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助力厦门会展业再上新台阶——访厦门市会议展览局局长喻皓
- 来源:中外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厦门,会展业,思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2 20:45
本报记者/陈猛 编辑/白明
日前,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作为国家级重要战略展会,链博会在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的参与。在第二届链博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前来参加链博会的厦门市会议展览局局长喻皓,深入剖析了会展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会展业的转型升级路径,为会展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
找准自身定位 强化资源配置
每年在厦门举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作为商务部重点打造的投资领域品牌展会,已发展成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盛会之一。谈到投洽会与链博会的异同,喻皓指出,链博会和投洽会作为两个国际性大型展会,各具特色。链博会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对供应链创新的专注而备受瞩目,强调全球产业链的合作与共赢;而投洽会则以其投资贸易洽谈的特色,突出项目对接和资本引进。两个展会都以其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的组织吸引了全球的关注,不仅促进了各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也为属地城市的会展业增添了国际化的风采。
链博会与投洽会同为国家级展会,喻皓参与此次链博会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希望通过参观链博会的内容设计、展览逻辑、国际化路径,找到可供投洽会借鉴的先进经验。喻皓谈到,按照中央要求,国家级展会一定要突出特色定位,避免重复建设。链博会依据供应链上下游关系组织参展企业,强调展品间在供应链上的逻辑关系;投洽会则聚焦投资链条,包括法律服务、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所有投资所需的企业都涵盖在内,形成投资闭环。投洽会的核心在于促进投资洽谈,展品展示旨在彰显企业投资价值,提高洽谈效率。
喻皓还谈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借助各类平台,而展会正是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国际化展会让企业跨越国界的限制寻求更大范围的资源配置。“展会让买家和卖家在短时间内集中见面、交流、洽谈,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要素得到了配置。”喻皓说道。
双轮驱动,培育本地会展IP
在不久前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发布的“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中,厦门位列第10,成绩斐然。喻皓表示,尽管这不是厦门的最佳排名,但考虑到二线及以下城市会展业的迅猛发展及政策扶持,厦门能保持前十地位依然体现了厦门会展业的稳健发展。厦门将以此指数发布为动力,扬长避短,进一步提升会展竞争力。
具体指标中,厦门在“政务服务”和“场馆”方面表现优异,而“会展主体”得分较低。针对优质会展主办机构数量较少这一短板,喻皓指出,厦门将采取“双轮驱动”策略:一是加强展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招展引会;二是依托本地及“厦漳泉”区域特色产业培育自主品牌IP。他谈到,厦门的运动时尚、食品机械、新能源等产业与漳州的农业,泉州的运动用品、卫浴产业等都大有可为。此外,厦门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的优势将为厦门会展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有望打造出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为厦门及整个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培育本土展会过程中,厦门也非常注重本土会展公司与外部大型知名会展企业的合作。喻皓告诉记者,2024 年11 月,慕尼黑展览主办的ISPO 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首次试水厦门即获成功,展览面积达到1.2 万平方米,获得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将做好相关服务,鼓励该项目2025 年继续在厦门举办,全力帮助其做大做强。”喻皓认为,基于产业优势培育的会展IP 将更具生命力。
五大优势助推厦门会展业蓬勃发展
喻皓在谈及厦门会展业的特色与优势时,概括了五大要点:城市环境、产业基础、会展服务、政策支持和硬件设施。他表示,厦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首站,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与实践先行区,亦是会展业发展的国内先锋城市。厦门连续多年荣获“中国会展名城”与“中国最受欢迎会展目的地城市”称号,成功举办包括“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内的大型国际展会及“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等国际盛事,积累了深厚的办展办会经验。
厦门会展业的独特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一流的营商环境,厦门政府透明度指数居全国前列,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也名列前茅,这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服务保障。其次,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便于国内外参展商和观众的往来。再者,厦门拥有一流的会展设施,能够满足各类大型国际展会的需求。
厦门会展业注重产业融合,通过“会展+”战略强化了会展业对产业、消费、招商、文旅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会展品牌和项目。同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和展会,鼓励本土会展企业“走出去”,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国际视野。此外,还注重丰富展览内容和资源,依托“4+4+6”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会展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展览素材和灵感。这些做法共同推动了城市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国内外会展业界认可的“国际会展名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厦门作为老牌会展城市,其会展业发展的起点可追溯至1987 年的闽南三角地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该会奠定了厦门会展业的基础,并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会展服务模式和高品质服务。
四大趋势指引会展业未来机遇
喻皓指出,当前会展业正朝着市场化、两极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政府类展会需摆脱财政依赖,遵循商业原则自给自足,这一转变使依赖政府项目的会展公司面临挑战。为此,会展公司需更贴近上游需求,为主办方和参展商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要注重客户体验。他谈到,这一趋势在消费类展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车展为例,当前的车展已不是纯粹的车辆展示,很多展会主办方会在展会中融入多元消费场景,如增设儿童游乐区、宠物区、COSPLAY、野营等展区,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喻皓指出,经济压力下,企业参展预算紧缩,导致参展频次和面积减少,使中小展会生存压力加剧。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更倾向选择高品质大展以获得更强的协同效应。这就导致展会两极分化严重,强者恒强,弱者愈弱。喻皓强调,在这种情形下,专业性强的展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展会并不一定是大规模展会,但至少也应具备一定规模。智能化方面,AI 等科技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展会组织效率和展示多样性,数字化平台让观众通过手机即可畅游展会。
绿色化则是会展业不可或缺的战略,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针对这些趋势,厦门会展局将精准施策,助力会展产业链上的企业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喻皓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