个人自研场指的是教师在个人日常教学中进行反思性实践。教师以学校“生长课堂”建设对教师的任务设计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标准为导向,以日常教学的实施为反思对象,借助“个人生长反思手册”,聚焦某一个能力点进行个性化的自研。其中包括三个环节:一是“现场重现”,指教师描述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个人感受;二是“多方问诊”,指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师傅和学习同伴等方式,形成对该能力点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与评价;三是“进阶方案”,指根据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针对该能力点的下一阶段的行动方案,指导日常教学的实施。

  小组共研场:基于教学目标的任务设计能力进阶。小组共研场指的是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根据生长课堂建设要求,立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单元核心目标的具体化实施,借助“单元任务设计书”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磨。其中包括三个环节:一是“任务展示”,指每位教师通过说课、模拟上课、课堂教学等形式呈现对问题的描述和感受;二是“任务评析”,指小组内的教师通过分析和互评进一步明晰任务设计要点;三是“任务重构”,指形成新的设计用于下一轮的展示。

  团队创研场:基于核心素养的知行合一能力进阶。团队创研场指的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围绕课程改革中的专题,基于小组共研的思考与困惑,借助“策略课例集”,引领教师在反思性实践中将理念落地。其中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案例呈现”,指某一个备课组通过现场课例、视频片段、专题汇报等形式,呈现对于研究主题的理解与感受;二是“策略互通”,指不同小组结合自身在小组共研中的思考进行互鉴、互赏、互评;三是“策略建构”,指形成针对主题的普适性策略,并指导下一轮实践。

  学校高研场:基于课堂文化的教学实践能力进阶。学校高研场指的是以校本研修的形式,各教研组在团队创研的基础上,围绕生长课堂要点,借助“生长课堂案例本”,进行学校课堂文化构建的高位研讨。其中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案例陈述”,指各学科教研组通过研修历程展示、课例透视等形式描述团队共研过程及感受;二是“求同存异”,指不同学科之间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共性策略;三是“策略贯通”,指形成新的策略并指导下一轮实践。【本文系杭州市教育科研教师教育课题“三维六步:指向自主生长力的小学教师反思性实践研修校本运作”(立项编号2024JSJY042)的中期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市文澜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