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走出去”也要融入当地

  • 来源:中外会展
  • 关键字:会展,企业,理念
  • 发布时间:2025-03-22 21:16

  本刊记者/马迹

  近两年,会展出海成为了行业讨论和探索的热点。不仅会展主办方在加大境外参展办展力度,设计搭建企业也不例外。海外搭建工作与国内搭建有何差异?海外搭建市场呈现出哪些发展趋势?如何看待中国会展“走出去”的火热现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资深海外搭建企业上海约盾展览有限公司(简称“约盾展览”)总经理雷杰。

  海外与国内搭建的显著不同

  雷杰告诉记者,海外搭建与国内搭建最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参展商展位审美风格偏好以及甲方企业对设计方案的接纳程度上。以欧美企业为例,它们非常注重实用性,极少选用国内搭建常见的华丽繁杂元素,像大型木质门头、闪耀光带LED等。相较而言,当下国内搭建理念更为前沿,追求新颖炫酷的视觉冲击,力求让人眼前一亮,与国外务实风格大相径庭。尽管欧美也偶有类似追求视觉效果的情况,但并不普遍。欧美企业因实用考量,更倾向于直线条设计与可重复利用材料,这种模式兼具实操性与可持续性。例如在欧洲参展,同一套展示材料可先后用于德国、法国展会,切实贯彻环保理念。

  其实,展台极简设计并非仅为控制成本,而是将更多资源聚焦于展台品质打磨。在欧美市场,很少使用廉价材料以次充好,尤其注重品质。反观国内,出于对利润的考虑,木质板材与诸多材料常被反复使用,虽节约成本,却在一定程度牺牲展台品质,致使最终呈现效果欠佳,这便是海外与国内搭建工作最为明显的不同。

  海外会展搭建市场竞争加剧

  谈到当前海外会展搭建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雷杰表示,愈发激烈的竞争态势尤为突出。就他个人经历而言,2022 年海外搭建市场形势尚可,因为当时不少同行受到冲击,在疫情中业务难以为继甚至倒闭;但现今又有诸多企业重振旗鼓,新创立的企业也不断涌现;大量原本专注国内市场的同行企业也纷纷将目光转向海外,使得海外搭建的参与者数量与日俱增,让市场格局愈发复杂。海外市场容量本就有限,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市场萎缩,导致竞争愈发白热化。

  同时,从其他核心发展维度来看,随着中国企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他们对展台设计与搭建服务的品质要求也愈发严格,这就要求展会搭建公司迈向更高水平,以契合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展示需求。

  在此过程中,精准定位并牢牢把握自身核心竞争力才是破局关键。在雷杰看来,鉴于各方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程度,海外必然是国内企业的竞争焦点之一,且最终态势大概率与国内现有竞争水平相近,甚至极为相似。

  雷杰表示,这些趋势也给约盾展览的业务发展带来了双重挑战:一是竞争对手数量不断增多;二是企业客户的价格要求日益严格。在此背景下,约盾展览不得不持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凭借更高标准的服务质量与搭建品质,助力甲方顺利开展品牌推广活动。

  最大挑战当属极度内卷

  雷杰认为,中国会展“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当下,中国企业面临严重的内卷现象,国内市场需求疲软,而海外市场相对利润空间更大。无论是展商,还是展会主办方,都应积极迈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竞争,这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现象。然而其间也滋生了不良现象,即过度竞争,有时甚至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据雷杰实地观察发现,部分进入当地的中国企业引发了负面反应,当地民众反感情绪强烈。这源于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固定生活习惯与竞争模式,受到中国企业进入的冲击,当地经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混乱。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竞争过程中,要尊重并融入当地文化与环境,不能仅着眼于经济利益,还应回馈当地社区,避免单纯只为赚取利润。“这也是中国会展出海会遇到的挑战及需要给出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企业在海外发展,要在经济、文化、人文等多个领域协同发力,不能单纯逐利。”雷杰说。

  对于2025年中国会展业所面临的挑战,雷杰表示,身处展会设计搭建这一细分领域,较难全面剖析整体行情,给出确切答案。但就设计搭建领域,2025 年最大的挑战当属极度内卷。当前诸多企业倒闭,展会需求锐减,尤其在展会主办方面,不少政府已退出这一行列,因此,当前最大的挑战便是如何维持运营、实现盈利,进而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另外,整体行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市场持续低迷。或许随着下一轮经济复苏与增长,情况才会有所好转,当前属于调整阶段。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国内各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由此引发人员就业过剩、产业淘汰,这是行业洗牌的必然趋势。总之,2025 年大家仍需谨慎行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